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二百二十四章 朱元璋的自省

第二百二十四章 朱元璋的自省

推荐阅读: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悍匪掠夺,掠天、掠地、掠众生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九龙抬棺张九阳林婉斩天刀我用花瓶通古今至尊战王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永恒武神苏阑音陆婉君

    朱元璋是个暴脾气,这一点顾正臣算是见识到了。
    伴君如伴虎,这对其他皇帝的臣子来说,通常是个提醒词,可放在老朱这里,简直是真实写照啊……
    顾正臣看了一眼朱标和马皇后,安心了许多,有这两个人在,至少老朱不会失控。81Zw.??m
    赵恂见状,只好继续数铜钱,然后放在顾正臣身前,说一句话,继续数铜钱,然后搁下:“这是第九日,二百五十六枚铜钱……”
    顾正臣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
    朱元璋目光里满是戏谑,朱标很是担忧,唯有马皇后看着越来越多的铜钱,似乎先明白过来。
    赵恂的动作越来越慢,这个家伙数学本事不太好,顾正臣只好开口:“第十三日,应给四千零九十六枚铜钱。”
    两箱子铜钱见底了,都不够。
    赵恂看向朱元璋,朱元璋阴沉着脸:“再去抬铜钱来!”
    宦官又抬过来四箱子铜钱,可刚结算完十三日的,到十四日时,竟直接空了三个箱子,轮到十五日时,竟又是不够。
    “再抬铜钱,抬个十箱子来!”
    朱元璋不信邪。
    朱标看着一箱箱铜钱搬过来,然后开始堆积,脸色终于变得凝重起来。
    马皇后脸色苍白,看清楚了问题背后的可怕之处。
    当算至十七日时,赵恂苦着脸看向朱元璋:“内库没铜钱了……”
    “那就让户部把铜钱搬过来!”
    朱元璋也看出了问题不对劲,但碍于面子,只好继续下去。
    户部尚书颜希哲、吕熙被惊动了,皇帝要大笔大笔的钱,连个用途都不讲,直接搬,这怎么行。
    颜希哲、吕熙见情况不对,连忙找中书丞相胡惟庸,胡惟庸也不明所以,看着两位紧张地尚书一头雾水:“皇帝为何要动用户部的钱?”
    吕熙苦涩不已:“内侍也没说清楚,只持腰牌,动用了内卫,正在搬运铜钱。胡相啊,眼下户部本就困难,若是被皇帝挪用他处,来年可就更难了……”
    颜希哲只觉得胸口堵得慌。
    朱元璋是个很强势的帝王,他对户部时常越线,不按规矩与流程办事。现在不经过尚书,甚至连招呼都没打一声直接就派人搬钱,简直是胡来啊。
    当户部尚书,着实憋屈。
    胡惟庸听闻搬运铜钱数量巨大,也着急起来:“我身为中书丞相,若不能劝陛下循规办事,是我的失职。”
    颜希哲、吕熙见胡惟庸匆匆赶往华盖殿求见,也就留在中书省等消息。
    朱元璋已经说不出话来了,手微微颤抖。
    眼前的一幕已经摧毁了朱元璋对事情的认知,原本微不足道,极不起眼的小数目,别说三十代,就是连二十代也能凑到!
    原本讥笑顾正臣的宦官、宫女们也傻眼了,这钱根本就数不过来,好像要几十万个铜钱了,哪怕是用箱子装,这坤宁宫也未必容得下啊。
    朱标张着嘴,惊愕的话都说不出来。
    最开始确实是一个铜钱,两个铜钱,四个铜钱,这都是极不显眼,微不足道的数目,可怎么转眼之间,就成了几十万,按照这个态势,到三十日,岂不是要几百万铜钱了?
    这就是把户部里所有的铜钱都弄过来,也不够用啊。
    马皇后目光扫过一个个箱子,深深吸了一口气,抓起朱元璋的手,轻轻说了句:“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朱元璋感觉到自己的手心冒了汗,看向还跪着的顾正臣,语气变得柔和:“起来说话吧。”
    顾正臣起身。
    朱元璋挥手,让内侍将搬来的钱退回户部,然后坐在桌案后,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然后看向顾正臣:“第三十日,是多少,你算出来过吧?”
    顾正臣借来纸笔,计算了一番,然后说:“第三十日,是五万万三千六百八十七万余,加上之前数目,总数超出了十万万。”
    朱元璋闭上眼,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十万万,十个亿!
    一个就相当于一百顷,哪怕是将大明所有土地都开垦了,怕也弄不到十亿个一百顷田地!按照户部估算,大明现如今的田亩数量,不过三百万顷!
    若当真如此赏赐下去,那大明所有的田地都将集中在皇室宗亲里面,这个过程很可能比顾正臣计算的要快得多。
    毕竟顾正臣计算是从一开始翻倍,可如今呢,自己的儿子已经十几个了,等儿子都成家有了孩子,孙子辈的数量相对儿子辈翻了何止是一倍!
    朕关怀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田亩,错了吗?
    不,朕没有错!
    错的是给予的方式,是给予的数量,还有,享受给予人的数量!
    顾正臣通过这件事告诉了自己,哪怕是再细微的数字,若不控制倍数,都将造成灾难。
    看来,自己需要认真思量藩王的田亩,赏赐,未来俸禄问题了!
    朝廷是朝廷,藩王是藩王,宗亲是宗亲,不可能宗亲手中握着的田亩、人口比朝廷还多,那样必然会起祸乱!
    不是藩镇割据,就是造反,没有其他可能。
    朕要的是江山万年,传承不朽,可不想大明王朝二十世、三十世亡!
    现在还来得及!
    朱元璋想了很多,睁开双眼,思绪缓缓退去,看向顾正臣:“朕倒是鲁莽了,你是对的,日后你上书,朕会三思而后行。菜上齐了吧,赵恂,去拿两坛酒来。”
    赵恂见皇帝心情不错,连忙差人去准备。
    朱元璋看向朱标,笑道:“你要记住,日后多与顾先生多亲近,他之想法虽是诡谲难测,却极是实用,振聋发聩,令人深省。”
    朱标肃然:“儿臣谨记于心。”
    马皇后见此,招呼几人落座,含着笑意说:“总听他们说你有智慧,今日总算见到了。你解决了大明江山的一个隐患,陛下今日高兴,你们可要多喝几杯。”
    顾正臣揉了揉有些酸涩的腿,对马皇后感谢道:“幸是皇后送来蒲团,要不然这双腿可要遭殃了。”
    朱元璋看着抱怨的顾正臣,随口道:“莫要抱怨了,今日你解了朕一个心结,正如皇后所言,你除掉了一个威胁大明江山的隐患,说吧,想要什么,朕赏赐给你便是。”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33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