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三国之凤舞九天 > 第六百八十二章 将军明断

第六百八十二章 将军明断

推荐阅读:桃源山村废柴的我,突然有了亿万年修为风雪狐妖志我以道种铸永生天剑神帝花都大仙医洪荒:三清也得乖乖叫我一声二叔北马南茅:张九炎全占了倒斗空姐背后

    “审案之道,在于平心静气,细析案情,不可枉纵,也不可冤屈。”此时典韦脑海中却想起了张主簿在他面前摇头晃脑说的话,心道我是不是有些不平静?
    深吸一口气,让自己足够平静之后,典韦又问道:“李六,本将军可有冤枉你之处?抑或那张三所言有什么不实之处?”说话时他还尽量让自己的表情放的轻松。
    原本李六的确是如大家想的那样,找好了人证物证以及刀笔准备分辨的。可不知为何,被典韦双目如电的那么一看就是心胆俱寒,本来就心虚,更没有胆量分辨了。
    “没有没有,将军是秉公决断,求将军看在小人认罪份上,从轻发落。”
    “哦!”典韦微微颔首,眼光看向张主簿,他是想问能从轻吗?
    主簿刚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他经验丰富,不单想到了问题所在,更明了典将军目光之中的含义,就微微点了点头。
    “这个主簿挺厉害啊,知道我要问什么。”典韦心中暗道。
    “公子说的,对待百姓要讲道理,让他们心服口服,不能强压。”叶欢之言耳边响起。
    “张三,李六,你们都是多年的相邻,应该团结互助才是,如此方可不受别人欺负。自己乡亲还要如此,那是不对的。”典韦开启了讲理模式。
    “将军说的是,将军说的是,小人知错了知错了。”李六忙道。
    “将军明断,将军明断,小人都听将军的。”张三感激的道。
    见二人如此,典韦忽然有了些感觉,清清嗓子又道:“原本李六除了赔偿张三银钱以及道歉之外,还要当堂仗责三十,不过念在今后农事繁忙,就让你以罚代刑……”
    说到这里,典将军又看向张主簿,见他点头才继续道:“至于你罚没的银钱,本将军会将之放在城东粥铺,接济困苦百姓,也算你为乡亲们做点好事儿。”
    此言一出,张主簿眼中顿时一亮,而堂外百姓们也是连连点头,看向典韦的目光充满了尊敬!你别看典将军这般威武,可对老百姓好啊,断案也断的如此高明。
    “将军明断。”张主簿说了一句就对李六道:“打伤张三,需赔偿汤药费五百钱,三十刑仗九百钱,并要当堂给张三赔礼,日后不得寻衅,否则必将严惩。”
    “是、是、是。”李六闻言磕了个头,起身又对张三深深一躬:“张三哥,对不住了。”
    张三是个淳朴老实的种田人,见此一幕都不会说话了,最后想起了什么不住给典韦磕头:“多谢将军,多谢将军,小的回去一定好好种田,永远记得将军的恩德。”
    “好了,带你媳妇儿回去好好过日子吧。”典韦捻须一笑,挥了挥手。
    “嗯,公子说的不错,心中果然舒畅。”看见张三笑了,典韦只觉一阵开心。
    “下一个。”张主簿喊道。
    典韦坐堂审案,接着又引来了无数下属观看。随着一桩桩案件的审理,他越来越得心应手,后面张主簿出力的地方慢慢变得少了起来,由得典将军尽情发挥。
    从上午到下午,足足两个半时辰,典韦审理了二十六桩案件,竟是无一错判。
    张主簿啧啧称奇,他最佩服的就是典将军的眼神,往往被他一看,想说谎都说不周全,勉强编出来也是漏洞百出。他坐在那里,就似一座天神,心虚者压力山大!
    最后一件案子审完,典韦还是精神抖擞,张主簿和衙役们都累垮了。以往县令审案哪儿有这么长时间?关键还在蛾贼刚走,每天吃的不够,时间长了自然坚持不住。
    “张主簿,韦听说你们有半年没拿到俸禄了?之前也没拿足?”典韦和颜悦色的问道,今天一天,他对张主簿印象极好,他熟悉乡里,律法精通,反应也很快。
    “不瞒将军,的确是,后面是蛾贼作乱,前面也有上方克扣!”
    典韦闻言双眉一皱,一拍案几道:“混账东西,你们这般为民,他们也敢克扣?”
    张主簿和衙役们见状眼泪都快下来了,以前有何人这样关心他们的生活?
    大手一挥,典韦又道:“差多少,都给我说,今天就给,到时候我找陶刺史要。”
    这一下众人的眼泪是真下来了,衙役们自发的到了堂前给典韦跪下,张主簿也不例外。
    恶来见了急忙起身绕到前面,先将张主簿扶了起来,又让众人起身。
    “你是个好官,我家将军说的,好官绝不能克扣,去,先取军粮来。”典韦对张主簿认真说了一句,便令亲兵去取粮食,定边军接济百姓原本也是惯常。
    “将军?是冠军侯?”张主簿一愣脱口问道。
    “是啊,别人韦不管,我家将军是有大学问的,他说的一定不会错。”典韦振振有词。
    “不知何日有幸,能一见君侯风采。”张主簿连连点头道。
    此时恶来的手却摸上了下巴,打量张主簿一眼,心中不禁有了计较。
    不一会儿功夫,士卒推来一车军粮,典韦就将众人之前所缺全部发了下去,说不得又是一阵感恩戴德。眼下,这些粮食就是命啊。
    “将军,你用军粮给我们,兄弟们会不会?”张主簿有点犹豫。
    “大汉士卒,守疆护民,本分也。”典韦晃了下脑袋道。
    “今见将军断案治军,爱民护民,难怪那些蛾贼畏将军如虎,望风而逃。”张主簿出言一片诚挚,衙役们也是连连点头。
    “没事儿,子仲先生也说了,他回下邳调集粮草,三日之内必到。”
    “报,将军,子仲先生运粮回来了,还有陶刺史亲自前来劳军。”恶来话音刚落,就有士卒前来通报,竟是徐州刺史陶谦亲来。
    “哈哈哈哈,子仲果然说到做到。”典韦一阵大笑,随即拉起了张主簿的胳膊:“走,主簿且与我一起去迎接子仲与陶刺史。”
    那边陶谦和糜竺听说典韦在县衙审案,惊讶之间便就进城。等看见城东粥铺的次序井然与百姓的状态亦是连连称奇,定边军善战人尽皆知,却不知安民亦是这般得力。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19/89554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