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增产的关键:解决肥料

第二百六十五章 增产的关键:解决肥料

推荐阅读:官途:权力巅峰阴脉先生摄政王一身反骨,求娶侯门主母逆天帝皇武道凌天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

    春雨淅沥,如幽怨哀伤的哭诉。
    坐在县衙二堂,顾正臣询问县衙官吏,他们对于如何提升亩产并没有什么可用意见,又招来耆老问话,也不过深耕细作,除草浇灌,最后加了一句听天由命。
    顾正臣苦涩不已,思考如何提升水稻产量。
    后世的生产经验许多是可以拿来使用的,比如选择优质种子,对于百姓而言,许多人家也知道好种子会带来好产量,可无奈家中好种子不够多,只能用瘦种子补充。
    句容官府粮仓里有不少粮食,通过筛子可以选出粮种,可以等重与百姓交换。
    种子的处理也是个问题,现在没有农药,虽说一些典籍中记载使用砒霜作为农药拌粮种,可这是山西的法子,拿到句容来,百姓未必认可,万一大量进购砒霜,老朱会不会多想,百姓若吃了砒霜种子发出来的粮食拉肚子,自己岂不是成罪人了?
    肥料!
    这是个大问题,想要亩产上得去,肥料是关键。只不过现如今还没有磷肥、尿素之类的玩意,化工厂是找不到的,看来也只能选择沤肥了。
    “沤肥,你们总知道吧?”
    顾正臣问骆韶、周茂、杨亮,目光又看向张耆老、刘耆老、葛耆老等人。
    葛耆老动了动拐杖,连连点头:“沤肥,咱知道。”
    所谓沤肥,指的是经过沤制、发酵、腐熟后的肥料,最典型的莫过于粪肥。
    沤肥出现于南宋,最早见于陈旉的《农书》。
    不过南宋命不长,这一套技术也没发扬光大,在元代时期,沤制技术开始出现:“为圃之家于厨栈下深阔,凿—池,细瓷使不渗泄。每春米则聚聋簸谷壳及腐草败叶汉渍其中,以收涤器肥水与渗漉泪淀,汉久自腐烂。一岁三四次,出以粪芋,因以肥桑,愈久愈茂……”
    元朝有的东西,大明可就继承了。
    顾正臣笑了:“那就给田地施沤肥,多上点沤肥,土地肥沃,亩产不也会增加。”
    葛耆老面露难色,看向张耆老。
    张耆老虽然有些为难,可依旧还是对顾正臣说:“县太爷,这沤肥咱百姓家确实有用,每家每户都挖了粪坑,只不过粪肥的数量有限,用一亩地都不够,家里可是有七八亩地……”
    顾正臣略一沉思,认真地说:“若是肥料不够,就想办法增加肥料!”
    一干耆老目瞪口呆。
    刘耆老喉结动了动,枯瘦的脸显得难看起来,颤颤巍巍地说:“这,这肥料怎么增加,一家五口,他,他就是再努力,也弄不出来八亩地的肥啊。”
    葛耆老、张耆老连连点头。
    县太爷,你可不能为了增加肥料,让所有老头子天天蹲坑去,这就是把腿蹲麻了,该是多少还是多少啊……
    顾正臣郁闷不已,看着这一群误会自己的老头子,解释道:“沤肥并非只有粪肥,还有绿肥。”
    “呃,何为绿肥?”
    周茂疑惑地问。
    顾正臣笑了笑,说:“庄稼成长,汲取土壤中的营养。粪肥之中有庄稼需要的营养,可像是杂草、树叶、鲜嫩灌木、甚至是水戎芦、水浮莲和绿萍等,都可以制成绿肥用于肥田。”
    “当真?”
    骆韶、周茂等人惊喜起来。
    要知道句容山多水多,草木也多,若是杂草、树叶等也可以化作肥料,那对句容来说将是一件利民大事。
    顾正臣重重点头:“确实可以,不仅如此,本官还打算在句容建一座大型的豆油作坊。”
    “豆油作坊?”
    骆韶很是不理解,葛耆老开口问:“县太爷,建豆油作坊作甚,那个乡里没有小作坊,大家都不缺这点油水。”
    顾正臣指了指金陵方向,平静地说:“句容百姓是不缺,可金陵人口众多,打出来豆油并不愁卖。当然,本官之所以要这样做,并非完全冲着豆油而去,为的依旧是肥料。”
    “这豆油和肥料有何关系?”
    张耆老一头雾水。
    顾正臣起身,端起茶壶,亲自给张耆老添了茶水:“张耆老,大豆榨取豆油之后,还有豆渣、油渣,豆渣可以制成豆饼,这豆饼可是好肥料,一块这么大的豆饼可以肥一亩田。”
    张耆老看着顾正臣比划着,似是月盘大小,兴奋地抓着顾正臣手:“果是如此?”
    顾正臣含笑,拍着张耆老枯瘦的手:“本官不欺人。”
    “那就做吧。”
    张耆老支持顾正臣。
    刘耆老、葛耆老也跟着表态。
    葛耆老拐杖敲着地面当当响:“县太爷,若当真可以解决肥料问题,说不得今年句容可丰收啊。”
    顾正臣笑道:“丰收时,便请大家都来贺。”
    “一定,一定。”
    葛耆老等告辞。
    顾正臣安排人送到家中,然后盘算绿肥、豆料肥之事。
    豆饼作为肥料广泛使用是在明代后期,自己可以将它提至大明初期。
    大豆是不缺的,连曹植都知道“煮豆燃豆萁”,何况还有卖豆腐的,原材料问题好解决,大量收购也方便,不存在材料问题。
    唯一要解决的便是效率问题,总依靠人工推磨或压榨,这效率着实太低了一些,使用水车吧,可句容的河流除了夏秋时流淌,平日里跟湖泊差不多平静,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流动,水车暂时是用不上了。
    不管了,肥料问题必须解决。
    考虑到依靠百姓自主解决绿肥问题并不现实,顾正臣大笔一挥,一张告示贴了出去。
    枯草、枯叶成了有价码的东西,一百斤四文钱。
    紫云英、苕子、豌豆等秸秆连带根部,县衙也收,一百斤八文钱。
    此外还有鼠茅草、山毛豆、木豆、银合欢、水花生、水戎芦、水浮莲与绿萍等等,也都按百斤给价。
    一百斤四文、八文已经算是高价了,要知道现如今一担柴百斤重,也不过价值四十文,可砍柴需要多少气力,多累,除草,整枯叶,弄秧子,这才耗多少力气,再说了,孩子砍不了柴,帮衬不了,可孩子能割草啊……
    张希婉看着疲惫归来的顾正臣,眼神冒着小星星,端着茶碗问:“妾身去过裁缝、织造大院,听说不少东西是夫君改进的,夫君一个读书人,怎么连织造器具都如此了解?”
    顾正臣接过茶碗,笑道:“怎么,崇拜夫君了?”
    张希婉点着小脑袋,脸上泛着红光:“孙娘、伍氏、张氏,还有好多人,都夸赞夫君了不得。妾身看过了,那些改造巧夺天工,还有流水线设计,好怪的词,也是出自夫君之口对吧,夫君怎会懂得如此之多?”
    顾正臣喝了一口茶,将茶碗搁下,坐在椅子上:“懂得多,只是因为看得多,许多改造都是出自先辈典籍与经验,有些更是先辈成果,只不过没有落到实处罢了。”www.81zw.??m
    张希婉背过双手,俯身看着顾正臣:“那灵敏的推车、巧妙的双层床、一环接一环紧密的安排,还有那可容纳不少物件的背包,也是来自书中?夫君可不要欺妾身读书少,这些东西,书中可不曾有过,前朝也不曾有过。”
    顾正臣一把将张希婉带至怀里,伸出手指点了下张希婉的眉心:“怎么,这个时候想起打探夫君的秘密了?”
    张希婉挣脱不得,温润的红唇微微嘟了下:“妾身只是好奇。”
    顾正臣看着张希婉深情且美丽的秋水眸,有那么一瞬间真想告诉她原因,可话至嘴边,理性战胜了感性:“你好奇,那就多好奇几年吧,待时机成熟时,夫君自然会告诉你。”
    张希婉嗔怪:“怎样才算时机成熟?”
    顾正臣扶起张希婉,活动了下酸涩的肩膀:“有些事,不知道反而更好。”
    张希婉绕至顾正臣身后,轻轻揉捏着顾正臣的肩膀:“你是我的夫君,你若不想说,妾身不问。只是若是有朝一日,夫君觉得时机成熟了,还请告诉希婉。”
    顾正臣闭上眼,低声说:“好,我答应你。”
    张希婉笑弯了眼睛,转而说:“今日妾身去问过那些卫所出来的妇人,她们之中多愿意去裁缝、织造大院做事,两个大院正在安置双层床,用不了两日,便可让她们搬进去,只是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
    顾正臣询问。
    张希婉收敛了笑意,低头在顾正臣耳边说:“她们是寡妇,但不应该一辈子都是寡妇吧,夫君是不是帮她们一把,让她们好歹有个家,也好早日重新开始。妇人拖着孩子,想活下去很难。”
    顾正臣揉了揉眉心,叹息道:“夫君倒是将这一茬忘记了,只是她们拖家带口,且数量又多,这事有些难办啊。”
    张希婉低声说:“兴许,这件事也好办。”
    顾正臣侧过头看向张希婉,自己都感觉棘手的问题,难道说她有办法?
    “句容卫。”
    张希婉低声说。
    顾正臣一拍大腿,怎么把这群人给忘了。
    大明开国初期的卫所和中后期的卫所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开国初期的卫所寡妇多,光棍也不少。
    寡妇多是因为军士死得多,光棍多是因为常年打仗,还没来得及娶媳妇……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34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