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三百零八章 活着的富贵

第三百零八章 活着的富贵

推荐阅读: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离婚后,霸总亲手撕了我的马甲

    方国珍是一个幸运儿,陈友谅死了,张士诚也被挫骨扬灰了,一干豪杰枭雄风吹雨打而去,只有这个言而无信,降了又叛,叛了又降的家伙,竟然混了个正常死亡。
    人死了,待遇还很高。
    老朱带人祭奠不说,还让宋濂专门为其写了一篇文章。
    顾正臣没有看到宋濂的文章,不过挺同情宋濂的,写一个毫无是处的家伙,还得挖出优点夸几句,着实是不太容易的事。
    方国珍死后不久,一批人也跟着上路了,那就是南汇咀中后所、宝山所、吴淞江所等卫所主官,这些人因为没有察觉到海寇身份,导致海防空虚,海寇长驱直入,朱元璋也没轻饶他们,杀了几个人,还有几个将官直接贬为步卒,发配到北面继续效力。
    句容,六里甸。
    里长冯重敲打着铜锣,扯着嗓子走过泥泞的小路:“田里该除草了,王婆子,让你家男人起来下地除草。赵瘸子,你丫的还能不能勤快点,冯三句,你再敢说两句废话,将你腿打折,干活去!”
    身为里长,需要劝民勤勉。
    这原本是老人的活,可县太爷非说老人身体不好,声音不大,将这活交给了里长来办。没办法,只能每日早点起,先催促乡民起来干活。
    来回敲两次,谁家还没起来,就只能站他家门口敲了。今年年初干旱,虽说县太爷给调来了水,可这收成想要保住,还是得照顾好一些。
    男人们纷纷起来,甚至还将娃和婆娘也带出门去,这稻田里除草,着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弯着腰能将腰给累断了,跪着爬一天,人也受不了。
    有些孩子最怕除草,让他干再累的活计也不想下田除草。可没法子,草吃地力,吃稻子,你不除草,稻子长势就是不行。
    趁着天还不算太热,早点去,也好多干点,若是晚出门,劳作不到一个时辰,那太阳便开始赶人。
    田间,家家户户劳作。
    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娃踢着地头的土块,一脸气呼呼的,想离开又不敢离开的样子。
    道路之上,走来两人。
    一个年轻书生,手持折扇,至近前看了看男孩,目光又看向田间,两个佝偻的身影,一身布衣藏在翠绿的稻田里,风吹来,绿浪涟漪,就连人也直起腰来,享受着难得的一口清凉。
    顾正臣见男孩警惕,笑着问:“那是你的父母吗?”
    男孩点了点头,喊了声:“爹。”
    听到了声音,老农听到声音,转过身看到了陌生人,拿着铲子便走了过去,一把将娃护在身后,打量着顾正臣与张培:“外乡人?”
    顾正臣拱了拱手,问:“这里是六里甸吧?”
    “没错。”
    老农回道,面色冷漠。
    顾正臣严肃起来:“我们是奉了知县的命令,来察查六里甸里长冯重。听说此人欺负乡民,无恶不作,还抢了一个黄花闺女,可有此事?”
    “哪个扒皮的瞎说的?”
    老农顿时跳起脚来,连忙说:“我说官差,你们可不能听风就是雨啊,冯里长在这六里甸可是大大的好人,明里暗里帮衬了不少百姓,还有几家日子过不去的,也是冯里长在接济……”
    顾正臣看了一眼张培,又对老农问,“那黄花闺女的事,总不会是空穴来风吧?”
    老农呸了口唾沫:“你说的应该是赵三家吧,老赵去年冬日病死了,就留下一个寡妇和两个闺女,冯里长知道他们家难,便时不时去送点米过去,赵家闺女也是个懂得感恩的,去织造大院做工,赚了些钱财,带着寡妇上门道谢,这咋就成了抢了人家黄花闺女?”
    “原来如此。”
    顾正臣咬牙切齿,这传谣言的人着实可恶。
    老农指了指不远处的稻田:“若是官差不信,可以直接去问赵寡妇,那丫头也在,看到那棵柳树没有?”
    顾正臣看清楚之后,对老农问:“那这六里甸,可有欺民之事?”
    “这倒没有。”
    老农放松下来。
    顾正臣微微点头:“知县有明文,但凡地方上有人欺民,里长与老人做事不公的,都可以直接去县衙告状。若是不便前往,也可托人带话,县衙会派人来查问。”
    老农咧嘴:“咱县太爷是个好官,没人欺负咱。”
    顾正臣说笑几句,便走向赵家的田地旁,沿着田垄走了进去,时不时看看稻田的长势,与张培说两句话。
    声音惊动了赵寡妇与赵丫头,赵寡妇刚想说话,赵丫头已惊呼出声:“县太爷,娘亲,是县太爷。”
    赵寡妇惊讶不已,就要行礼。
    顾正臣连忙上前拦住:“这里是稻田,不是行礼的地方,就都免了吧。”
    “县太爷怎么来这里了?”
    赵丫头有些激动地问。
    顾正臣皱了皱眉,看了看赵丫头:“你在织造大院做过工?”
    赵丫头点头,大大方方地说:“是的,夫人还夸过我织造得快呢。有一次县太爷接夫人时,看到过县太爷,故此……”
    顾正臣笑了。
    有时候张希婉在织造大院忙起来不知时辰,顾正臣是去接过几次。
    顾正臣认真地说:“我此番来,是想看看乡里之间百姓是否和睦,可有人受了委屈无处申诉。你们若是知晓,还需要直说,莫要畏惧他人不敢言。有我在,便绝不允许乡里存在欺民、霸民之事发生。”
    赵丫头欢喜不已,拉着母亲的胳膊:“娘亲,我说过,县太爷是为百姓做主的好人,这下信了吧?”
    赵寡妇有些尴尬地拍了拍赵丫头的手,对顾正臣说:“六里甸倒没听说过有欺民之事。”
    顾正臣见赵寡妇说得认真,赵丫头也是一脸灿烂,见日头已高,便说道:“不知你们还需要劳作到几时,可否上门讨一碗水喝喝?”
    “好啊。”
    赵丫头先一口答应下来,拉着母亲在前面带路。
    周围都是树木,穿过林间小路,走过两座水塘,才看到六里甸。
    百姓家多是茅草屋,大部都有低矮的木栅栏作墙。
    几个五六岁的孩子正在嬉戏打闹,绕着一棵老梧桐树喊着什么。
    顾正臣看了看几个孩子,便跟着赵寡妇与赵丫头进入了一个小院,院子不大,不见社畜,只在西面开了菜圃,种了些茄子。
    空荡无他物,平整干净的小院,显示着这一家人的贫困与勤勉。
    赵寡妇安排赵丫头做饭,自己则搬来两个破旧的小凳子,顾正臣坐了下来,感觉凳子腿都有些摇晃。
    “六里甸,可有过活不下去的人家?”
    顾正臣问道。
    赵寡妇想了想,直言道:“倒还是有那么三五户,家家都有难的时候。斜对门的王婆家,他长子被勾去当了军士,次子落河中淹死了,还有一个三儿子,今年二十一了,却因为得了一场病,两条腿都用不上力,只能瘫坐在家中。他爹王筐子也上了年纪,地里的田耕不动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今年。”
    “如此艰难吗?”
    顾正臣皱眉。
    赵寡妇摇了摇头:“王婆家还不算最难的,最难的是隔壁巷里的冯七家,他母亲瘫痪在床,父亲是个瞎子,前两年,冯七的妻子难产,留下一个孩子走了。上有病老,下有婴孩,而这冯七天生体弱多病,肩不能抗,手不能提重物,可他毕竟是男丁,家里税赋又少不得……”
    顾正臣忧愁不已。
    后世时,看《活着》中的富贵,苦难之中,亲人一个个离开,而他只能孑然一身地活着。
    曾几何时,以为富贵只是特例,苦难集中在一起的缩影,可现如今看看大明的底层,像富贵一样的人家,可不在少数,像富贵一样的苦难,从不是个例,像富贵一样挣扎活着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
    悲苦,聚集在底层。
    金陵的人迷醉在繁华之中,便以为世界全都是繁华,沉浸在热闹之中,便以为没有了凄凉的落寞。
    走入底层,走入真正的百姓家,会发现悲苦是如此之多。
    顾正臣在赵丫头家勉强吃了点饭,在赵寡妇的拒绝中强行留下了二十文钱,然后去了王筐子家中,看着瘫痪的王篓,疲老的王筐子,还有老眼昏花,依旧在织造的王婆子。www.81zw.??m
    这户人家,除了一架织机外,是真正的家徒四壁,说句不好听的话,连吃饭的碗都是破了角的,衣服更是不知道打了多少补丁。
    顾正臣一直想要解决句容人的吃饭问题,可到头来发现,许多百姓面临的根本就不是吃饭问题,而是活下去的问题。
    哪怕是让他们能吃饱一两年的饭,可用不了多久,这个家一样会垮掉。
    一个人,很难养活一大家子。
    说到底,他们缺乏营生,缺乏活下去的手段与能力,一旦连耕作都耕作不了,那这个家几乎就陷入了绝境。
    王筐子蹲在地上,看着一旁与王婆子说话的顾正臣,悲情地说了句:“这一年的税赋,我们可能要欠下了。”
    顾正臣回过头看向王筐子,正色道:“家境如此困难,再要你们的税赋,岂不是要了你们的命?”
    张培惊讶地看向顾正臣,连连使眼色。
    税赋这是朝廷规定下来的东西,老爷你可不敢随口给取消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34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