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风骨清峻池奕卿

推荐阅读:寻宝全世界古代:我和赘婿兄长互换身份重生后,成了渣老公的白月光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永恒武神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斩天刀别惹他,他的三个美女师父太残暴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混沌天印

    池家到手的封赏飞了。这个认知像一记闷雷,炸得满府上下心口发疼。
    要知,一人得赏,全家荣光。原本靠着池越的军功,池家子弟或可补几个官缺,待嫁女子们也能高嫁几分。
    如今倒好,到嘴的肥肉生生被自家人的蠢态给弄没了。
    池老太爷跪得膝盖生疼,眼前一阵阵发黑。恍惚间,他看见靴上沾着的泥浆,正一点点渗进青石板的缝隙里。
    如同池家最后那点体面,正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殆尽。他生出一种预感,恐怕失了封赏还不是最惨的……
    池老夫人更是急怒攻心,枯瘦的手指死死攥着衣襟,好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声呜咽,“越哥儿!我池家的嫡长孙啊!”
    这声哭嚎裹着雨水砸在地上,就算是哭给活人看都嫌廉价。她腕间那串常年不离身的佛珠,此刻正散落在泥水里,颗颗都沾着泥。
    懊恼,悔恨,还有经年累月对长媳的恨意,在此刻攀至顶点。
    时安夏安静地瞧着这家人,指尖在诏书上轻轻摩挲。她与池霜的目光短暂相接——那双眼睛里盛着的,是和她一样的冰冷讥诮。
    池家祖上也曾显赫一时,曾得封三等伯爵,门楣上悬过“忠勇传家”的御赐匾额。可惜子孙不肖,到池老太爷这一代,爵位早已被削,只剩个空架子在硬撑。
    先帝晚年昏聩时,池老太爷靠着变卖祖产疏通关系,勉强在光禄寺谋了个六品闲职。每日不过是点卯应景,倒也能穿着官服在人前装装门面。
    明德帝登基后,朝堂风云突变。
    太后党与帝党明争暗斗,池家却连站队的资格都没有。
    太后嫌他家底太薄,帝党又看不上他才能平庸。每逢大朝会,池老爷穿着那身褪色的官服,总要被挤到最末一排的角落里。
    “清尘计划”血洗朝堂那阵,池家反倒因祸得福。
    那些被牵连的重臣空出的要职,自然轮不到池老太爷这个凑数的。倒是他这份闲差没人看得上,活像只千年王八的龟壳,阴差阳错护着他躲过了那场大清洗。
    如今每日依旧雷打不动地去衙门点卯,领着那点塞牙缝都不够的俸禄,成了六部衙门里一道奇景。
    人人都知池大人是块“活牌位”,可谁也说不上他究竟管些什么。
    他那几个儿孙更是青出于蓝,连科举的边都摸不着,全靠着祖传的那点子钻营本事混日子。
    池二爷在太常寺挂了个“协律郎”的虚衔,整日里跟着戏班子厮混。
    池三爷更绝,不知走了什么门路,竟在鸿胪寺捞了个“通事舍人”的闲职,专管番邦使节入京时的车马调度——说白了就是个带路的。
    偏生这父子几人还自视甚高,每逢宴饮必要吹嘘祖上爵位。
    有回醉酒后,池老太爷竟拍着桌子说自家是“潜龙在渊”,惹得同僚们暗笑不已。这话传到御史耳朵里,第二日就有人上折子弹劾,吓得他三个月没敢去衙门应卯。
    要说池家完全没出过像样的人才,那也不尽然。
    池越和池霜的爹,也就是池老太爷的长子池奕卿,当年可是实打实的进士出身,二甲第十七名,是池家近百年来唯一一个凭真才实学考取功名的人。
    池奕卿生得眉目如画,又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在翰林院做庶吉士时,连先帝都曾赞他“风骨清峻”。
    他批注的《通鉴》节选曾被抄录成册,在翰林院中传阅。m.81ZW.??m
    当时的首辅大人还说过,“此子他日必为国之栋梁”。
    就是这样一个儿子,在亲事上忤逆了池老夫人,令其勃然大怒。
    当年科举高中后,老夫人就已相中应将军的嫡女。
    这应将军就是后来在清尘计划里造反的那位。
    池奕卿却道,“儿子只心系青青一人。”
    “你可知应家门第何等显赫?”池老夫人当年怒摔茶盏,飞溅的碎瓷在池奕卿眼角划出一道血痕,后来一直留着一道浅疤,“应大将军手握北翼十万铁骑!朝中多少王孙公子求娶他家嫡女而不得!”
    池奕卿却纹丝不动,任凭鲜血顺着脸颊滑落,“儿子此生,非青青不娶。”
    他口中的“青青”,即是池越和池霜的母亲霍青青。其父霍锦书早年曾教导过池奕卿,是其开蒙恩师。
    池奕卿心志坚定,不顾家人反对娶了霍青青,惹怒了父母兄弟姐妹。
    亲事行得仓促,但二人情投意合,夫妻恩爱,过得也算顺意。
    多年过去,霍青青为池家长房生下一儿一女,却仍旧没能得到婆母的认可和欢心,常被磋磨。
    池奕卿对池家心灰意冷,对母亲的刁难愤恨无奈,更心疼妻子在池家举步维艰,便主动向朝廷申请调令调往外地任知府。
    原以为一家远走高飞,幸福在即。可惜天妒英才,就在池奕卿即将外放知府前夕,感染了一场风寒。
    病症来势汹汹,起初只是咳嗽低热,大夫开了几剂疏风散寒的方子。谁料三日后突然转成肺痈,咳出的痰里都带着血丝。
    霍青青连夜去求与丈夫交好的林太医,等把人请来时,池奕卿已经气若游丝,十指发青,连脉象都摸不着了。
    池老夫人震怒之下,将长子的死尽数归咎于长媳的疏忽。
    那一日,她砸碎了祠堂里的青瓷香炉,指着跪在灵前的长媳霍氏咬牙切齿,“若不是你这丧门星夜里贪睡,耽误了请医的时辰,我儿怎会死?”
    她颤抖的手一把扯下长媳发间的白花,掷在地上狠狠碾碎。那朵绢布扎成的白花,转眼就沾满了灵堂前的香灰。
    她咆哮着对霍氏喊,“你去死!你怎么不陪我儿去死?”
    自那以后,霍青青在池家的日子更是如履薄冰。
    老夫人命人撤去了她房里的炭火,寒冬腊月也只许穿素麻单衣。更狠的是,每逢池奕卿忌日,老夫人必要长媳在祠堂跪满十二个时辰,不许饮食。
    其实霍青青在丈夫猝然离世那日,本已备好三尺白绫。可低头看见四岁的池霜紧紧攥着她的衣角,一岁的池越还在咿呀学语,终究是抖着手解开了绳结。
    为母则刚,她不能死。
    她得撑下去。这一撑,便是整整七年。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28/9071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