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百九十二章 蒯明思:蒯祥的爷爷

第一百九十二章 蒯明思:蒯祥的爷爷

推荐阅读:逆天帝皇武道凌天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顾正臣的心思并没有瞒过李敏、黄肃等人的目光。
    唐俊等人也清楚远航贸易有利,只不过此时大环境不同于宋元时期,海上流寇与海贼多,远航贸易风险颇大,何况眼下朝廷最关注的是屯田、垦荒,从百姓手中取得的利益,可以满足朝廷基本所需,这也就导致皇帝不愿意也不愿意往大海上投入人力、物力与财力。
    顾正臣没有再劝说,这些官员都是人精,动辄就说皇帝不答应,皇帝不允许。
    终明一朝,朝廷就没禁止过官方贸易,朝贡贸易始终都在进行之中,哪怕是有段时间海路不畅通,那不是还有安南、暹罗等国从陆地上跑来。
    只不过这种朝贡贸易,是被动且单方面的。
    既然人家能向大明来朝贡,那大明为啥不能派遣官船前往南洋自主运点货物过来?老朱在当吴王的时候,不是没做过这样的买卖。
    风险?
    看看琉球国、占城国等等,每年都冒着掉海里喂鱼、被人打劫的双重风险跑大明来朝贡,从不间断,一年有时候还跑三四次,难道说他们不知道有风险?
    使臣可不是护身符,那些海贼们连大明都不畏惧,还畏惧这些小国?
    只是没办法,在没有说服老朱之前,一切努力都是徒然,哪怕是画再大的饼,这群老狐狸也不会轻易出面游说老朱。
    得,这条路走不通,还得另寻办法。
    顾正臣无奈,陪着一干大佬们逛遍匠作大院,黄肃还想去逛织造大院,结果被李敏一顿鄙视,那里都是妇人,一群男人去太不妥。
    不去也好。
    顾正臣省去不少麻烦,毕竟织造大院的分工协作最为精细、最为契合,而且一干设计、改造并未外传,这群人不去看,正好可以保证一段时间内的技术优势。
    将一干人安置在驿馆之中,顾正臣在房间中与李敏、黄肃等人说了许久的话,直至黄昏时,才走出房间,尚未走出驿馆,张培便上前一步站在了顾正臣身旁,警惕地看向从厢房旁走过来的人,手放在刀柄处。
    “蒯大匠。”
    顾正臣认出了对方。
    “顾知县。”
    蒯明思认真地行礼。
    顾正臣还礼后,左右看了看,见身旁并无其他人,便笑了笑说:“在这里等了多时吧,不知蒯大匠有何要事?”
    蒯明思伸手请道:“我有几件事不太明了,还想与顾知县商讨一二,不知可否?”
    “那是自然。”
    顾正臣随蒯明思至石桌旁坐了下来。
    蒯明思颇有些不好意思地挤出笑意,开口道:“我虽然识得几个字,但毕竟是个粗人,若言语冲撞了顾知县,还请多担待。”
    顾正臣摆手:“无妨,大匠有话直说便是。”
    蒯明思正了正神,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我自幼拜了邻里匠人为师,学了些匠作手艺,后因战乱迁至苏州香山,在田间耕作的同时,没少找匠人学习匠作技艺。三年前,一位老师傅告诉我,技艺十年辛劳得,心思一世难出巧。今日看了匠作大院,见顾知县出巧在其中,颇受震撼,如一个高明匠人,令人敬佩。故此,蒯某再次等待,求教心得。”
    顾正臣有些尴尬,自己哪里懂得什么匠作事,最多会用斧头和锯子,刨子都用不好,被人称作高明匠人着实有些惭愧。
    蒯明思直言:“这种分散组合的心思,对于大型工程营造是必不可少,但如此细分到一个小物件之中,却极少有人这样做,不知顾知县是如何想出来的?”
    顾正臣想了想,认真地回道:“说到底,还是成本问题。”
    “成本?”
    蒯明思有些疑惑。
    顾正臣点了点石桌:“正如之前所言,句容打造三大院的目的是改善百姓生活,而要做到这一点,只能保证利润足够多。而利润如何来,提升售卖定价并非长久之策,除了提价外,只能节省成本。”
    “就以打造货物推车来论,若一个匠人全部负责,其所需要的物质成本相当,但其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却显然会增加许多,独立打造一个货物推车,至少需要三日,这还需要匠人都会各种工艺。”
    “可若拆分开来,发挥匠人所长,善于刨木的刨木,善于打卯榫的打卯榫,善于标工尺的标工尺,善于刷漆的刷漆……什么都不擅长的还可以去处理木材,空暇时学习其他技艺。”
    “所有工序紧密对接,原本需一人三日做成的事,不需半日便可完工。而这便节省出了大量成本,当这些成本足够抵消增加匠人所带来的成本时,便是多出来的利润……”
    没办法讲解太多绩效、流水线等名词,只好揉碎了讲解运作原理。
    蒯明思听得很认真,时不时问上几句,两人相谈正欢时,驿馆外突然传出一阵急切的喊声,驿卒随即拿着一封信跑到驿馆,找人问过之后,又匆匆跑向蒯明思,见县尊也在,连忙行礼。
    “何事?”
    顾正臣问。
    驿卒将信拿出,快速地说:“门外来了一个家仆,传信给蒯大匠,说其长子蒯福能染了病……”
    “什么,我儿病了?”
    蒯明思顿时着急起来,接过信看去。
    顾正臣紧锁眉头,嘴角喃语:“蒯福能,蒯福能,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
    见蒯明思忧虑不已,顾正臣起身问:“怎么样?”
    蒯明思将手垂下,仰头看着天空,黯然神伤,痛苦不已,嘴角微微哆嗦:“孩子病了,大夫不给治。”
    “为何?”
    顾正臣心头火起,可当目光看到蒯明思打着补丁的衣裳时便明白过来。
    悬壶救世的大夫毕竟是少数,不少药铺与大夫都不愿意长期赊账,这虽然可以理解,但那毕竟是一条人命!
    “蒯福能!你说你儿子叫蒯福能?”
    顾正臣突然想到什么,喊了出来。
    蒯明思疑惑地看着顾正臣,虽没说话,但那意思很明显,我儿子这才三岁,你认识他?
    顾正臣感觉到自己有些失态,对蒯明思严肃地说:“放心吧,你儿子一定不会有事。”
    蒯明思依旧是疑惑。
    顾正臣问过驿卒,知那家仆还在外面,便侧身看向张培,正色道:“从现在起,老爷放你几日假,好好回金陵休息,跟着那家仆回去,明白我的意思吧?”
    张培有些错愕,老爷这是派自己去送钱?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33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