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夏侯敬德

推荐阅读: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混沌天印一人一驴一狗去修仙至强圣体武道第一神女总裁的王牌高手我能看见气运!闪婚植物人赚疯了花都大仙医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傅总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

    “关璟此言有理。”赵元谦连连颔首,“就依此言,告知刘耀,分派一支兵马,佯攻金城。”
    “他可率军掠取狄道、安乐等地,待我等大军挥师南下,一齐驰骋陇右道诸州。”
    “是!”探马匆匆去了。
    赵元谦环顾四下,喝道:“诸将听令。”
    “即刻拔营起兵,奔赴兰州。”
    “不杀高楷,师必不还。”
    “敢有怯战者,斩!”
    “得令!”诸将轰然应诺。
    待众人鱼跃而出,赵元谦正欲起行,忽闻帐外一声怒喝。
    “大将军,末将先前斩将夺旗,攻克西州五县,却毫无封赏,这是何道理?”
    赵元谦面露愠色:“竖子,越发无礼,竟敢直闯中军大帐,藐视于我,可恨!”
    话音刚落,一员猛将甩开帷布,撞入帐中。
    其人身高八尺,形如铁塔,脸似黑炭,双眼鲜红仿佛喷火。
    帐中数个亲兵上前阻拦,他横眉怒目,稍一挥手,便见众人倒飞回去,摔了个倒栽葱。
    “夏侯敬德,这是大将军营帐,军纪严明,你怎敢无礼?”关璟怒喝出声。
    夏侯敬德虎目一瞪,声如洪钟大吕:“我寻大将军讨功,与你有什么相干?”
    “你个爬灰的幸臣,有何颜面安坐此处?”
    “你……”关璟登时面色涨红,气得浑身哆嗦。
    夏侯敬德冷哼一声,拱手道:“大将军,并非我无礼,此行只为讨个说法。”
    “我与弟兄们浴血厮杀,个个身披数十创,血流了数斛,方才攻下西州。”
    “却不曾想,我等徒劳无功,毫无封赏,死去的袍泽,也无半文钱抚恤。”
    “还请大将军解惑。”
    赵元谦面皮抖动,强压心中怒火,冷声道。
    “敬德,非我不愿为你请功,实则朝廷财政艰难。”
    “你也知晓,陛下登基称帝,营造宫室、大飨士卒,加封文武百官,耗费甚大,国库之中,已是入不敷出。”
    “何况,眼下这青黄不接之时,不便兴师动众,劫掠诸地。”
    夏侯敬德冷哼一声:“大将军休要诓我,即便无有金银财帛,莫非连官职,也不便加封么?”
    “我等袍泽,死伤无数,却无丝毫晋升。那刘耀,忝为主将,却于后方坐享其成,步步高升。”
    “怎不让人心寒?”
    赵元谦恼羞成怒:“竖子,我为朝中三品右武卫将军,与你好言相劝,你竟敢忤逆?”
    “如此不分尊卑,以下犯上,你想谋反不成?”
    他这一怒,杀气腾腾,众人皆骇然失色,心中惴惴。
    然而,夏侯敬德怡然不惧,喝道:“所谓物不平则鸣,人不公则怨。大将军,你如此言而无信,有何颜面忝居高位?”
    “若非刘耀为你姻亲,怎能寸功未立,便晋为归德将军?”
    “而我等奋勇杀敌数载,却仍然屈居队正,屡次无封,岂有此理?”
    面对这一迭声的诘问,众人皆面露异色。
    这夏侯敬德本为昌松一铁匠,却武力绝伦、骁勇善战,堪为军中第一。
    可惜,他出身寒微,大字不识一个,又言辞粗鲁,行事莽撞,时常受人鄙夷,纵然屡立战功,仍无封赏。
    而那刘耀,出身凉州大族,为赵元谦妹夫,虽有几分勇力,却瞧不起泥腿子。
    常与夏侯敬德为难,暗中克扣他的战功,赵元谦亦熟视无睹。
    只是,这夏侯敬德是一块暴炭,屡屡冲撞鸣不平,不知挨了多少棍棒,愣是丝毫不改,更不会奉承半句。
    众人皆幸灾乐祸,此番他口无遮拦,与大将军撕破脸皮,必然有好戏看了。
    果不其然,赵元谦勃然大怒,喝道。
    “放肆,竖子安敢辱我!”
    “来人,将这竖子叉出去,重打三百大棍,以儆效尤。”
    然而,众亲兵面露惧色,推搡良久却无一人胆敢上前。
    赵元谦怒不可遏:“还愣着做甚,莫非尔等也想尝一尝军棍滋味?”
    众人浑身一抖,慌忙接令,这军中大棍重达数十斤,遍布铁刺,一棍下去,必然皮开肉绽。
    行刑时,更沾染盐水,令人痛不欲生。莫说三百军棍,便是三十,也承受不起。
    夏侯敬德眼见此景,怒哼一声:“不劳大将军费心,我自会离去。”
    他一把扯下腰牌,猛然一掷,竟硬生生插入桌案之中。
    不待众人反应,他转头便走,毫无留恋。
    实则,他早有去意,只不过愧对袍泽,想为他们争一争功。
    然而,赵元谦坐拥数万大军,刚愎自用。他虽武力超群,却也双拳难敌四手,留在此处,迟早断送小命。
    不如遁入深山,自在度日,好过在此受辱。
    众人面面相觑,有心阻拦,却对那巍巍如铁塔一般的身形,望而却步。
    赵元谦心知这刺头颇有武力,并非好相与的,只得冷哼一声:“竖子,不足与谋!”
    过不多时,便见大营之中,数十骑扬鞭策马,直奔城外琵琶山去了。
    为首者,正是夏侯敬德。
    ……
    且说这琵琶山,位于昌松东南,距离广武城一百五十里,横跨兰、凉二州。
    据《寰宇记》记载,其山峻崄曲折,有似琵琶首,故此得名。
    这时节,正值寒冬腊月,山顶白雪皑皑,倦鸟飞绝,人踪湮灭。
    便在此刻,忽有一道倩影,凭虚御空而来。
    其人一袭青绿道袍,银簪束发,手持一柄清光湛湛的法剑,剑柄处垂下三千银丝,随风摇曳。
    却是一个女冠。
    她飘落山顶,踏雪无痕。行走间,一道道青光弥漫,积雪寸寸消融,化为水流,汇入山坳间,凝成一面水镜。
    水镜四周,忽有一朵朵雪莲花悄然绽放,花气袭人。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人间,又一轮乱世争霸了。”
    这女冠,正是昆仑山玉虚派掌门——妙一真人。
    她轻抬素手,点在水镜之上,漾开一圈圈涟漪。
    蓦然,清光一转,现出一幅画面,正是广武城,内有刘耀,外有高楷,两者之间,隐约有一道煞气盘旋。
    “大凉如旭日东升,势不可挡,想必不日即将攻灭兰州。”
    “而这高楷折损一员大将,气运衰减,正如日薄西山,离死不远了。”
    她素手一挥,画面蓦然散去,忽而远眺西北,淡声道:“道德分宗,你我之间,正该有此一战。”
    话音未落,这妙一真人,缓缓飘散如烟。
    雪莲花转瞬凋零,水镜四溢,化为片片飞雪,这琵琶山顶,复返原貌,毫无一丝痕迹。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533/7147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