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场面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场面

推荐阅读: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悍匪掠夺,掠天、掠地、掠众生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九龙抬棺张九阳林婉斩天刀我用花瓶通古今至尊战王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永恒武神苏阑音陆婉君

    接下来的日子,顾正臣清闲许多,不是教导沐英、沐晟,便是去白糖店铺,朱标闲着没事偶尔也会到沐府别院蹭课。
    时间转眼至二十六日,天未亮,五戎就带一干人将沐府别院洒扫干净。
    顾母安排人去街市买来新鲜的大葱、芹菜、少许朱砂等物,胡大山与顾青青在正房里忙着摆设,为显重视,胡大山特意将自己珍藏的两套文房四宝拿了出来。
    天刚亮。
    沐英便踩着轻快的步子到了,见到顾正臣哈哈大笑着拱手:“顾先生,那两个小子呢,今日拜师还敢晚起不成?”
    顾正臣看着儒生打扮的沐英,指了指后院:“他们正在练武,我说沐兄,不过就是拜个师,不至于这么认真吧?”
    沐英一瞪眼,肃然道:“你懂什么,拜师乃是人之大事。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若我哪日战死沙场,这两个小子就是你的儿子,敢不照料好,做鬼也不饶你!”
    顾正臣郁闷:“哪里有拜师当日说这些胡话的,放心吧,你未来是要封侯的人,沙场之上的敌人可留不住你,倒是你如此威胁,让我很想后悔啊……”
    沐英爽朗笑道:“刀都架在脖子上了,哪里有你后悔的余地。走吧,咱们去门口候着。”
    “候谁?”
    顾正臣愣了下。
    沐英有些不满:“我的儿子拜师学艺,怎么也要来一些人观礼吧?”
    顾正臣低估了沐英对拜师的重视,也低估了古代人对拜师的重视。
    两人刚到门口,三辆马车缓缓走来。
    看看马车上镶嵌的黄铜就知道是宫里皇族的,帘子一挑,朱标笑呵呵走了出来,顾正臣与沐英连忙上前行礼。
    朱标也没多说话,带两人至了第二个马车旁。
    宦官搁下车梯,帘子动,宋濂一脸笑意地走了出来。
    “宋师!”
    顾正臣有些惊讶,这大冬天一早他怎么来了。
    沐英感动地看了一眼朱标,不用说,以自己的身份绝对请不来宋濂,定是朱标请来的。宋濂这种大儒能观礼,对沐春、沐晟而言际遇难得。
    “多谢宋师!”
    沐英深揖一礼。
    宋濂笑呵呵地搀起沐英,微微点头:“沐春、沐晟都是聪慧之人,顾先生虽是年轻,却也是才华横溢,奇思洞察,贯通古今,他们能拜顾先生为师,这是一桩幸事,十年之后,说不得会是一桩美谈,老朽今日不请自来,想站一旁观礼,还请沐都督同知应允。”
    沐英自是连连答应。
    东宫宦官将另一个马车里的贺礼搬了出来,不外乎是文房四宝。
    顾正臣刚想说风大,希望太子与宋濂进府,便听到哒哒的马蹄声,瘦弱的马拉着不大的车,一个老仆拉动缰绳,待马车停稳之后,老仆搀扶着一位老者走了出来。
    “诚意伯?”
    沐英惊呼出来,有些不解地看向朱标。
    朱标微微摇头,示意这不是自己邀请的。
    顾正臣在惊讶之余,推了下沐英,两人迎上前行礼。
    刘基呵呵笑了笑,搓了搓冰冷的手:“句容时见顾先生意气风发,谈笑之间皆是学问。前两日听闻顾先生要收弟子,昨夜想了半宿,还是厚着脸前来观礼,沐都督同知不会见怪吧?”
    “诚意伯亲至,是蓬荜生辉事,怎会见怪。”
    沐英虽然不知道刘基为何而来,但还是欢迎。
    刘基接过老仆递过来的卷轴,递给沐英:“没什么贺礼,写了四个字送给两个孩子。”
    沐英接过展开,迎面是遒劲有力的四个大字:
    山高水长!
    顾正臣凝眸,不得不说,身为“明初诗文三大家”的刘基在字上的造诣极高,就这四个字,也算是墨宝了。
    山高水长并非离别之词,而是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流水一样永远存在,又比喻恩德深厚,如“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送给两个孩子却也合适。
    沐英谢过之后,邀请刘基入府。
    街道之上,一个戴着蓑笠之人,乘着小毛驴缓缓走来,至近前看了看,翻身下来,牵着毛驴呵呵行礼:“殿下,诚意伯,宋师都在啊,呵呵。”
    “吴尚书!”
    宋濂、刘基拱手。
    顾正臣微微皱眉,看向沐英。
    沐英一摊手,自己和吴琳认识,但远谈不上熟络,他是吏部尚书,自己是大都督府官员,走不到一块去。
    吴琳寒暄几句,走向顾正臣与沐英,下巴微微上扬一下,目光看向门口处:“顾知县,这就是你要收的两个弟子吧。”
    顾正臣、沐英回身看去,这才发现沐春、沐晟穿着青衿之服走了出来,沐英连忙带两个孩子一一行礼,至吴琳面前时,吴琳从毛驴上取出一个包裹,打开来是两册书——《大学》、《论语》,然后递给顾正臣:“这两册书出自问津学院,是当年恩师抄传给我,随我已数十年,今日送你,愿你能教出良徒,也愿这两个弟子,可以护佑江山。”
    “问津学院,如此贵重之物……”
    顾正臣有些震惊,连忙推辞。
    沐晟好奇地问:“什么问津学院?”
    沐英有些感动。
    顾正臣肃然。
    问津学院可了不得,“问津”二字出自“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该书院始建于西汉年间,唐代杜牧,宋代孟珙、朱熹,元代龙仁夫、吴澄等等都曾在该书院讲学,尤其是朱熹晚年一直留在问津书院,让其名声大噪。
    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后来有一个人会将问津书院打造为“哲思”中心,那个人就是王阳明。问津书院,则是“陆王心学”的一大道场。
    这个书院的东西,本身就有着浓郁的教化意义。
    吴琳送了礼,笑着摆了摆手,翻身上了毛驴,不顾沐英的挽留,拍打着毛驴晃荡着离开。
    顾正臣见街道上没了马车,便与众人一起进入府中,可还没等说两句话,顾诚便匆匆走了进来,刚想说话,张焕已踏步进入了房间。www.八壹zw.??m
    好嘛,皇帝的近卫都到了,不用说,老朱也来了。
    众人行礼。
    朱元璋走了进来,声音洪亮:“沐春、沐晟算是朕的孙辈,今日拜师,朕怎能不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33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