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二百九十三章 朱标:暂缓营造中都

第二百九十三章 朱标:暂缓营造中都

推荐阅读:御天武帝综武:老子天下第一试婚丫鬟天剑神帝无限吞噬乡野小村医综武,开局崩坏师娘宁中则万倍返还:徒弟筑基我直接成仙活人禁忌2万古第一剑

    句容的旱情初显端倪。
    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会下一场大雨,这个时候谁也靠不住,估计把刘基拉过来预报下天气,也是不靠谱的。
    骆韶、周茂、杨亮等人着急不已,若是三月里不下雨,将会影响稻种,继而影响百姓收成,朝廷税赋。
    顾正臣摊开舆图,审视着句容河道与湖泊分布图。
    实事求是地说,句容整体水资源并不缺,大小河道有五十多条,大小湖泊八十余座。
    句容河流属秦淮河水系、太湖水系和长江水系,只要这三大水系不同时出问题,句容旱灾不会发展到渴死人的地步。
    但问题是,句容河道、湖泊的形成,大部分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只有寥寥三条水道是人工开挖、取直、引流过的。而垦荒耕种的农田,又多数集中在自然河道两岸。如今这些河道水流量下降,沿河两岸的大量农田无法灌溉。
    种水稻,没水怎么可能有收成?
    “县尊,我们设法坛求雨吧。”
    周茂提议。
    顾正臣皱了皱眉头,看向骆韶、杨亮,两人都没反对。
    不下雨是老天爷的问题,求雨,是求老天爷给个面子。但问题是,顾正臣和老天爷扯不上关系,要求雨也是老朱去求,自己求算什么事?
    顾正臣没有看周茂等人,手指在舆图上比划着:“天不下雨,是气候出了问题。去年秋收延后,就预兆了今年会出现灾情。”
    四季如同转动的齿轮,若是这里啮合时出了问题,那紧接着就需要借令一个啮合点的问题来作修复与调整。
    不咯嘣几声,无法让齿带完全卡到齿轮之中。
    顾正臣指了指舆图,吩咐道:“派衙役查看赤山湖、葛仙湖、仑山湖、茅山湖、北山湖,另外探查这些湖相连的河流水深、水宽。句容罕有大旱年景,只要熬过了三四月份,旱情必会好转。”
    骆韶想了想几座湖泊的位置,眯着眼问:“县尊该不会是想调水吧?”
    “没错!”
    顾正臣打了个响指,坚定地说:“百姓缺水,那就调水来。”
    周茂苦涩地摇了摇头:“这不太可能,调水是不可行之事。就以这赤山湖来论,其位于句容县城西南三十里外,路程较远并不是问题,问题是赤山湖归属秦淮河水系,其湖水向西而行,西面是金陵方向,而句容在赤山湖以东北方向,地势偏高,水流根本过不来。”
    顾正臣摆了摆手:“人往高处走,水也能往高处走。百姓尤知用水车提水,何故你这主簿不知?”
    “水车?”
    周茂无奈地说:“几个水车,恐怕解不了句容农田旱情。”
    顾正臣指了指舆图,严肃地说:“所以,多看几座湖,十座水车不够,那就修二十座水车,二十不够,那就五十。本官只管调水,不耽误百姓种下水稻,至于其他,需要你们来负责。水车方面,交给匠作大院的匠人去做,他们熟悉得很。”
    骆韶、周茂等人见状,只好点头答应。
    不得不说,如此耍赖式堆积的方案,确实可以解决问题,但这要做的成本可不是小数目,打造水车需要钱粮,挖掘适合水车安装的坑位需要钱粮,照管水车还需要钱粮……
    顾正臣并不介意,这些钱粮花的是县衙的,可保住的钱粮是句容百姓的。再说了,句容三大院赚了一些钱,拿出来做点事亏不到哪里去。
    皇宫,东华门。
    带刀舍人周宗警惕地看着周围,宦官上前,搁好轿凳,拉开帘子。
    太子朱标、太子妃常氏先后下了马车。
    太子妃看着眼前的皇宫,侧身对朱标莞尔:“这一次远行,妾身很是开心。只怕回到宫里,又不知多少年可出宫。”
    话里虽有些落寞,但情绪并没有低落。
    朱标含笑看着太子妃,心情舒畅:“想再出宫也简单。”
    “哦,计将安出?”
    太子妃渴望地看着朱标。
    朱标笑道:“咱们这次出行,靠的是顾先生所请。下次他立了功,让他再请我们出行一趟便是了。”
    太子妃见朱标如此,不禁掩嘴笑:“那顾先生请我们去句容,陛下也应下了,你倒好,带着妾身去了凤阳。这次失约,不会是你算计着下次履约吧?”
    朱标爽朗地笑了出来,豪情不已地踏入皇宫:“他说句容茅山风景不错,咱们尚未去过,自然要二次邀请。待你烦闷时,孤带你去。”www.八壹zw.??m
    太子妃跟在一旁,忍俊不禁:“你这是欺负他。”
    朱标不以为然:“现在不欺负,日后怕是不好欺负了。你也知道,顾先生已经升任了句容卫指挥佥事,父皇对他器重有加,连他格外厚恤阵亡将士的事都给压了下去。怕用不了几年,他会成为朝中重臣,到那时,孤也不好下手了……”
    太子妃心有余悸:“妾身倒是觉得陛下让沐英去句容惩他是对的,他毕竟是文官,听沐英说,他连剑招都走不了第二套,五戎都不愿教他习武,若在搏杀之中真出点意外,岂不是大明的损失。”
    朱标想起收到文书时的心情,确实很是害怕。
    顾正臣有才情,有能力,懂自己,他已经算不得纯粹的僚属与臣子,更像是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
    朱标回望二十年,身边没一个像顾正臣那样不卑不亢、谈笑由心、不顾忌自己身份,知道自己是太子还敢喊直呼大郎来大郎去的家伙。
    这种感觉很奇特,似乎是一直俯身看人,孤独时,悲伤时,那些人都在下面,距离自己很远,伸手都够不着。
    突然之间,顾正臣出现了,他就站在自己身旁,似乎两个人没有了身份的高低,没有皇室与臣子的界限,如朋友,陪伴左右。
    朱标很喜欢这种感觉,所以当军报传到自己手中,看到顾正臣差点被海寇所杀时,几乎要停了春游折回金陵。
    “殿下,太子妃,陛下在坤宁宫有请。”
    南世卿走过来通报。
    朱标微微点头,对太子妃说:“正好,我们有段时日没请安了,一起去吧。”
    坤宁宫。
    马皇后看着踱步的朱元璋,倒了一杯茶水:“他们已经到了金陵,想来用不了多久便会过来,往日不见你如此,今日这是怎了?”
    朱元璋止住脚步,颇是不满:“哼,这个臭小子,一出去就是二十日,写个请安的文书都不勤快,他眼里可还有我这个父皇?”
    马皇后端着茶碗,走向朱元璋:“这可就是冤枉太子了,他早一封请安文书,晚一封报安文书,还不够勤快?你这个当父亲的也是,既然准了他们出行,何必又日日挂牵,有东宫侍卫护着,总出不了什么事。”
    朱元璋刚想说话,就听到门外传出动静,没多时,朱标、常氏便走了进来,行礼问安。
    “起来吧。”
    马皇后见朱元璋不说话,便将两人搀了起来,拉着太子妃的手,对朱元璋与朱标说:“你们父子好好叙叙旧,妾身带太子妃走走。”
    朱标见马皇后使了个眼色,上前对朱元璋说:“父皇,儿臣出行在外,无一日不挂牵父皇、母后与诸弟妹。只因察访民情在外,无法日日叩请圣安,还请父皇宽谅。”
    朱元璋坐着,见朱标好好地回来,松了一口气:“察访民情?如此说来,并不是游山玩水?”
    朱标正色道:“儿臣心忧百姓,怎有心思寄情山水。父皇,儿臣有本奏!”
    朱元璋对朱标的态度很是满意,问:“说吧。”
    朱标从袖子里拿出一份文书,郑重地递了过去:“儿臣奏请父皇,能暂缓营造中都!”
    “什么?”
    朱元璋脸色一寒。
    以中都为国都,这是朱元璋亲自敲定的事,刘基反对过,群臣之中反对者也多,可朱元璋以权势压倒了反对声,拍板营造中都!
    现如今中都营造即将进入尾声,事实上,中都内皇宫已经修建完成,只剩下精雕细琢与内部布置,虽说外城还没建好,但正在有条不紊推进。
    为了确保中都可以成为大明国都,朱元璋不仅将大批江南百姓移往凤阳,还在山西等地抽调了一批百姓迁移凤阳,更是以拱卫中都为名,调卫所军士前往句容,而这些军士都是携家带口一同前往,平日里是需要垦荒种地的。
    最近调卫所军士前往句容,还是上个月的事。
    朱元璋甚至已经在安排如何迁都,就差命钦天监选一个好日子搬家了。
    可现如今,儿子去了一趟凤阳,回来竟然告诉自己说,暂缓营造中都?
    暂缓!
    朱元璋看向朱标,接过文书,冷着脸:“你应该清楚,暂缓一日,朝廷的压力就大一分。为了中都早日竣工,朕可是举全国之力,倾力而为!九万匠人,七万军士,三十余万民夫,你让朕如何暂缓?”
    朱标低下头,深深吸了一口气,将无畏的目光投向朱元璋:“父皇,儿臣以为,不妨将这些匠人抽调至金陵,扩建金陵城,至于那里的军士与民夫,就放他们——活着吧。”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34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