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三十)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三十)

推荐阅读:万妖圣祖斩天刀乡野小村医女富婆的第一神医透视神医在都市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无敌从降妖除魔开始我死后,嫡兄们都疯了撩错后,我被渣男小叔掐腰猛宠我,极阳生蚝,苟在截教当大佬

    话说有一天,一个满脸疑惑的小弟子,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医书,蹦蹦跳跳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双大眼睛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他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然后开口问道:“仙师啊,我这有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书上说伤寒五六天了,用了大力气的泻下药之后,身热还是不去,心里还结结实实地疼,这是咋回事呢?有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能解救一下?”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那笑容仿佛能瞬间治愈世间一切疾病。他摸了摸自己长长的白胡子,慢条斯理地说:“哎呀,你这问题问得好,这可是个经典难题呢!伤寒五六日,邪气已经深入肌理,这时候若是大下,伤了正气,邪气没赶走,正气还伤了,能不身热不去,心中结痛吗?这时候啊,咱们得用一味神奇的方剂——栀子豉汤!”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栀子豉汤?这名字听起来挺有意思的,怎么做啊?是不是像煮火锅一样?”
    张仲景仙师被逗得哈哈大笑,他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说:“你这小家伙,想象力还挺丰富!不过啊,栀子豉汤可不是用来涮火锅的,它是用来治病救人的。来来来,我给你讲讲这方子怎么做,还有它的奥秘所在。”
    “首先啊,咱们得准备两样药材,一是栀子,二是香豉。这栀子呢,得用十四枚,记得要劈开,这样煮的时候药效才能更好地释放出来。这香豉呢,得用四合,也就是现代计量的大约80克,记得要用棉布把它包起来,不然煮得满锅都是豆渣了。”
    小弟子一听,连忙点头,一边记笔记一边自言自语:“栀子十四枚劈开,香豉四合棉裹,记住了记住了。”
    “然后呢,咱们得找个锅,加水四升,也就是现代的4000毫升左右,注意啊,这水得用纯净水,不然煮出来的药汤味道可就不对了。”张仲景仙师继续指导。
    小弟子一听,又愣住了:“纯净水?古代也有纯净水吗?”
    张仲景仙师被问得哭笑不得,他摇了摇头,笑道:“你这小家伙,真是钻牛角尖!古代的纯净水嘛,就是清澈点的河水或者井水呗。咱们现在为了方便理解,就用现代的计量和说法嘛。”
    “对对对,仙师说得对!”小弟子连忙点头,生怕再被仙师取笑。
    “接下来啊,咱们得先煮栀子,煮到水剩下二升半,也就是现代的2500毫升左右。这时候啊,栀子的药效已经充分溶解在水里了,咱们再把香豉加进去,继续煮,煮到水剩下一升半,也就是现代的1500毫升左右。”张仲景仙师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一边记笔记一边点头:“嗯,记住了,先煮栀子后加豉,煮到水剩一升半。”
    “最后啊,咱们得把药渣去掉,把药汤分成两份,一份一份地喝。记得啊,要温着喝,别烫着嘴巴了。要是喝完一份就吐了,那就别喝第二份了,因为这说明药效已经发挥了。”张仲景仙师嘱咐道。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吐了就不用再喝了?这可真是个好方法!”
    张仲景仙师被他逗乐了,笑道:“你这小家伙,真是调皮!不过啊,这吐也是有讲究的,吐的是邪气,不是正气。要是吐得太厉害,或者吐的是清水,那就得赶紧停药了。”
    “咳咳,咱们就别再瞎聊了,正式开讲啦!这栀子豉汤啊,简直就是中药界的超级英雄!想象一下,栀子这位‘清热大侠’,手持泻火宝剑,专治各种烦热、郁结,一剑下去,火热退去,心情舒畅;而香豉呢,它可是个‘解表小能手’,既能驱散外表的风寒,又能化解内心的郁闷,郁热一见它,立马逃之夭夭。
    这俩哥们儿联手,那就是‘清热除烦黄金搭档’!它们一起上阵,伤寒五六天后,哪怕你被猛药一通‘大下’,身体里的热邪还是赖着不走,心里头还结了个小疙瘩,疼得要紧?别怕,栀子豉汤一来,热邪吓得连连后退,郁结瞬间解开,保证你从头到脚一身轻松!”
    小弟子听完,满脸敬佩地说:“仙师啊,您真是厉害!这栀子豉汤听起来简单,原来有这么多讲究啊!那它除了治这个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还能治啥病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又是哈哈一笑:“你这小家伙,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这栀子豉汤啊,除了治这个,还能治虚烦不眠、心中懊憹、黄疸、尿赤等等病症。不过啊,都得根据具体情况来用,可不能乱来啊!”
    小弟子一听,连忙点头:“对对对,不能乱来,得听仙师的!”
    张仲景仙师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摸了摸自己的白胡子,说道:“好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吧。你回去好好琢磨琢磨这栀子豉汤的奥秘,以后遇到类似的病症,就能游刃有余了。”
    小弟子一听,满脸欢喜:“谢谢仙师!我一定好好琢磨!”
    于是啊,小弟子就蹦蹦跳跳地回去了,一路上嘴里还念叨着:“栀子十四枚劈开,香豉四合棉裹,先煮栀子后加豉,煮到水剩一升半……”
    看着小弟子远去的背影,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知道啊,这个小弟子虽然调皮捣蛋,但聪明伶俐,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代名医!
    不过话说回来啊,这栀子豉汤啊,还真是神奇!咱们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有时候心里烦闷、焦虑不安,感觉像是有一团火在烧一样。这时候啊,不妨试试这栀子豉汤,说不定能帮你清热除烦、舒缓压力呢!
    有一天,有个小弟子满脸疑惑地跑过来,对着张仲景仙师就是一通“十万个为什么”模式开启:“师父啊,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您知道吗,如果一个人伤寒之后,被下了药(在古代中医里,“下”通常指用泻药),然后他开始心烦意乱,肚子胀得跟个皮球似的,晚上还翻来覆去睡不着,这该怎么办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心里暗笑这弟子真是个好奇宝宝,但脸上却是一本正经,悠悠地说道:“哦,这个问题嘛,简单得很。伤寒下后,若是出现心烦、腹满、卧起不安的症状,那就得靠咱们的栀子厚朴枳实汤来摆平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起来,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哇,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那这个方子是怎么配的呢?”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胡子,开始娓娓道来:“这方子啊,就三味药,简单得很。栀子十四枚,记得要劈开哦;厚朴四两,得炙过,还得把皮去掉;枳实四枚,得先用水泡一泡,再炙到金黄。就这么简单,三味药,搞定!”
    小弟子一听,眉头又皱了起来:“师父,您说的这‘两’、‘枚’的,我们现代人听着有点懵啊。能不能换算成克,让我们也好有个数?”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行,那我就给你们换算一下。古代的一两,咱们就当成现代的5克来算。所以啊,栀子就是70克(14枚x5克),厚朴是20克(4两x5克),枳实嘛,虽然按个数来算有点麻烦,但大致上也可以估算个20克左右(毕竟四枚也不会太重)。怎么样,清楚了吧?”
    小徒弟听得连连点头,但心里还是像揣着个小猫似的,痒痒的,忍不住嘀咕:“师父,您这方子里的三味药,是不是藏着什么魔法啊?咋就这么神乎其神,药到病除呢?”
    张仲景仙师一看徒弟那双求知若渴的大眼睛,闪烁着对知识的无限向往,心里头别提多得意了,简直比喝了蜜还甜。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准备来一场精彩绝伦的“中药奇遇记”。
    “先说这栀子吧,嘿,这家伙可不是一般的角色,它是中药界的‘灭火器’!性味苦寒,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个降火高手。你想啊,人要是得了伤寒,身体里头就像燃起了一把无名火,热毒横行霸道,心烦意乱那就是热毒在捣乱,搞得人心神不宁,好像心里有千万只蚂蚁在爬。这时候,栀子这位‘灭火器’一出手,热毒立马缴械投降,心烦意乱的症状也就烟消云散了。你说,栀子是不是超级英雄?”
    “接下来,咱们聊聊厚朴这位‘肚子减压器’。这家伙,行气消胀那是一绝!你瞧有些人,吃点东西肚子就鼓得跟怀孕似的,那都是因为气机不畅,气体在肚子里乱窜,找不到出口。这时候,厚朴这位‘肚子减压器’闪亮登场,它就像一位交通警察,指挥着肚子里的气机乖乖排队,顺畅通行。不一会儿,那圆滚滚的肚子就像泄了气的皮球,瘪了下去,人也就舒服多了。厚朴,简直就是肚子的小救星嘛!”
    “最后,压轴的来了——枳实,这位可是中药界的‘消食大侠’!想象一下,伤寒之后,脾胃就像被霜打的茄子,蔫儿了,吃东西不消化,食物就在肚子里堆积成山。这时候,枳实这位‘消食大侠’拔剑出鞘,它的剑气所到之处,积滞无不望风而逃。脾胃一看,哎呀妈呀,救星来了,赶紧恢复活力,继续辛勤工作。枳实,简直就是脾胃的超级保镖,让那些食物残渣无处遁形!”
    说到这里,张仲景仙师突然话锋一转,幽默感爆棚:“徒弟啊,你看,这三味药就像是中药界的‘复仇者联盟’,栀子负责灭火,厚朴负责减压,枳实负责打怪兽(消食)。它们联手作战,伤寒病毒哪里还敢嚣张?早就吓得屁滚尿流,逃之夭夭了!所以啊,咱们中医讲究的就是个‘对症下药’,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超能力,只要用得对,那就是药到病除,神奇得很!”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仿佛发现了新世界的奥秘:“哇塞,原来这三味药这么厉害啊!那师父,这方子要怎么煎服呢?”
    张仲景仙师又是一笑:“这也不难。你把这三味药用水三升半(换算成现代计量,大约就是1750毫升)煮,煮到只剩下一升半(大约750毫升)的时候,就可以把药渣滤掉了。然后啊,你把这药分成两份,早晚各服一份。记住啊,要是服药后吐了,那就别继续服了,说明药力已经够了。”
    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但心里还是有点不放心:“师父,这方子有没有什么副作用啊?会不会吃了之后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这方子啊,还是比较温和的。只要对症,一般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当然啦,要是这人本身脾胃就虚寒,那可能吃了会有点拉肚子什么的。但这也是正常的排毒反应,不用太担心。”
    小弟子一听,这才彻底放了心,满心欢喜地跑去抓药去了。
    说到这里啊,咱们得插个题外话。这栀子厚朴枳实汤啊,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其实背后蕴含了中医的深奥理论。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就是得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体质、病因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然后才能开出合适的方子。
    说起这个古方啊,简直就是给那些“伤寒后的小淘气”们量身定制的!想象一下,你得了伤寒,又乱吃了一通药,结果心里烦得跟猫抓似的,肚子胀得像怀了孕,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跟烙饼一样。这其实是身体里的“小火苗”在捣乱,气机堵得慌,脾胃里还堆着一堆“垃圾”呢!
    这时候,咱们的“灭火小能手”——栀子登场了!它就像消防员一样,嗖嗖地把心里的火给灭了,还能凉血解毒,让那些“小火苗”无处遁形。再来个“胀气克星”厚朴,它行气消胀有一套,让你的肚子瞬间从“大气球”变回“小皮球”。最后,别忘了“积食终结者”枳实,它破气消积,帮你把脾胃里的“垃圾”一扫而空!
    这么一来,嘿,那些烦人的症状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统统消失得无影无踪!你说,这方子是不是既神奇又好玩?中药的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每一种药材都是大自然的馈赠,解决咱们身体的小毛病,简直就像是在玩一场“身体保卫战”!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1/1810/4036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