文轩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红楼之挽天倾 > 第1726章 盛鼎元年,万象更新!(大结局)

第1726章 盛鼎元年,万象更新!(大结局)

推荐阅读:超级修真弃少苏白夏浅语万界武尊明渣的逆袭战神殿寻宝全世界桃源小医农离婚后,绝美老婆哭晕了钓系玫瑰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贵婿临门

    第1726章 盛鼎元年,万象更新!大结局时光匆匆,岁月如歌。
    在之后的几月当中,云南的东平郡王,以及广西巡抚等官员,同样上了贺表,庆贺卫王登基禅让成为皇帝。
    之后就是诸省下方的府县主官的贺表陆陆续续递送至通政司。
    地方都司、边关带兵的将领,也都纷纷上疏向新皇表起忠心。
    远至辽东总督,南至粤海水师,都向神京递送了贺表和奏疏。
    乾德八年,五月,贾珩在军机大臣的陪同下,检阅京营诸团营,聚众将畅饮,细数诸将往日之功,赏赐酒肉,由是军心大悦。
    乾德八年,七月,神京至北平铁路通车,上幸北平府,接见边将,东平郡王世子穆胜提前两月自日本返回,与上畅谈日朝局势,君臣商谈甚欢,是夜抵足而眠。
    乾德八年,九月,日本明正天皇叛乱,为驻日夏军不幸擒杀于乱军之中,日本天皇缺位,后光明天皇兴子送其子奔赴日本,继任天皇。
    而这一日,正是乾德八年的除夕佳节,家家户户已经开始除旧布新,张贴对联,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或者说大夏新朝的一年。
    乾德八年的尾巴过去,大夏即将进入盛鼎元年,至此掀开了新朝的篇章。
    整个大汉诸省也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改换服制、旗帜,公文往来也重新按大夏之制,慢慢抹去陈汉的痕迹。
    或者说,经过乾德年间近半年的卫王辅政,对大汉的官员和百姓而言,无非是国号改换为夏,其他也没有太多改变,几乎一切如常。
    贾珩也更多是秉持着不折腾的理念,在这段时间除却追封了一些早年殁于王事的大汉官员,不停加恩之外,就是改革了一些官制,比如将原总理事务衙门的幕僚官员,充塞至六部和南书房。
    另外,就是慎重调整了地方督抚人选,并未有任何动作。
    主打一个平稳过渡,罢一切不急之务,让天下之人从心理上适应新朝新天子。
    当然,在乾德年间,贾珩辅政期间的那些政务都在稳步推进,全国基建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神州大地继续发生着沧桑巨变。
    而这一日,正是乾德八年的除夕,家家户户已经开始除旧布新,张贴对联,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或者说大夏新朝的一年。
    乾德八年的尾巴过去,大夏即将进入盛鼎元年,至此掀开了新朝的篇章。
    这一日,除夕夜——
    自傍晚之后,天穹上带着几许阴沉,雪纷纷扬扬,落在远处鳞次栉比的街巷上,可见天地之间,一片银装素裹。
    巍峨、壮丽的宫门楼之上,贾珩立身在黄色伞盖之下,眺望着远处的雪夜灯火,心头涌起一股对往事的感慨。
    这会儿,锦衣都督、忠宁侯曲朗近前,向着贾珩抱拳道:“陛下,锦衣府卫已经调换而毕。”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乾德八年十月,贾珩授意内阁,诏封了一批早年的潜邸旧臣,既是酬功,也是进一步延揽人心,拱卫皇权。
    如镇守西宁的西宁总兵庞师立由一等威远侯,直接升授三等凉国公,镇守河南的瞿光,则直接封为一等河南侯。
    董迁因与帝亲厚、忠谨侍上,再次晋爵,封爵三等吕国公,仍掌五城兵马司,管领神京治安。
    外人虽然羡慕,或者知道以董迁功劳未必相称,封一等侯足矣,但有句话叫做,功劳不如苦劳。
    都知道这是今上的旧臣,与蔡权的蔡国公有异曲同工之妙,似有加恩之意。
    帝王不仅要任人唯贤,同样要任人唯亲,或者说既亲又贤,否则没有一个亲疏远近,也就没有人拥护了。
    安南侯叶真则封为吴国公,某种程度上算是对当年配合贾珩接管江南大营的酬劳。
    在文官方面,林如海封为韩国公,赵翼封为鄂国公,柳政为宋国公。
    但以上爵位皆不承袭子孙,死后即罢。
    这其实基本是仿唐代故事,给文官也封爵,或者说通过加恩之策,使人人加官进爵,延揽人心,拱卫皇权。
    至于曲朗也被封为三等忠宁侯,锦衣都督,算是重掌锦衣。
    贾珩道:“除夕之夜,又逢大雪,关中之地凡有雪灾,着地方锦衣探事来报,不可怠忽。”
    曲朗面色一肃,拱手称是。
    贾珩立身在巍峨城墙的门楼之上,俯瞰整个神京城四下燃放的烟火,心头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欣然。
    那是一种唯我独尊,登临万方的大欢喜,大自在。
    如果在洪荒小说当中,嗯,那就是成圣。
    距离他来此界也有十五年过去,他也成为一国之君,等明天之后,就正式进入大夏的执政时代。
    而他也将成为这座古老帝国的主人,带领华夏民族这艘大船扬帆启航。
    这会儿,身旁就已然传来阵阵脚步声,贾珩没有回头,就知道应该是陈潇。
    旋即,贾珩转眸望去,可见陈潇外罩雪裘大氅,内着一袭朱红海棠刺绣的衣裙,发髻精美端美,那张容貌清丽的脸蛋儿,眸光莹莹如水。
    说话之间,将手中的袍子解下,旋即披在贾珩身上,说道:“这会儿天都凉了,仔细别着凉了,明天还要大朝见文武百官呢。”
    贾珩点了点头,叙说了一句,道:“明年就是盛鼎元年了,大夏自此而始,也自此而终。”
    在他掌舵之下的大夏,能否一路扬帆起航,未为可知。
    陈潇翠丽柳眉之下,清冽莹莹的眸光当中,带着几许赞叹之意,说道:“将来能成为一代圣皇大帝,名垂青史。”
    贾珩想起后世那个受尽欺辱的古老国度,心头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温声道:“毕余生之力,使华夏之旗帜插遍四海八荒!”
    他以大夏为国号,而夏是家天下的开端,而也应该成为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最后一个王朝。
    待时机成熟之时,后世子孙推行君主立宪之制,将来让整个四海八荒遍布国人的足迹,再也不用受蛮夷凌辱之苦。
    这就是他来此界的最大意义。
    或许这就是红楼一梦。
    陈潇近前,轻轻拉过贾珩的手,一双熠熠妙目当中似是涌动着别样的温情,说道:“这会儿天冷,咱们回宫吧。”
    贾珩轻轻“嗯”了一声,也不再多说其他。
    曲朗与一众锦衣府官将,护送着帝后两人进入厅堂之中。
    而身后,宫人也准备了五颜六色的烟,就在宫墙四周放了起来,神京城中,百万军民共度除夕,家家户户欢声笑语不停。
    “噼里啪啦…”
    却听烟火“嗖嗖”而响,继而是噼里啪啦,在明净夜空绽放开来,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却见商铺鳞次栉比的街道之上,忽而传来一阵歌谣。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却见茫茫无垠的雪地之上,一僧一道衣衫单薄,踏雪而行,迅速接近宫城。
    虽是衣衫单薄,但却不见瑟瑟发抖的寒冷之象。
    而贾珩刚刚与陈潇下得城楼,闻听此言,心头不由为之一惊,脱口而出道:“好了歌?”
    说话之间,转过刚毅、沉静的面容过来,目光如炬地循声而望,正见那灯火璀璨之地,一个跛足道人和一个僧人,正自笑意吟吟地看向自己。
    贾珩心头一动,唤过一旁的曲朗,吩咐道:“将这两人带过来。”
    恰在这时,把守宫门的禁卫之士正要上前驱赶僧道两人,却听得宫城城门楼传来中气十足的声音。
    “圣上宣两位大师至城楼一叙。”
    正是忠宁侯曲朗的声音,带着一股不容抗拒。
    贾珩此刻剑眉之下,清冽如虹的眸子可见精芒闪烁,看向那在锦衣府卫护卫下的一僧一道。
    其实,他也有些好奇,这方世界是否真的有神仙。
    不过他穿越这种事都有了,定然是有些玄学的。
    但见那僧道笑意盈盈,似缓实疾地快步而来。
    “见到圣上,为何不下跪?”曲朗呵斥了一声,声色俱厉。
    贾珩摆了摆手,道:“化外之人,无需加之以世俗之礼。”
    这会儿,那一僧一道笑意吟吟地看向那龙袍青年,只是目光深处其实藏着一些忌惮。
    “不错,不错。”那僧人面上笑意不减,说道。
    贾珩也不管两人说什么不错,问道:“两位大师,是从何而来?”
    那僧人语言有些云山雾罩,道:“从来处来。”
    道人脸上不见那癫态,却是意味深长地看向贾珩,说道:“从陛下之处来。”
    贾珩心头一凛,默然片刻,说道:“两位可知朕从何处来?”
    僧人笑眯眯说道:“佛曰,不可说。”
    道人打了个稽首,说道:“陛下乃天纵奇才,自三千大世界中而来,如是不知,贫道更是不知了。”
    “世上难道当真有神仙?”贾珩忽而开口说道。
    他一直好奇,难道他真是穿越过来的?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呐。”胖僧人哑然而笑,低声说道。
    道人也手捻颌下胡须,摇头失笑,开口念道:“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只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说到此处,目光凝视着远处的坤宁宫方向。
    陈潇在一旁听得心神涌起一股恐慌来,呵斥道:“你们两人,莫要在此妖言惑众!”
    贾珩笑了笑,道:“朕无求仙访道之心,汉文帝乃三代以下之贤君,尚且好奇,朕如何好奇不得?”
    “世上如有神仙,可要陛下丢下这万里江山,这娇妻美妾,这宏图霸业,陛下可还舍得?”僧人笑眯眯地看向那青年,问道。
    陈潇闻听此言,芳心深处可谓恐慌更甚。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0/510/1536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