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三百一十章 养殖之路,反对声音

第三百一十章 养殖之路,反对声音

推荐阅读:逆天帝皇武道凌天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养殖家禽牲畜,并不适合每一户人家,强行摊派,反而又会演变为苛政。
    顾正臣并没有回句容,而是在六里甸留宿一晚,第二日继续行走在句容分散的村落之中,察访民情。
    自从县衙鼓励百姓有冤上诉,警告地方大户之后,县衙处置了一批顶风作案之人,并强行命令里长将消息哀告知百姓,安排衙役暗访,若有百姓不知情的,里长则会受罚。
    面对强势的顾知县,再看看大族郭家的下场,加上顾正臣现在还成了句容卫的指挥佥事,是大明封爵之人,句容地方上大户更是没有人敢招惹顾正臣,唯恐避之不及,纷纷收敛。
    这让地方上,乡里之间变得祥和许多,里长与老人的职权得到了强化与稳固,责任也变得沉重起来,俨然成为了“皇权下乡”的代言人,县衙但有消息,里长与老人就得将所管辖的百姓聚集起来,通传消息。
    百姓也都清楚,里长、老人、大户再也不能随便欺负人,有委屈,有不公,完全可以去县衙告状。以前直接去县衙,未必能走得出去,兴许还没跑出三里路,人就被抓回来了。www.81zw.??m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顾知县不仅允许百姓可以直接去县衙告状,还帮助百姓写状纸,甚至每隔一段时间,会有衙役或公开或暗访到村落,参加老人召集的“集会”。大户再厉害,也无法挡住县衙的人,更无法封锁消息。
    顾正臣走过民间村落,除了有限的日常纠纷外,并没有发现冤情,也没有构成案件的大事件。
    这次察访地方,顾正臣用了整整五日,走过了十二个村落才返回句容县城。
    骆韶见顾正臣回来,连忙上前道:“县尊,大好事,大好事。”
    “有何好事?”
    顾正臣问道。
    骆韶笑了起来:“南周有个叫周申的,他婆娘一产三男,可不是大好事吗?”
    顾正臣愣了下,问:“当真?”
    骆韶重重点头:“当真,县衙派人核查过了,三个男娃,都好好的。”
    “还真是一件大喜事,得上奏啊。”
    顾正臣认真地说。
    古代极重丁口,一胎三男这是大事,虽然无法归入到祥瑞之列,但也是祥瑞之外的大喜事,需要上奏给皇帝,告诉他有百姓为大明生了三个男丁。
    朝廷知道之后,还会给予赏赐。
    这种事并不算什么稀奇,去年就有地方一户百姓一胎三男,朝廷不仅给了不少钱财,还征乳母去照顾,这待遇可不简单……
    “你说的是南周?”
    顾正臣想起什么,确定了下。
    骆韶微微点头:“没错,就是南周,城南的那个小村落。”
    顾正臣想了想,对骆韶吩咐:“让南周里长周喜、周科,老人周知明日一早来县衙。另外,你告诉主簿和典史,今晚你们三人在知县宅用餐。”
    “好。”
    骆韶清楚,这是顾正臣又有事情要商议了。
    张希婉看着归来的顾正臣,颇有些埋怨,人家当知县,基本上都不出县城,可自家夫君倒好,不仅出县城,还一去好几天,若不是有张培护卫,着实令人不放心。
    吩咐小荷晚上加几个菜之后,顾正臣看着有些不满又心疼自己的张希婉,笑道:“不知民情,如何大治地方?你也不希望夫君是一个碌碌无为之人吧,你日后可是要当一品诰命夫人的,夫君总也得努力点才是。”
    张希婉连忙捂住顾正臣的嘴,着急不已:“那是一时戏言,岂能当真。”
    一品诰命夫人,张希婉并没有真正想过,只是嬉闹时,想象一品诰命夫人过的是啥日子。
    顾正臣疲惫地坐了下来,看着桌上一叠书信与文书,不由苦笑:“这才几日,怎就送来如此多书信文书。”
    张希婉将书信文书整理了下,先将一封信递了过去:“这是父亲写来的,你看看。”
    顾正臣接过信,不知道岳父大人又夹带了多少说教。
    张希婉在一旁轻声说:“彰德府税课司官员随意加税,不仅对百姓卖的瓜、菜、柿、枣上税,还要求百姓之家缴纳吃粮税,喝水税,用地税。这事被监察御史得知,上奏了朝廷。”
    顾正臣皱了皱眉,如此横征暴敛,恶意盘削,就不怕老朱送他们全家西行而去吗?
    朱元璋对此事的定位是:聚敛之臣,甚于盗臣。
    不用说,彰德府税课司的官员跑不掉,就是当地的知府恐怕也逃不了责任,这种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瞒过知府衙门,说不得是蛇鼠一窝。
    岳父张和在信中告诫自己,莫要害民,莫要加税于民。
    顾正臣将信放下,看向张希婉,认真地说:“放心吧,句容商税都是按律令来的,且不说瓜果之类不在税目之中,就是纳入税目,他们又能售卖出几个铜钱来?”
    张希婉笑了,就知道自己夫君不是个欺负百姓的人,将其他信与文书推给顾正臣:“那,这两封信是东宫送来的,剩下的则是大都督府沐英送来的文书。”
    顾正臣看了看,剩下的书信与文书都没有开封,张希婉知道规矩,家书可以看,但朝廷中的事,不敢私自拆看,哪怕这些事并不紧急紧要。
    朱大郎现在日子过得不错,自从太子妃有喜之后,总算是宽松了一阵子,不用每天听先生讲课,不用每日做不完,看不完的课业。
    陪太子妃成了最大的事,就连朱元璋这么严格的父亲,也希望朱标能多陪陪太子妃。马皇后将自己的两个侍女送去了东宫,负责太子妃每日的饮食起居。
    朱标现在是个闲人,他的事不痛不痒,没啥可以在意的……
    倒是沐英,发来了不少军报消息。
    比如雷州卫指挥佥事朱永干翻了一群海贼,海贼跑海上去了,又被追上去,干掉了二百多人,这也算是个生猛的。
    还有李文忠又立下军功,擒了元廷平账陈安礼,木屑飞等人。
    看着木屑飞这三个字,顾正臣总感觉这名字实在是太随意了一些。
    还有徐达,招抚了元廷官属一千三百余人,顺带将两千多户元廷军民迁移到塞内,当成大明百姓分给田地。
    还有冯胜、邓愈、汤河等人带兵去了北面,防止王保保闹事,金朝兴、胡海等人俘虏了元太尉伯颜不花等……
    四五月份的军事行动不少,但大部都是小动作,并没有明军与王保保主力对决的消息,现在明军的态势很明显,就是主防的同时,收拾下辽东、西北、北平关外以北等地零散的元朝军队,以一种小股部队蚕食的方式,缓慢推进。
    这些军报按理说是不应该送到句容来的,但沐英取得了朱元璋的许可,将前线的消息一一告知,这似乎是一种信号,一种将顾正臣定位为武将的信号。
    顾正臣自认为自己不是什么武将,但却掌管着句容卫,还是以“军功”得县男。兴许在沐英眼里,顾正臣应该在战场上发挥更多的作用。
    等看完所有文书之后,晚饭也已准备妥当。
    因为有公务商议,张希婉不愿上桌,便与小荷去了厢房。
    顾正臣看向骆韶、周茂与杨亮,开门见山:“我治句容,务求句容百姓吃得饱饭,家中有所余粮、余财。前几日一直在外走访乡里,问策于民,现有一策是否可行,还需问问你们的意思。”
    “县尊请说。”
    骆韶端正姿态。
    周茂、杨亮也认真起来。
    顾正臣端起茶杯,以茶代酒,一饮而尽:“百姓之家,仅仅依靠农田产出极是有限,每年交出两税之后,抛开各种开销,家中已无多少存粮。一旦遭遇灾荒水旱,便只能倚仗朝廷开仓放粮,或是成为游民奔走于野,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百姓状态。”
    百姓需要有一定的抗灾能力,承受灾情的能力,哪怕是一年毫无收成,也需要能熬过去这一年才行。哪里像现如今,别说一年没有收成,半年没有收成,许多人家就基本上税赋就拿不出来,甚至是活下去都是问题。
    “所以,本官想,既然单一依靠农田产出不足以让百姓家有余粮、余财,那是否可以让百姓养一些家禽,鸡鸭鹅、兔猪羊等,通过养殖是否能实现百姓增收?”
    “养殖?”
    骆韶皱了皱眉头,周茂与杨亮对视一眼。
    杨亮知这个县太爷的秉性,他要么不提出来,提出来就意味着他已经打算这么干了,见顾正臣认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县尊,养殖是一个法子,但百姓之家养殖又能养多少去,最多养一只鸡鸭,若是养猪羊,还需要拉着去放猪,这需要人看着,地里都忙不开了……”
    周茂也跟着劝说:“小的家禽尚可,一些人家是养了鸡鸭鹅,但数量很少,留着过年杀了自用,这也谈不上致富,一年没少操心,还换不来些许钱来。”
    骆韶对顾正臣的想法也不太支持:“养殖之中,唯有猪与羊稍有价值,只是县尊,养殖猪、羊,需要人看着,百姓家能动弹的,都拉到地里去了,连娃娃都不放过,哪里还有人去放羊、放猪……”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34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