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版,大明宝钞五等

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版,大明宝钞五等

推荐阅读:逆天帝皇武道凌天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宝钞制作,雕刻母版是最核心的事,耗时耗力,且不容出现一丝一毫的瑕疵。
    五名匠人走了出来,一位花甲老人,其他四位也都年过四十。
    费震介绍道:“这位长者名为宋时,在元廷时曾雕版过宝钞母版,经验丰富,虽上了年纪,手依旧稳当。这位是于丘,工部的雕版大匠,经手的雕版数以百计,祝西家,司礼监的雕版大匠,林寿宁、丁中,是雕梁画栋的巧匠,善浮雕、阴雕……”
    顾正臣一一记住,让其他匠人各自忙事,将宋时、丁丘等人带至房中,安排张培于门外守着。
    费震取出箱子里的铜版,搁在桌子上,并将初步设计不完整的宝钞拿了出来。
    顾正臣看了看宝钞,取出放大镜,正色道:“五个人,七日时间,轮流雕版,哪一个雕版的细节最饱满,哪一个雕版的完整度越高,失误率最低,哪一个作为最终的雕版匠人。你们听清楚了,我只需要一个雕版大匠,谁被选中,奖励三十贯钱!”
    费震吃惊地看向顾正臣。
    三十贯钱?
    你这也太夸海口了吧,知不知道你七品知县的俸禄,一年才折合四十几贯钱,许给他们三十贯钱,经过谁的许可了?
    皇帝可没说,工部也没发话。
    宋时、丁丘等人惊喜地看着顾正臣,祝西家更是急切地问:“当真?”
    顾正臣肃然道:“我说话向来作数,但只需要一人,拿出你们的本事!”
    “没问题!”
    宋时、丁丘等人异口同声。
    顾正臣指了指放大镜:“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工具,可以辅助微雕更多细节。”
    宋时等人拿起放大镜看了看,顿时惊呼不已。
    就连费震也被如此神奇的一幕给惊住,有了这种放大的工具,在细节处理上将会更得心应手!
    丁丘看向宝钞,询问:“这宝钞尚没有定型吧,头像尚且没有,听费提举说,还需要在其中加入更多内容,不知何时会定下来?”
    “七日之内。”
    顾正臣清楚宝钞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还需要与户部协调,还需要满足老朱的要求,细节上的微调是难免的事,太短时间根本无法完成。
    “你们专心雕刻,放大镜一个人十二个时辰,轮换着使用,七日定下版之后,最出色的匠人将负责大明第一版宝钞的雕版!”
    顾正臣嘱托一番,便离开了宝钞提举司,还没进家门,就遇到了传话的内侍,匆匆入宫。
    乾清宫。
    朱元璋看着行礼的顾正臣,对一旁的马皇后笑着说:“这小子忙碌了一下午,去琉璃厂捯饬出来了好东西,偏偏不给咱送来。”
    马皇后安排侍女准备晚膳,示意朱标将顾正臣拉起来:“他送不送来,总归是陛下的。”
    朱标伸手讨要:“可以放大的东西呢?”
    顾正臣郁闷不已,这放大镜出来还不到一个时辰,你们这一大家子全知道了,到底是哪个泄了密,是琉璃厂的家伙,还是谁?
    哦,李敏李尚书啊。
    你妹的李敏,你就不能有点保密意识……
    朱标还在那里说:“李尚书惊叹不已,还说有了这种物件,宝钞制造定能在细节上十分饱满,想要伪造宝钞将难上加难。”
    侍女端着水至顾正臣身前,顾正臣净了手。
    朱元璋笑道:“皇后说有段日子没见你了,你好不容易回金陵,又忙碌的是事关国本的大事,特安排了这一桌酒菜款待。”
    顾正臣连忙谢过马皇后。
    马皇后很是温和,给朱元璋满了酒:“陛下心忧人才少,遇到你这么一个好苗子,恨不得将你分成几人来用,又是知县,又是句容卫,现在还要负责宝钞事,一顿酒菜能消你的疲累,就值了。知你喜吃鱼,特意准备了一条肥美鲈鱼,你尝一尝。”
    顾正臣有些感动,看着给自己夹了一大块鱼肉的马皇后,知道在她心中恐怕没有将自己作为寻常官员看待,更像是对待子侄一般亲切入微。
    几人说着话,动了几筷子。
    顾正臣举起酒杯,祈愿恭贺几句,惹得朱元璋、马皇后笑意连连,朱标也满面春风。
    朱元璋心情不错,似乎想到什么,突然说:“你之前提议将朕的头像印在宝钞之上,太子、户部、中书等都表态赞赏,认为此举有利朝廷。然朕左思右想,总觉不妥。”
    “何处不妥?”
    顾正臣有些疑惑。
    朱元璋拍了拍肚子,笑道:“你不是说,要深入百姓,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咱也是布衣出身,自然免不了去民间暗访,朝中不少官吏可是会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若全然听信他们,咱这江山怕也坐得不安稳啊。”
    “若世人皆知咱的长相,他日微服于野,百姓岂不认得出来,贪官污吏听闻,还不当即收敛?察民实况,听民疾苦,还需暗行。再说了,若民间出一二相似之人,诓骗地方,为恶一方,岂不成了坏事?”
    顾正臣看着朱元璋,对其担忧有些不理解。
    你是大明皇帝,这几年还有胡惟庸和中书给你分担干活,过几年你很可能看丞相不顺眼,直接给废了,到时候全天下的事都堆到你桌案上来,一日要处理几百件事,从天不亮处理到天很黑你也处理不完,还想微服,你能微服几次去……
    再说了,你就不能给自己脸上加点东西,比如添一颗痣,胡子弄长一点,收敛收敛你这吓人的威风,穿着补丁衣服,谁见了也不会喊你一声皇帝,只会以为你长得像罢了。
    至于担心被人假冒,那就更是没理由。哪怕是和你长得一模一样,到了地方府州县里面,你也坑骗不了几个人,当官的可不只是看长相,得看印信,看腰牌,验证身份,所谓的验明正身就是这个意思,什么都没有,只凭着脸蛋就想坑蒙拐骗,那是后世某些小鲜肉的本事,你老朱就算了吧。
    顾正臣费了不少口舌,马皇后与朱标跟着劝说,才将朱元璋的顾虑打消下去。
    朱元璋感慨道:“成,就依你们吧。咱还打算将画像改一改,听说民间有猪龙一家的说法,钦天监的官员进言,说若将脸型改为月牙状,额头高耸,再点上一脸麻子,就有了龙象之气,你们当真认为此举不妥?”
    顾正臣脸色很是难看,连忙说:“额,陛下龙气天成,何需猪龙一家之词。再说了,此事事关万民信仰,到时百姓与军士到底是信仰的陛下,还是信仰的宝钞之上虚有之人?万万不妥!”
    虽说老朱额头微突,下巴微长,可远不是后世流传画像中的那么不堪,也没有那么诡异的月牙状脸,更没有一脸的麻子。
    顾正臣不知道流传的老朱画像是怎么回事,兴许是老朱杀的人太多,被人丑化,兴许是清朝的那群人干的,毕竟他们连历史都篡改的,改改老朱的画像也不是不可能。当然,是不是老朱自己尊崇“猪龙一家”,刻意为之,这也是不好说的事。
    既然确定了画像,那就需要找宫廷画师,考虑到雕版细节,通过观察效果,朱元璋最终选择了衮服照,以体现朝廷礼仪,展示帝王之风。
    画师呈现出来的画像是毛笔勾勒的,不是素描出来的,许多细节虽然存在,栩栩如生,可毕竟是大画,顾正臣借用宫廷画师,将铅笔教其使用,进行缩比,最终经过五日时间,终于成功实现了小型头像的勾勒。
    整个头像丝丝入微,无论是身上衣着衮服,还是头顶的衮旒,包括那一颗颗珠子,都刻画得清晰至极,至于朱元璋的容貌,更是清晰,甚至连目光都可以看出。
    而在这段时间里,宝钞提举司、户部、中书省经过几次商议,敲定了宝钞最终的细节,户部非要加上“伪造杀头,举报奖励多少”之类的话,老朱也支持,认为这样能起威慑作用,顾正臣没办法,只好安排进去,采取的是微雕方式,用肉眼需要仔细观察才能看清。
    经过紧锣密鼓的工作,大明宝钞终于定版:
    一贯大明宝钞,以黄颜色为主,体现皇室尊贵,对应皇帝。
    五百文大明宝钞,以紫色为主,紫气东来,对应的是王室宗亲。
    三百文,以青色为主。青色温和中正,与士大夫的中庸之道最是匹配,与群臣百官相对应。
    二百文宝钞,以赤色为主。南方属火,主赤色,象征大明开国于南方。
    一百文宝钞,以绿色为主。绿色不在正色之色,属于贱色,对应的主体,自然是皇室与士大夫之外的所有人。
    五等设计,较之历史上少了一等,即“四百文”版。
    顾正臣的理由很充分,四百文可以用两张二百文宝钞或一百文宝钞与三百文宝钞等叠加出来,额外多设计一等不仅浪费,而且版式多了,也不容易流通。
    敲定了宝钞细节,便转而雕版阶段。
    雕版是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但顾正臣认为,只靠雕版难度并不能完全阻断伪造,怎么滴,也得加一点水印进去才行……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34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