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三国之凤舞九天 >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倒行逆施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倒行逆施

推荐阅读:太古葬天决吞噬古帝截运道师无敌九皇子暴戾太子今天砍人了吗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寻宝全世界我,丧尸母体,开局先同化一个亿都市极品双修废我皇位,我不要了怎的还急眼了

    叶府之中,舐犊情深,叶公寿辰将至,阖家其乐融融。
    但朝堂之上,气氛却皆然相反,司徒王允一脸沉肃的启奏。
    早朝这么上档次的事情,怎么会少了叶大公子?
    答案很简单,休假!
    汉末的官员也不是天天上班的,是人就得休息。
    一般来说是旬假,也就是上九休一,以县令为例,每天工作四个时辰。
    而大公子休得是法定假,叶公七十寿辰,说的形象一点,相当于后世百岁老人了,那是大喜!汉代提倡孝道,父亲七十,休半年的假的都有。
    老夫人今年八十七,那就叫人瑞,官府每年还有一斗粮食一壶酒了。
    对叶家来说是沧海一粟,但放在普通百姓家里,就是可观的收入了。
    “陛下,公孙伯圭乃我大汉名将,镇守边疆,讨贼除逆,皆屡建功勋。而今不征东将军不分情由,大举讨伐,岂不是私相攻伐?”
    这一次,司徒用的语气颇重,叶欢大军奔袭幽州,触动了他心里的底线。
    “陛下,动用大军民夫十余万,这里满朝文武尽皆不知,征东将军此番也太过专权了。”董承随之语气更重,定边军的调动密不透风,他心里堵的慌。
    “陛下,司徒与征东将军之言差矣。”此刻一人出言,缓缓步至堂中。
    他走的很慢,一板一眼,说话咬文嚼字,面上一派大义凛然。
    众人见了,是真的诧异了,李大夫今日有些与众不同啊,气质完全不对。
    “李大人,我等所言有何差矣之处?”车骑将军冷冷问道。
    “嗯哼!”李大夫一抖袍袖,清了清嗓子。
    “陛下,各位,所谓……”说着却是一怔,接着又会回想一番。
    “兵家之事,变幻莫测,为帅者当运筹帷幄之中,那决胜千里之外。”
    “李大夫你到底想说什么?”董承又问。
    “稍安勿躁。”李韬摆摆手:“自边军以来,大……征东将军与战场之上无往不利,所向披靡,其用兵非我等可以置喙,不知车骑将军以为……啊,然否。”
    这边李韬说的是摇头晃脑,那里大臣们一派茫然,李大夫你这……
    “哈哈哈……说话文气一些,果然不差,对得起我一夜之功。”李韬心中得意。
    却原来李大夫一向视大公子为心中偶像,那日叶欢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言,辞锋犀利令人不能对。李韬心里叫绝,决定改变一下形象,这才有今日之言。
    “李大夫,征东将军用兵如神人尽皆知,也不用你在朝堂之上解说。董某倒要问问大夫,征伐一州,如此大事,满朝文武尽皆不知,是何道理?”
    “这……”李大夫挠挠头,你他娘的怎么不按我想的来?
    “啊,征东将军用兵,非旁人可以揣测……”并州纨绔,一般的嘴硬。
    “嗤……”董承哂笑,一脸的不屑。
    “我去,你这样笑几个意思?”李大夫心中怒火开始升腾。
    “王司徒,董车骑,征东将军为国锄奸,此事朕深知之。公孙伯圭倒行逆施,不但不忠不义,更谋杀一州刺史,大汉宗亲,殊为可恨也。”
    就在此时,少帝出言了,众人闻之一惊,再见天子面上,显露愤恨之情!
    王允闻言眉头微微一皱随即放开,一礼又问:“陛下,何有此言。”
    “黄总管,宣满宠慢御史觐见。”刘辩看了一眼司徒,侧首对黄池道。
    后者行礼,接着出殿宣旨,不片刻功夫,满宠进殿,参见天子。
    “满御史,今日可将公孙伯圭倒行逆施之举,宣扬与诸位大臣。”少帝扬手道。
    “微臣遵旨。”满宠深深一躬,随即转向众臣。
    “光熹二年三月十二,时值董卓国贼专权东都之时,公孙瓒便私信与刘御史,劝其自立为帝,为使君严词所据,其文其书以及刘刺史亲笔,皆存。”
    “去年,微臣受征东将军之托前往幽州细查刘使君遇刺一事,其间便有公孙伯圭百般阻挠,后经种种证据查明,刺杀使君的刺客……”
    “如今人证物证具在,陛下已经亲自见过,了解全局。只要陛下允可,各位大人可随时前往御史府查验……”满宠侃侃而言,朗朗之声与殿上回荡。
    众臣闻言多有义愤填膺者,谋杀一州大员,汉室宗亲,何等重罪?
    李韬眼带挑衅的看向董承,当然,李大夫之前也是不知此事的。
    后者没有回应,车骑将军在思索着,这会否是叶欢之前就准备好的借口?
    满宠出言之时,王司徒便一直在细观,其言不似作伪。或者说退一万步,他敢当堂说出,就一定是铁证如山,叶欢绝不会让别人轻易抓住把柄。
    上次朝会之后,王允就再未将叶欢看成之前那个张扬子弟了。现在的定边叶郎,已然多了沉稳气度,行事不疾不徐,却是深思熟虑毫无破绽。
    想了想,司徒愤然道:“没想到公孙伯圭居然行此天人共愤之事,当真是国之叛贼,老夫居然也受之蒙蔽,幸亏陛下和征东将军慧眼如炬,只不过……”
    王允语锋一转:“如此逆贼,就该如同董贼一般,天下共讨之,天下共诛之。叶将军却一直隐忍到如今,难道是信不过朝中各位,怕走漏风声?”
    董承闻言双眼一亮,再看众臣,尤其关注司空袁逢,对方面上却不见端倪。
    少帝闻言,只是微微一笑,目视文官班中一人道:“贾廷尉,烦卿给司徒与各位大人解释一二。”
    贾诩听了缓步出列,礼见天子后,又对众人拱手。
    “司徒,各位大人,征东将军怎会不信朝中大臣?其实方才李大夫眼光精辟,看的已经很通透了。”毒士一笑淡然道。
    “贾大人客气,客气,大人还是说的清楚一些。”李韬一派洋洋自得。
    “兵者诡道,对阵两军阵前,无所不用其极。”贾诩说着三指拈须:“诚如司徒与董车骑所言,公孙伯圭有名将之姿,身经百战而屡建战功。”
    闻听贾诩提起这名将之姿,王董二人就觉有些刺耳,怎么看他都是故意的。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19/8960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