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百四十七章 依朕看,全都杀了吧

第一百四十七章 依朕看,全都杀了吧

推荐阅读:逆天帝皇武道凌天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华盖殿外。
    朱标站立不前,沐英并没有催促,心领神会,安静地等着。
    不到一刻钟,马皇后便带宫女前来。
    朱标、沐英上前行礼。
    马皇后打量了一番这兄弟两人,接过宫女手中的食盒,挥退左右,看着朱标问:“你犯了什么过错?”
    朱标愣了下,刚想解释,就听马皇后说:“你们兄弟二人在这里站了一会吧,若是去见陛下,早就应进去了,在这里候着,不就是为了等母后为你们说情?说吧,若是小过错,母后为你们担下,若是大过错,最好是准备了护膝。”
    沐英看着马皇后,她就如同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从来没将自己当作外人过,她善良,竭尽全力地去保护每一个身边的人。
    “母后,非是孩儿犯了过错,而是有件事,父皇可能会发怒,孩儿左思右想,还是想等母后帮衬,遮拦一二。”
    朱标说着,便将顾正臣画的流程图交给了马皇后。
    这是个人私信,不是正式文书,谈不上什么干政。
    马皇后看了看书信抬头,不由笑了笑:“原是那位吃饭举人,听你父皇说,你对此人很是青睐,难不成他犯了什么过错,值得你们二人一起来求情?”
    朱标苦涩地低下头:“母后,顾正臣并非有过错,而是有功。只是句容案件牵涉太广,顾正臣担心连累老幼妇孺,希望只诛首恶与主从,胁从及其家眷,从轻发落。”
    马皇后听闻之后,顿时对顾正臣生出好感:“这倒是个知人疾苦与生命不易之人,不过这种事母后说不上话,毕竟是地方衙门事。”
    沐英在一旁轻轻说了句:“皇后在时,陛下处置诸事更是顺遂。”
    马皇后瞪了一眼沐英:“喊母后!本宫不管你当什么官,什么君臣之道,你沐英是我的儿子,再敢动辄皇后,日后就莫要入宫了。”
    “母后,孩儿错了。”
    沐英如一个乖巧的孩子。
    马皇后看向书信,有些疑惑地说:“这书信写来端得是怪异,这种箭头方框倒是新奇,从未见有人用这种方式写书信,这内容……嘶……这……竟然……郭家好大的胆子!”
    朱标看着有些动怒的马皇后,顿时知道事情麻烦了。
    母后是出了名的好脾气,这简单版的书信奏报已经让她动了怒,谁知道顾正臣在给父皇的书信里写了什么内容,厚厚一叠,怕是详实到令人恨不得掀桌子。
    “走吧。”
    马皇后将书信还给朱标,看向华盖殿,叹了一口气:“先看看你父皇的态度,临机再想办法吧,能少死几个百姓就少死几个,若你父皇执意要杀尽这些人,你们二人莫要顶撞,若你们顶撞,日后顾正臣很可能无法回到金陵。”
    朱标、沐英猛地一惊。
    两人仔细一想,确实如此,若两人因为顾正臣之事顶撞朱元璋,那朱元璋可能会因此“记恨”顾正臣,将父子矛盾的出现归因到顾正臣身上,从而找个由头将顾正臣踢至广东钓鱼去。
    马皇后见两人明白其中关系,便走向华盖殿。
    朱元璋正翻看着一本名册,听闻内侍通报皇后、太子、沐英同时求见,不由有些奇怪。m.81ZW.??m
    皇后来是送饭,她躬亲已久,习以为常,此时来是理所当然。
    沐英兴许是有事奏禀。
    可太子没道理这个时候来,他此时应该在东宫和太子妃用膳,晚点还得探讨人生之事,这个时候跑华盖殿,没道理。
    三人入殿行礼。
    朱元璋扫了一眼朱标与沐英,对走过来的马皇后笑道:“妹子来得正好,咱正在给老三、老四物色长史。”
    马皇后将食盒放在一旁,含笑回应:“陛下这几日胃口不怎好,臣妾想着,便烙了一些饼子,配了些许青菜、稀粥,算是回想回想以往的日子。”
    “嗯,不错,想当初被郭大帅关在地牢里时,若不是妹子送饼,咱可能就饿死了。当初这饼烫热,还差点伤了你。”
    朱元璋想起往事来,接过饼子,大口撕咬一口,咀嚼着很是享受,待吞咽下去之后,叹了一口气:“妹子啊,老二的事听说了吧?”
    马皇后将粥端给朱元璋,有些自责:“是臣妾教导不周,才让这孩子犯了过错。”
    朱元璋摆了摆手:“老二幼年聪慧,先生几次夸赞,你一直对几个孩子看护有加,这是有目共睹。只是这孩子还是在深宫里太久了,又以皇子身份为傲,这才有了毒打宫女、宦官之事,朕已经责怪了他,希望他能收敛一二,前两日,朕还找了秦王府的长史文原吉,让他朝夕规诲老,以成其德。老二这件事警醒了朕,老三、老四那里也需要多用点心才可。”
    马皇后也奇怪。
    朱樉小时候很是乖巧聪慧,虽有些调皮捣蛋,但都很有分寸,并没有欺辱宫女与宦官之事发生。可现在,还没到十八岁,竟出现了暴戾举动,据说有两个宦官被打得走不得路。
    如此暴虐的一面,出自皇子身上令人担忧。
    朱元璋看向朱标:“你身为大哥,要看管他们,若有过错,该打就打,该骂就骂,莫要因兄弟亲情一味放纵!”
    朱标连忙答应。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朱标在性情上更像马皇后,对周围的人多是照顾,他对待兄弟更是用心,哪怕是兄弟有错,他也会站出来说情。
    这自是好的,兄弟情谊令人宽慰。
    只是这样一来,就显得有些软弱,若他镇不住这些弟弟,可不是一件好事,停尸不顾,束甲相攻的事,绝不能发生在大明皇室之中。
    “说吧,有何事。”
    朱元璋继续啃大饼。
    朱标递上了一封厚厚的文书,连同顾正臣写给自己的书信一并递了过去,有些忐忑的后退一步:“父皇,句容知县顾正臣上了文书,说除去虎患,现已结案,请父皇示下如何处置罪囚。”
    朱元璋没有拆厚重的文书,只是随手拿起流程图的书信:“他是句容知县,结了案,该怎么判就怎么判,这种事何必知会到朕这里,再说了,如此小事……呃,岂有此理!”
    朱标看着丢下大饼,脸色凝重的父亲,心头有些惊慌。
    沐英则退至一旁。
    朱元璋目光中闪烁着杀机,脸色越发阴沉。
    阴阳卷宗贩卖罪囚?
    这县衙的人如此欺上瞒下,全然不将法度放在眼里?
    该杀!
    清真观道士竟是个淫道人,还敢做贩卖人的买卖,这道观不要也罢,这道人不死不可!
    杨仓谷?
    因卜筮逃入山中,为县衙破武城山石灰矿案、清真观案立下功劳,此人倒可功过相抵。
    武城山!
    这里的虎害,竟是人害!
    张士诚残部化作山贼,为郭六收买为其卖命,这郭六着实大胆,朕要将他千刀万剐!
    哦,郭六死了啊。
    那郭百斤、郭梁、郭杰这些人代替受刑吧!
    私铸钱币?!
    好大的狗胆!
    竟敢冒死私铸钱币,还是杀得不够多,不够威慑人心啊。
    郭典、郭善、郭曲……
    灭族!
    不杀个人头滚滚,如何能震慑他人?
    这个顾正臣竟还敢为罪囚开脱,还敢说其家眷罪不至死,这个家伙还是太心慈手软了啊,面对这种事,唯有杀才能让人记住,才能让后来者畏惧,才能永绝后患!
    好嘛!
    金陵城墙,工部可能有问题。
    应天府协助阴阳卷宗一事,应天府协助流转私铸铜钱一事,顾正臣啊,你这是立下了大功!谁能想象,就在天下脚下不远的句容,竟发生了如此惊天动地的事而自己竟一点都没风闻!
    朱元璋将详细文书拿了出来,仔细看了一遍,将文书丢在桌子上,起身道:“若不是顾正臣去句容,这些案件要多少年才能勘破?那些失踪的百姓,被冤枉的百姓,要多少年才能昭雪?私铸铜钱要流入多少百姓之家?!”
    朱标、沐英对视了一眼,有些不知所措。
    朱元璋此时的表态与预想中不一样,预想中看过文书的朱元璋应该暴怒,大喊“杀杀杀”,可现如今,他脸色虽很难看,却在看过文书之后并没有暴怒,要杀光涉案之中所有人,而是先谈论起顾正臣来。
    朱标犹豫了下,还是开口:“父皇,句容案曲折复杂,顾正臣上任不到一个月,却能将这一系列案件勘破,以儿臣看,顾正臣有整顿地方,除积弊,正本清源之功。”
    朱元璋微微点头:“如此短的时间里,将如此多案件调查清楚,甚至不惜以身涉险,两次带人深入虎穴,此人算是有勇有谋之人。你是太子,认为此事应该如何处置?”
    朱标看着朱元璋,有些不明白“此事”指的是顾正臣立有功,还是“句容大案”,思索一二,正色道:“父皇,儿臣以为,句容案发于句容,顾知县依律令法条,所给判决合情合理,倒可准他所奏。”
    朱元璋摇了摇头,严肃地说:“看在顾正臣整治地方用心的份上,他所请朕多可准奏,但私铸钱币,阴阳卷宗涉案之人绝不可轻饶!依朕看,全都杀了吧。”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32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