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哥哥尚未婚配

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哥哥尚未婚配

推荐阅读:逆天帝皇武道凌天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胡大山看着活泼的顾青青,眼神中透着宠溺,轻声道:“做生意这种事不应该问你哥哥,能想出举人白糖作为噱头吸引无数人的关注,让人过耳不忘,算得上是我平生所见第一人。”
    顾青青有些郁闷,眼睛眨了眨问:“若哥哥不为官,是不是也能做个富家翁?”
    胡大山毫不迟疑,坚定地说:“那是一定!”
    顾氏拍了拍顾青青的手,止住聒噪:“莫要动辄就提你哥,我们去金陵,只是负责帮衬孙家、梁家和胡大哥那里寻找铺子,铺好商路,日后还得找个先生,教你识几个字,日后也好嫁人。”
    “不要,我要当一个商人,像俞大娘那样厉害的商人。”
    顾青青坚持道。
    顾氏掐了下顾青青的胳膊:“我是你娘,还管不住你了?当个大家闺秀,不比抛头露面的强?”
    顾青青不知道什么是大家闺秀,也不认为商人粗鄙,地位卑下,士农工商的四民思想在她脑子里就没存在过,打小流离失所,稳定下来又一直待在乡下,生活与境遇的改变来自于商业,来自于白糖买卖,这让顾青青认识到了商业的好处:
    赚钱。
    既然做买卖能赚钱,干嘛不能经商?
    女子不能经商?
    不,胡大山叔叔说了,女子经商古来有之。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而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
    那可是遥远的战国时期。
    唐代,“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溥。”
    到了宋代,“女不专桑柘,内外悉如男”,更有“九市官街新筑成,青裙贩妇步盈盈”的景象。
    顾青青虽然不怎么识字,但记忆还不错,几句话说下来,顾氏也不知道如何反驳,转身从陈氏手中抢走了拐杖。
    顾青青连忙躲开,船舱内空间有限,见逃不过,顾青青干脆就躲到了一个女子身后。
    顾氏气呼呼地看着顾青青:“你给我过来!”
    “不要!”
    顾青青不傻,怒气头上的娘亲靠近不得。
    上次收到哥哥来信时,娘亲担惊受怕,自己说错了话,结果被打了一顿,很疼。
    顾氏生了气,转身退了回去。
    顾青青见母亲走开,连忙松开手,对转过身的姐姐连表歉意。
    张希婉盈盈笑了笑,见顾青青天真烂漫,想起刚上船时情景,便开口问:“你之前说的举人白糖,是什么?为何我从未听闻。”
    顾青青连忙拿出小木盒,打开来说:“姐姐,这可是我哥哥制出来的白糖,在这之前,世上并无白糖,只有黑糖与红糖,你尝尝,可甜了。”
    张希婉看着眼前的白糖,果与往日里见到的黑糖、红糖大不同,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这糖还能如此洁白?”
    “可不是,当初我也被惊住了。”
    顾青青笑着,目光中闪过当初的情景。
    张希婉接过少许白糖想要尝试,一旁的张和咳了声,问:“白糖就白糖,卖个货物,怎么还叫成了举人白糖?”
    顾青青看向张和,并不怯让:“白糖洁白,如做人一样清清白白,说举人并无不妥吧?何况,制这白糖的人,正是我的举人哥哥,不叫举人白糖叫什么?”
    “呃……”
    张和被怼,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回话。
    张希婉轻轻品尝了少许白糖,果是甜美,看向一旁的丫鬟小荷:“拿六十六文钱,咱也买个一斤。”
    “当真?”
    顾青青惊喜不已。
    张希婉莞尔道:“这糖如月白霜清,又比那红糖黑糖多些甜润,少了些苦,确实不错。”
    顾青青接过丫鬟递来的钱,一枚枚数着说:“是啊,我哥哥说了,这白糖生意日后应该做到各地,让所有人都知道在红糖、黑糖之外还有白糖。”
    张和冷着脸:“一介举人不好好修习课业,等待举荐为官,造福一方,却妄谈经商,经手铜臭,简直是自掉身份。”
    顾青青见不得别人说哥哥不好,着急起来:“我哥哥有大才,是一名知县,他可没经商,而是将这买卖交给了村民,让村民用这手艺吃饱饭,我哥哥让几十户人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呢。看你像是个读书人,你让多少人吃饱饭了?”
    “呃……”
    张和嘴巴动了动,竟是哑口无言。
    张希婉看着吃瘪的父亲,笑道:“父亲偏执了。”
    张和看向顾青青,长叹一口气,上前一步作揖:“是我莽撞无知,误会了你与你哥哥,能将这等发财的手艺交给村民,至少说明你哥哥为人端正,心怀百姓,这种人值得一交,不知你哥哥是?”
    “我哥哥叫顾正臣,我是顾青青。”
    顾青青见张和如此郑重行礼,有些慌乱,回了一礼后说。
    “顾正臣?!”
    张希婉震惊地看着顾青青。
    犹记得,一位郎君在墙壁之上题字。
    那一日,他在墙外行礼,说道:“在下顾正臣,适才有感而发,在这里留下文字,弄污了墙面……”
    冥冥之中,似乎是命运不可思议的安排,原以为只是惊鸿一瞥,擦肩而过再无消息。
    繁星月下,只呢喃一句“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曾憧憬过再遇到,然后问一问,他是不是英雄?
    只是,墙上的诗还在。而墙外的人,已不知去处。
    张和看向女儿,她震惊的神情似乎隐藏着什么,不由皱眉:“你听闻过此人?”
    张希婉连忙说:“没听过。”
    若是让父亲知道自己偷偷跑出去,日后想出个门就太难了。
    听小荷说,父亲一直都在找在白墙上题字之人,也不知道往日里大度的父亲缘何这次如此生气,似乎找不到此人讨个说法不算完。
    自己试着问过两次,每次父亲都是长吁短叹,似乎很是不甘。
    张和疑惑地看了看女儿,又看向一旁的丫鬟小荷,小荷忙低下头不敢说话。
    顾青青见张希婉容貌清秀,举止优雅,说话也好听,还帮着自己做成了第一笔生意,好感顿生,便拉着张希婉的手,耳语道:“不知姐姐可有意中人,我哥哥尚未婚配……”
    张希婉脸颊顿时绯红,埋怨地看了一眼纯真的顾青青,婚姻大事,岂容自己做主,问这种话,亏得是小声,否则惹别人笑话。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33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