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三百零二章 被诅咒的中都

第三百零二章 被诅咒的中都

推荐阅读: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离婚后,霸总亲手撕了我的马甲

    威严的皇宫,涌动着一股子阴森气息。
    李善长见朱元璋脸色不对劲,连忙上前询问:“陛下,可有何不妥?”
    朱元璋坐了下来,眯着眼看着大殿之内,耳边依旧传出刀兵交锋的声音,眯着眼看向房梁处,沉声道:“何人在作怪?”
    郑泊见状,对张焕使了个眼色。
    张焕了然,站在一根粗大的柱子之下,如一只灵敏的猫,攀登而上,至房梁处扫视着周围,房梁之上,并无任何人影。
    郑泊在下面警戒,也不见任何异动。
    朱元璋凝眸,看向李善长:“你可听到了什么异响?”
    李善长微微摇头:“陛下,臣并没听到异响。”
    朱元璋见张焕、郑泊也没发现情况,靠在椅子上,眯着眼看了看房梁,兵器交锋的声音小了许多,沉声道:“韩国公,这大殿之中有蹊跷啊,你可有什么事瞒着朕?”
    李善长不知道突然到来中都的朱元璋到底知道什么,听到过什么,但很清楚,朱元璋这个人的气度并不大,尤其是不喜欢被人欺瞒、欺骗与背叛。
    “陛下!”
    李善长面色凝重起来,肃然行礼道:“臣倒是听闻过一些事,只不过是传闻,不可信罢了。”
    朱元璋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讲!”
    李善长感觉到一股压力,低下头道:“传闻,匠人不甘役使,在修建中都奉天殿时,留下了压镇之术。臣曾与中立行大都督府彻查此事,逮捕与询问过参与奉天殿的匠人,皆说并无此事。然谣传却在中都流传开来……”
    “并无此事?”
    朱元璋阴沉着脸。
    李善长连忙说:“陛下,中都奉天殿乃是未来主政天下之地,我等不敢有半点疏忽,里里外外,盘查数次,皆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物。殿内一应细节,皆是依图纸而作,没有半点添减,更无诅咒符号,压镇恶法。”
    中都奉天殿是何等重要,可以说是未来大明王朝的政务中心,作为监工头子的李善长自然不敢马虎。若坐实存在压镇之术,那自己也会因监工不力被惩罚。
    朱元璋耳边再次传来了兵器的交鸣声,仔细听听,似乎更像是铁锤敲打在铁钎之上的声音,似是匠作铁器的碰触声。
    若无压镇诅咒,怎会有如此怪异声响?
    “丁玉,此事到底如何?”
    朱元璋看向丁玉。
    丁玉急忙行礼,直言道:“陛下,压镇之事臣也有所听闻,但如韩国公所言,这奉天殿内并无如此之事,想来匠人畏死,也不敢下此诅咒之事。”
    朱元璋起身,厉声喊道:“不敢?呵,他们被役使连命都快没了,还有什么不敢?朕看,他们不仅敢,还做了!来人,将参建奉天殿的匠人全都给朕抓起来,一一审问!另外,中都营造暂缓,匠人、百姓就地安置妥当,发给一个月口粮!”
    “啊?”
    李善长毫无防备,惊讶不已。
    几十万人参与的工程,说暂缓就暂缓,这损失将是何等巨大?
    “陛下,不能停啊!”
    李善长连忙劝说。
    如此规模的大型工程,如此庞大的人力,停工一日,都是极大的损失,何况老朱连什么时候复工都没说。
    让给匠人、百姓一个月口粮,这是想干嘛,他难道不知道,给了这一个月口粮,中都就没多少存粮了?
    再说了,眼下中都工程已完工近七成,只要再给个一年半,中都完工可期!百尺竿头,正是需要铆足劲的时候,怎么能松懈,怎么能暂缓?
    李善长连连劝说。
    朱元璋打断了李善长:“韩国公,领旨办事!”
    李善长见朱元璋打定主意,无奈地答应下来:“臣领旨。”
    朱元璋挥退众人,坐在龙椅之上,看着空荡荡的大殿,目光盯着房梁,嘴角微微动了动。
    震惊中都的消息传出。
    多达五千匠人被抓!
    正在人心惶惶时,暂缓营造中都的消息传出,随后是安抚人心的粮食被搬运出来,无论是匠人还是百姓,亦或是参与建城的军士,都领到了一个月的口粮,然后回到了各自临时居所,等待着下一步的安排。
    朱元璋坐镇中都皇宫之内,不断召集官员询问各类事宜,并发出旨意,要求在金陵诸地加大调粮力度,纾困凤阳百姓。
    李善长忧愁不已,站在殿外来回踱步,对朱辅、丁玉说:“陛下此番前来,到底是何心思?”
    丁玉板着脸:“陛下心思谁敢揣测。”
    朱辅也不敢正面回话,只劝道:“韩国公,既然陛下下了决断,便暂且如此吧。要我说,现在暂缓一段时日也不见得是坏事,眼下中都内外怨气很重,给人喘口气也好。”
    “你懂什么!”
    李善长怒斥一声,脸色很是难看:“在这种情况下,就得一鼓作气,若是拖延日久,反而不利大局。更令人担忧的,还是陛下的态度,你们说,陛下该不会是想放弃迁都吧?”
    丁玉眉头一皱。
    朱辅难以相信,错愕不已,连忙说:“这应该不太可能吧。”
    暂缓与放弃是两码事,眼下中都皇城可都是建好了的,只剩下外围城墙等没有建造完成,耗时多年,耗财无数,动员百姓百万巨,怎么可能说放弃?
    李善长想不明白老朱到底怎么想的,若是放弃迁都,那淮西党派可就亏大了,在这几年中,多少淮西勋贵都在凤阳置地置办家产,虽说凤阳很多地方穷困,干旱的不行,但也并非没有沃土之地,比如河流两岸。
    眼下绝大部分好的田地,城中好的地段,都被淮西勋贵瓜分了个七七八八,若老朱突然放弃迁都,这耗费巨大的不动产,岂不是瞬间没了价值?
    一干侯爷,总不能手握中都的房子,人却在金陵待一辈子吧?
    李善长也一样,一干灰色收入大部都压在了中都,何况作为监工,预留一些好的地段,还是做得到的,而这可全都是财产,迁都之后,这里将会寸土寸金,日后子孙后代也不愁吃不愁穿了。
    朱元璋并没有停罢中都营造的意思,至少现在还没有。
    对于匠人是否使用了压镇之术,朱元璋似乎也没太在意,只是命人审问,却没有主动过问过结果,也没有催促。
    当朱元璋收到金陵抓获海寇余党的消息之后,安排李善长、丁玉总理中都事宜,然后在凭吊家人之后便离开了中都,留下了一头雾水的李善长、丁玉等人。
    凤阳距离金陵算不得远,四百多里路程,朱元璋没有急着返回金陵,在滁州停留了几日,询问了马政之后,才回到金陵。
    而在此时,暂缓营造中都的消息已在百官之中传开,费聚、唐胜宗等人在朱元璋回到宫里之后立即入宫求见,打探口风。
    诚意伯府。
    刘基坐在树下,手中握着一卷《字海注解》,认真地翻看着。
    刘璟端着茶碗走了过来,在刘基身旁低声说:“陛下回京了。”
    “也该回来了。”
    刘基淡然的回答。
    刘璟垂手,问出了心中疑惑:“父亲,你说陛下到底安的什么心思,若停罢中都,直接停罢,遣散百姓与匠人便是,若不停罢,又缘何暂缓营造,空耗财孥?”
    刘基将书放在腿上,端起茶碗:“陛下什么心思,呵呵,恐怕陛下还没拿定心思吧,兹事体大,免不了左右权衡。”
    刘璟担忧地弯下身:“父亲,这件事对咱们恐怕不利啊。”
    “哦?”
    刘基看向刘璟,目光深邃。
    刘璟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陛下英明神武,自不肯认错。想当初,陛下执意以中都为国都,举全国匠人与民力,昼夜营造,这眼看中都营造到了尾声,若是突然停罢,陛下脸上岂不是无光,难堪之下,想起父亲当年反对之言,心中定不是滋味,说不得会因此迁怒于父亲……”
    刘基品了一口茶,平静地说:“换一杯烫热的茶来吧。”
    刘璟接过茶碗,只好转身离开。
    刘基目光中闪现出一抹哀伤。
    儿子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皇帝是一个要脸面的人,他果决英明,颇是自负,自认没有犯下过大错。
    可这一次不一样了。
    凤阳不仅是他的错,还是他极大的错。
    自洪武二年开始,举全国财力、人力与物力,至今已过去五个年头。
    五年!
    他知道这五年之中死了多少人,耗费了多少吗?
    结果什么都没做成,空空得到了一个毫无用处的恢宏皇城,落得一个天大笑话!
    为了这个笑话,会有人死去。
    到底会死多少人,谁会死,目前还说不清楚。
    但刘基总感觉,自己活着,就等同于朱元璋耳边始终存在着嘲笑的声音,他是不会容许自己活多久的。
    一旦停罢中都,兴许自己活不过去三个月,甚至是一个月都难。
    刘基哀叹不已。
    中都将死,自己也要死吗?
    刘基低头,看向《字海注解》,微微眯了眯眼睛:“这是顾正臣推崇的文教之法,或许,我该离开金陵一段时日了,是非之地,不宜久留啊……”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34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