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宝藏在哪里

推荐阅读:超级修真弃少苏白夏浅语万界武尊明渣的逆袭战神殿寻宝全世界桃源小医农离婚后,绝美老婆哭晕了钓系玫瑰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贵婿临门

    “这枚玉玺的确非同寻常。它不仅是一件象征皇权的宝物,更是承载了千年的历史与传承。
    据史书记载,这枚玉玺最早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天启’时期。”王爷也走过来一起看着桌上的玉玺。
    的确比大魏现用的玉玺威严大气得多。
    大魏的玉玺,当时雕刻的工匠技术应该不如前朝这个,又或者太仓促。
    当时大魏的建立本就有些匆忙,天下一分为三,每天都在为疆土的争夺而战争不断。
    皇上听了王爷的话,认同地点点头。
    天启王朝是这片土地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虽然早已灭亡,但其影响深远,至今仍被后人称颂。
    “天启开国皇帝在统一天下后,命当时的能工巧匠用一块难得的精玉为材料,雕刻了这枚玉玺。
    传说发现这块玉的人,当时看到此玉的下面是一滩玉精,可见其珍贵程度。
    天启灭亡后,这枚玉玺被后来的大梁所得,大梁的开国皇帝认为这是天意,便继续沿用此玉玺,以示继承天启的正统。”
    皇上也补充后来的历史。
    一边讲一边忍不住伸手轻轻抚摸玉玺上的纹路,感受那千年的历史在指尖流淌。
    “后来大梁也没能坐多久江山就起了乱子,被前朝独孤氏所灭,建立了大晋。
    大晋的开国皇帝同样认为这是天命所归,便继续沿用此玉玺。
    直到大晋末年,天下大乱,玉玺被最后的皇帝摔碎,现在才知,原来是不知所踪,摔碎的是假的。没想到,竟在荣王府的先祖王妃的祖母手中。
    这枚玉玺已经传承了三朝,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完好无损。真是天意啊!它见证了三个朝代的兴衰,承载了无数帝王的梦想与荣光。”
    皇上继续讲历史。
    这是讲给不懂历史的余元筝听。
    ”那皇上的意思是,想用这个玉玺?“王爷问道,他看皇上看着玉玺久久不错眼,那爱不释手的样子,一眼就看出来。
    “这枚玉玺的确不错,但它毕竟是前朝之物。我大魏自有天命,无需借助前朝的遗物来证明什么。这枚玉玺,就让它继续作为历史的见证,好好保存吧。”皇上沉思片刻,缓缓说道。
    王爷听了,眼睛一挑,不受诱惑?
    “皇上英明。既如此,这枚玉玺完成它最后的使命后,就放在宫中保管吧。作为历史的见证,供皇室后人瞻仰与铭记即可。”
    皇上点了点头,目光再次落在玉玺上,自己动手又把它收回小箱子里。
    然后才看那寒玉盒子。
    上官子棋主动拿出来,打开给皇上看。
    可惜什么也看不到,只是一张薄薄的羊皮纸。
    王爷这才把他们父子描在纸上的图从怀里拿出来。
    皇上这才想起,金叶子上写了,羊皮纸要放在热水里才能看到。
    当图纸展开,几人都围着看。
    可是都没看出是哪里。
    当时三国成立,各国为了自己的统治,消除百姓对前朝的留念和记忆,把很多城市和山名都改了。
    一百多年过去,变化更大。
    导致他们一时根本看不出宝藏具体在哪里。
    王爷父子早就看过了,也没看出来。
    余元筝更看不出来。
    结果几人面面相觑。
    “皇上,您也看不出来在哪里吗?”余元筝以为皇上博学多才,能看出来。
    自家的父子俩都是武将,在学问上肯定差了很远。
    皇上没有回答余元珍的问题,而是去多宝阁里取来一张折叠好的大魏舆图展开。
    大家又围着舆图和上官子棋誊抄下来的藏宝图进行比对。
    可是比对了半天还是没有半点蛛丝马迹。
    “皇上,这宝藏好像不在大魏。”余元筝认认真真地比对了每一个角落也没发现有相似之处,得出结论。
    几人都抬起头看她。
    “你们呢?”皇上扫了王爷和上官子棋一眼。
    “臣也没看出来。”父子同时答道。
    父子俩昨天就对着大魏舆图看过了。
    “皇上,有没有前朝的舆图?”余元筝问。
    “没有,我大魏处东南面,前朝当时的都城在沧澜地界。
    一般有舆图的人家很少,主要是皇宫和都城的一些高官武将之家。
    而一般平民百姓手里根本不可能有舆图。”皇上解释道。
    言外之意是,大魏没能保存下一张完整的前朝舆图。
    “那,目前的南蜀和沧澜的舆图有没有?”余筝又问。
    “这个有。”皇上又去拿了另两国的舆图来。
    做得比较大,桌上放不下。
    上官子棋动手把三张都铺到地上,还按三国的地理位置摆好。
    而这个时期的舆图只是一个大概,而且还不准。
    和后世的比,差得太远。
    而且还是平面图,没有把地势高低用不同颜色描绘。
    看得余元筝一个头两个大。
    虽然标注得还算清晰,但她实在不熟悉这些地名。
    上官子棋目光专注地看着,又把他誊抄的放到不同位置进行比对。
    还真让他发现点苗头。
    ”皇上,龙脉之源,天地之秘,这句话是不是预示着,宝藏就藏在龙脉所在地。
    而龙脉正是皇室最喜欢用于做皇陵的地方。
    而前朝的皇陵正好在这里。“上官子棋食指压在沧澜国舆图靠近大魏的一个地方。
    几人都把目光盯在他手指的地方。
    再对比他手里的藏宝图,有几座山的位置还真的很像。
    ”咦,这不正是沧澜划给我,作为封地的奉绒城吗?“余元筝喜道。
    她看到了标注的地名,去年这个城就划入了大魏版图,她都没空去看看。
    只是皇上派了个知府和几个县令过去主持政务,到现在她还没收到过封地的孝敬呢。
    “没错。这里正是前朝的陪都所在地。离前朝的都城只有两百里地左右。正是前朝皇陵所在之地。”上官子棋解释。
    “哦,原来沧澜划了个风水宝地给我。真不错。”余元筝听了,开心地笑道。
    “哈哈,我大魏的福星,运气就是好。”皇上也大笑着道,“不过这风水是变化的,所谓风水轮流转就是这个道理。
    那时前朝的气运已经被前朝消耗殆尽,所以此地后来已不再是风水宝地,但现在这么多年过去,或许又流转回来了。”
    “皇上说的是。”余元筝喜欢听这话。
    几人又认真对比着看了一会儿,几人都觉得在奉绒城的可能性很大。
    但具体在哪个位置,还得去到奉绒城看过才能确实。
    “皇上,您打算怎么安排此事?”王爷问道。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162/5593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