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是风水是风流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是风水是风流

推荐阅读:逆天帝皇武道凌天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三角布局!
    顾正臣盯着简易的图看着,目光有些凝重。
    骆韶见顾正臣看着三角沉思,疑惑地问:“县尊,这没什么可奇怪的吧?”
    顾正臣起身,用脚埋平:“你们还记得吧,孙一口在失踪之前,是去郭梁家做石匠,打地基。也就是说,两年前,郭梁家并不在西面方位。骆韶、杨亮,你们去问问贺奉、周信两位里长,打探下郭杰、郭梁、郭六、郭宁等人,在最近十年内,是否迁过居所。”
    骆韶不解:“县尊,这似乎与案情无关吧?”
    顾正臣踩了踩地面,看向东面街道:“有没有关系,日后就知道了,去吧,调查清楚之后,直接回县衙。”
    骆韶带杨亮领命离开。
    张培跟着顾正臣身侧,问道:“老爷似乎对他们并不太信任。”
    顾正臣看了一眼张培,淡然一笑:“骆韶,杨亮等人,说到底也是句容本地人,其背后牵扯着家族利益,此时还不敢完全信任他们。现如今,也只有你、顾诚与孙十八,是我最信赖之人。”
    张培脸上浮现出笑意,突然想起什么,问:“老爷方才看那个三角很是入神,该不会是想到了什么吧?”
    顾正臣点了点头:“想到了一些,不过还不能完全确定,需要等骆韶等人调查清楚。走吧,让我们去见见那位神秘的葛山人。”
    行至街道尽头,可以看到郭宁家门外挂着的“救死扶伤”的招子,而清真观,就处在郭宁家街对面。
    这种布局与王家药铺、郭杰家隔街而望,如出一辙。
    清真观。
    朱红色大门洞开,不时有百姓进出。
    石狮分在左右,粗大的柱子上,写着一幅楹联: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顾正臣看着道观,对一旁的张培说:“你可知这清真观的观字,如何解?”
    张培摇头。
    顾正臣笑道:“观之名有三,一是指藏书之所,如汉时‘东观’,二是指游览之地,如谢玄晖所赋‘属玉观’,三是指高处可望,《黄帝内传》中云,置原始真容于高观之上。所谓道观,其实是化自高观二字。下仰上曰观,上俯下曰观。信徒观三清,三清观世人。”
    张培惊奇不已:“竟还有如此讲究。”
    顾正臣微微点头,走入道观之内:“现在,我们要好好观一观这葛山人。”
    清真观不大,只三进。
    顾正臣没有入正殿膜拜三清,而是走一旁廊道,询问一小道徒葛名,在其引导之下,至了后院一间静室之外。
    葛名进去通禀,顾正臣、张培在门外听到了一阵呵骂之声,还有东西砸在地上的声音,葛名连忙退出静室,看到顾正臣等人,连忙说:“葛山人此时正在会客,还请施主移步前院风亭等待。”
    顾正臣微微点头,看了一眼张培,然后跟着葛名说着话离开。
    张培落在两人身后,并没有离开后院。
    顾正臣坐在风亭之中,看着葛名询问:“我与葛山人相约今日会面,他缘何又约见了他人,你知道葛山人会客之人是何人吗?”
    说着话,一枚小小的碎银便出现在了石桌之上。www.81zw.??m
    葛名看了一眼碎银,眼神中有些贪婪,人却退后一步:“葛山人的事,我并不知情。”
    顾正臣又加了一点碎银:“你若不知,他缘何用物件赶你,定是看到了什么,告诉我对你没坏处吧。”
    葛名坚定地摇了摇头:“葛山人有命,他的事一律不准外传,否则……”
    “否则如何?”
    “否则会挨打,被逐出道观,说不得还会连累家人。”
    葛名有些畏惧。
    顾正臣侧身看着葛名。
    连累家人?
    一个小小的道观,什么时候狂傲到这个地步了?
    远处走来了一个道人,身着海青色阴阳服的道士翩翩而至,道士瘦高,三角眼,一寸胡须,满面春风,有世外之风,却也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邪魅。
    “敢问这位施主是?”
    葛山人看着顾正臣,发现根本不认识此人,更不要说曾与此人约好今日相见。
    顾正臣并未起身,只是看着来人,问了句:“你就是葛山人?”
    “贫道正是。”
    葛山人正色。
    顾正臣微微点头,沉声说:“我是顾正臣。”
    “顾,顾正臣?”
    葛山人脸色微变,旋即镇定下来,重新行礼:“贫道不知县太爷到此,还请见谅。”
    顾正臣笑道:“葛山人居这观中清修,竟也知本官之名,可见消息灵通,坐下说话吧。”
    葛山人坐下,安排葛名上好茶,然后说:“太爷有所不知,太爷优待徭役百姓之事,早已传开。来道观之中祈福百姓,可没少夸赞太爷,还有人还愿,说朝廷终于给了句容一个好官。”
    “是吗?”
    顾正臣并不接受这个解释,说了几句话之后,便直接问:“本官前来,是想问问你两件事。”
    “太爷请说。”
    葛山人态度谦卑。
    顾正臣点了点桌子:“孙一口死时,是你劝说孙娘不要迁坟,说是天定,是否如此?”
    葛山人微微点头:“确有此事。”
    顾正臣凝眸问:“可在本官看来,孙一口惨死之地是一低洼之处,阴水汇聚,阴气凝滞,可不像是风水好地,何况人是山崩而亡,不取石任由山石压镇,不入殓棺椁,也不符人伦常情吧?”
    葛山人摸了摸胡须,微微点头:“太爷说的虽有些道理,然并不合乎堪舆之术。水法中云,乾山乾向水朝乾,乾峰出状元;卯山卯向卯源水,骤富石崇比,午山午向午来堂,大将值边疆;坤山坤向坤水流,富贵永无休。那孙一口石头坟处,虽是低洼之地,却也是北依武城山,南临松林,东西走水,并非煞地。”
    顾正臣揉了揉眉心,风水这玩意不是自己的专业,根本听不懂,早知道应该去茅山找个道长过来了。
    “那郭梁家祖坟迁移,设法坛之事,也是你献策?”
    顾正臣问。
    葛山人坦然承认:“那里处在风口之处,面阳背阴,又有四时节气之风,设法坛,在风水上有益家族福运绵长……”
    顾正臣点了点头,深深看着葛山人,缓缓说:“原是如此,只是不知这风水一说,果能趋吉避凶,免祸添福?”
    葛山人平和地回道:“太爷,风水一说,信则有,不信则无。有人居死穴而生,有人居绝佳之地而亡。风水测不了人心,也避不了祸福。贫道以为,祸福吉凶本非天定,而是看人言行。若言行合乎风水大势,则风水流畅,自有福吉,若言行逆风水而为之,纵是龙脉之地,呵呵,也有杀机啊。”
    顾正臣含笑看着葛山人:“道长似有所指向啊。”
    葛山人起身道:“只是随口一说,并无指向。”
    顾正臣手撑在石桌上站起身,背负双手,看向正殿方向:“葛道长,最近不远行吧?”
    “贫道主清真观,从不轻易远行。”
    葛山人微微弯腰。
    顾正臣点了点头,迈开脚步:“本官看这里风水不错,只是不知葛山人所作所为,是顺风水,还是逆风水。呵呵,等着吧,本官会传唤你的。”
    葛山人看着顾正臣远去的背影,原本和煦的笑意瞬间收敛起来,面色变得冰冷,目光中透着杀气,转头看向葛名:“你对他说了什么?”
    葛名慌张地说了一遍,并表示自己没有收钱。
    葛山人咧嘴一笑:“好弟子,你做得对,随我至后院,我有奖励。”
    葛名欣喜不已,跟在葛山人身后。
    不久之后,葛山人将一方带血的手帕丢在火盆之中,召集一干弟子,冷冷地说:“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可带外人进入后院!葛山新来不懂规矩,为师已经送他回家了,若你们谁还是不懂规矩,那就莫怪我不客气!”
    一众弟子胆战心惊,连忙称是。
    顾正臣走出清真观没多久,张培就跟了出来,走至近前,低声说:“老爷,葛山人离开静室之后,里面迟迟没有人出来,大概过了半刻钟,有一道士至后院,敲了三下门,然后匆匆离开,不久之后,静室的门才打开,走出一人来。”
    “可是郭家之人?”
    顾正臣询问。
    张培摇头,低声说:“是不是郭家的人不好说,但老爷,从里面走出来的不是男人,而是一个妇人。”
    “妇人?”
    顾正臣吃惊地看着张培:“你没看错?”
    张培翻白眼,男人女人自己还没看错,何况那妇人颇有风情。
    顾正臣微微眯了眯眼。
    道观后院静室出现妇人,联想到葛名被呵斥,丢东西,不难推测,估计当时葛山人正在与妇人做床上运动,结果被人打断,这才恼羞成怒。
    道貌岸然的淫道人!
    张培看到一妇人走出道观,连忙对顾正臣说:“老爷,就是她。”
    顾正臣看去,只见一身着华丽的妇人上了马车,随行还有丫鬟与马夫,便对张培说:“你跟上去看看,她是哪一户人家的人,莫要被人发现。”
    张培应声而去。
    顾正臣回头看了看道观,目光变得凌厉起来,低沉着嗓音喃语道:“看来,葛山人说的不是风水是风流!这清真观,不是道观是淫窝!”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32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