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三国之凤舞九天 >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真假之辨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真假之辨

推荐阅读:守夜穿成废柴丑女后她惊爆全京城桃源山村废柴的我,突然有了亿万年修为风雪狐妖志我以道种铸永生天剑神帝花都大仙医洪荒:三清也得乖乖叫我一声二叔北马南茅:张九炎全占了

    叶欢不会对袁鸾隐瞒,紫檀木盒之中的确有当日灵帝给他的密旨。
    那还是先帝御驾亲征讨伐北宫王,定边叶郎大获全胜,后有横扫黄巾数十万。声望一时无两,于是乎内臣外戚罕见的联手,将他发配边疆任护乌桓校尉。
    “悦之以护乌桓之责总督幽并二州,可便宜行事,斩杀大将!”
    灵帝派黄池给叶欢送来密旨,委以镇北之任,其时还有蔡琰随行采风。
    先帝驾崩之后,密旨叶欢一直收藏至今,关键时刻就会有大用。
    当然,紫檀木盒之中并不仅仅只有先帝密旨,还有一样宝物这世上唯有叶欢与玉佩哥知晓,那便是大汉的传国玉玺,孙坚当日找到的不过是高仿。
    离开自己府中小半个时辰之后,叶欢出现在了廷尉府的书房之中,除了他之外,贾诩郭嘉,恶来典韦,尽皆在座,大公子是今日午间方才快马赶到洛阳。
    一番惊喜的操作,叶欢打开了紫檀木盒,灯火掩映之下,玉玺光华流转。
    典韦起身到了案前蹲下,细细的从四方观察玉玺,片刻之后微微点头。
    “将军,这便是卞和送给赵王的和氏璧?果然非同一般。”
    “公义你的书读得越来越精深了,这块玉璧有凤来仪,是稀世之宝。”叶欢抚须笑道,这还是他第一次将玉玺的全貌展露在三人面前,结果令人满意。
    这不仅仅是稀世奇珍和氏璧,更是大汉最高权力的象征。那么叶欢在得到真正的玉玺之后,却并未交给天子刘辩,其中有什么含义,昭然若揭。
    鬼才毒士对此皆十分自然,恶来更没当回事,他们的行为就是一种表态。
    对叶欢而言,极为重要,眼前三人,就是他目前势力真正的核心部分。
    汉末三国,皇纲失统,心怀平定天下之志者,比比皆是。
    假如说关羽的“降汉不降曹”还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的话,那么最后被曹操赐死的王佐之才荀文若,便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叶欢并不希望自己也有对忠心属下赐死的一天,与其等到那时,还不如早点面对。从北平赶回晋阳,不单是数千里的行程,亦是他的一段心路历程。
    “主公,你星夜回府,拿了传国玉玺出来,莫非当日所言另有办法就在其上?”贾诩笑问道,从头至尾,他的状态一直都很松弛,似乎早有预判。
    郭嘉一旁点点头,斟酌着道:“设若密旨是假,那么陛下的字迹与玉玺的印记必有其一缺失,倘若伪造天子旨意,那可是诛九族的谋反大罪。”
    “那要是真的呢?”典韦不失时机的问道。
    “其实密旨之事,早在当年内臣外戚相斗之时,欢便隐约听说过。那是张让赵忠用来对抗外戚的最后一招,扶王美人之子刘协登位,是其利益所在。”
    叶欢缓缓道来,那段争斗是他亲身经历,此时回想起来亦颇有感触。
    “以当年的十常侍,密旨就算是他们伪造,但查验出来,一定是真的。”
    这句话听得典韦微微一愣,什么意思?明明是伪造,为何又是真的?再看二位军师,却是连连点头,他清楚其中必有缘故,不禁沉吟起来。
    片刻之后猛的一拍脑袋,恶来恍然大悟道:“将军你的意思是,十常侍久在先帝身边,哪怕密旨不是陛下的心意,但字迹和玉玺,一定看不出端倪。”
    贾诩听了欣然颔首,笑道:“不愧是典韦将军,心思越发缜密了。”
    叶欢却摇摇头:“公义,你想归想,能不能不要来这么一下,我看的害怕。”
    “哦。”典韦老实的点点头,伸手摸了摸脑袋。
    “典将军,倘若不是天子心思,玉玺或可用之,但何来这份密旨?无论临摹还是抄写,总会有所行迹的。”郭嘉一旁却是问道。
    “这……”典韦又是一愣,再度沉吟起来。
    叶欢摆摆手:“奉孝你这就是在为难公义了,他并不清楚宫中的详细,说实在的,难道你知道这密旨之法?”
    郭嘉闻言毫不在意,轻松的道:“嘉或许不知,但主公一定知晓。”
    叶欢听了,没好气的看了鬼才一眼,才对典韦道:“公义,圣旨使用的绢帛材质都是一般的,而陛下在拟旨之时,很多时候都并非一蹴而就……”
    “那便有可能形成被废弃的圣旨,旨意可以废弃,但先帝的笔迹却不能。”
    “将军,你直说吧,我隐隐约约能想到一点,但想的很累。”典韦认真的道。
    “按照宫中的规矩,废弃的圣旨是要立刻被烧掉的,不得留存。但负责焚烧的却是内臣手下,十常侍当年权势熏天,想要行偷梁换柱之法,应该不难。”
    叶欢很是细致的为典韦解释着,亦是他一路以来一直在思考的。
    “所以历年累积下来,就会有先帝的无数手迹,想要从中挑选一百三十七字,当是不难。将之拼合之后,再盖上真正的玉玺,便有了如今这份密旨。”
    见主公说着,眼光向自己看来,贾诩接过了话头,继续为典韦解释。
    “原来是这么回事。”典韦说着又要……可见了叶欢眼光,右手顿在半空。
    “军师,嘉有一事不解,还请军师指教。”郭嘉一拱手问道:“方才有言,无论临摹还是仿写,都会留下痕迹,如今此法笔迹不差,可拼接之处……”
    “奉孝此问,诩实不知,但想来宫中自有秘法,否则也不会如此行事。十常侍心里一定清楚,当他们拿出密旨之时,一定会受到严格的查验。”
    “主公,这秘法?”郭嘉微微点头,眼光又看向叶欢。
    大公子重重颔首,看了看贾诩道:“军师猜的不假,的确有秘法,制成之后很难有人能看出端倪,手法高明的话,更看不出任何拼接的痕迹。”
    “主公(将军),细说一番。”此时郭嘉典韦异口同声。
    叶欢苦笑,你们的求知欲倒还真强,不过这也算机缘巧合,怕是此时天下能知此法的人不会超过三个,而他,正是其中之一。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19/8962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