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六百零九章 特殊的福州

第六百零九章 特殊的福州

推荐阅读:逆天帝皇武道凌天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七起命案,都是地府鬼借手案!
    这种情况下,难免人心惶惶,度日如年。任由事端发展下去,朝廷的脸面,衙门的威严也将荡然无存。
    顾正臣虽然不清楚案件有多复杂,但还是很谨慎地做了安排,将张培留下护卫张希婉,从泉州卫中将萧成、吕常言与林白帆调出随行。
    夜幕,登船。
    吴祯带了三艘船,一同向北。
    船舱,油灯照出几道影子。
    吴祯剧烈地咳了几声,喘顺了气才问道:“你回泉州府还没一个月就匆匆离开,成吗?”
    顾正臣担忧地看着吴祯:“聂原济处理府衙事宜可靠,赵一悔统管市舶司事宜稳妥,李烈看管社学尽职尽责,大家一步步按照规划做事总不会出大问题,倒是你,抱恙在身还心忧百姓,舟车劳顿,这次去福州府并不需要你亲自送。”
    吴祯呵呵笑道:“我这不是送你,而是为你打掩护。以你的性子,想来不会一到福州就去行省衙署或府衙吧?”
    顾正臣微微点头:“先从外面看看吧,靖海侯驻扎福州府多年,想必对那里很是了解吧?”
    吴祯笑道:“多少还是知道一些,长夜漫漫,说给你听听。”
    早在秦汉时期,福州闽族先民与越王勾践后裔融合形成闽越族地方政权。自汉武帝平定闽越,迁民于江淮之间后,原本还算繁荣的福州陷入衰落。
    至晋太康三年,太守严高筑子城,凿西湖、东湖灌溉农田。后来五胡乱华,衣冠士族与百姓南渡,许多姓氏举族入闽,福州再度繁荣。
    唐开元十三年,升福州为都督府。唐末,王审知主闽,建闽国,在子城外筑罗城和南北夹城,北面横跨越王山(即屏山),并将南面九仙山(即于山)、乌石山围入城中,开凿了绕护罗城南、东、西三面的大壕沟,奠定“三山鼎峙,一水环流”的独特城市格局,福州从而有“三山”别称。
    宋治平二年,张伯玉知福州,编户植榕,绿荫满城,使“榕城”福州声名远播,就连名震后世的辛弃疾也曾在福州当过知州。
    吴祯将福州的历史一点点介绍给顾正臣,然后说:“元廷时期,福建行省曾是两部分,即福建行省与泉州行省。当然,福建行省也曾并入过江西与江浙行省。不过主要问题在于,福建行省的治所是福州还是泉州,来回争执数十年都没个定数。”
    “因为这个争执,福州与泉州没少较劲。大明开国以来,朝廷将行省治所定在福州,大家都以为这事已尘埃落定。不成想,去年你请旨将泉州府改成了开海特区,泉州府的风头在福建行省一时无两,不少人担忧朝廷可能会移治所于泉州府。”
    “在腊月弹劾你的公文里,以福州府的官员最多。所以你在福州府行事,该强势时,大可盛气凌人一些,莫要让人看轻了,反而处处掣肘。”
    顾正臣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段事,苦涩地摇了摇头:“这些人狭隘得很,泉州府可以开海,难道福州府不可以开海?说到底,泉州府开海是先行一步,探探路,摸索经验,待有所成之后,福州、广州也将会随之开海。”
    “只要朝廷能从远航贸易中得到好处,大海之门只会越开越大。一个个治理地方不见有多少成效,也不见有人先一步呼吁开海,如今泉州府先务实做事了,反而惹来他们一顿埋怨与非议,这群人啊……”
    吴祯呵呵笑了起来:“他们的心胸可没你宽广,估计一个个阴森森地想着你会独占开海之利,所谓地竭一行省之穷困,成一府之金黄。”
    顾正臣只能无语举杯。
    开海利大,泉州府即便是想独占,老朱这种性子会允许?
    船行夜色,靠岸时已是天光破晓。
    站在船上,看着日出,任凭春风从海面之上从身边吹拂。
    吕常言走至顾正臣身旁,问道:“靖海侯安排了一艘小船,派人送我们去福州,何时动身?”
    顾正臣看着东方红霞散去,轻声道:“你认为吕参政可能杀人吗?”
    吕常言摇头:“绝不可能。”
    顾正臣拍了拍手,笑道:“那就让我们去找出真相,还他个清白!”
    吕常言听闻过顾正臣的手段,他能在短时间内肃清泉州府的贪官污吏,将卜家大案办得干净利落,显然是有本事的。
    这里,能还吕宗艺清白的,恐怕只有顾正臣一人了!
    吴祯驻扎在长乐县河阳港,又名太平港,为了避免走漏消息,吴祯并没有送顾正臣一行人,而是安排了不知顾正臣底细的军士护送,并严令送至渡口后立即返回。
    闽江的风光令人陶醉,尤其是两岸青翠,远山青黛,薄雾蒙蒙。
    只是,无人有心思欣赏美景。
    “前面是藤山,不过两年前,朝廷在山北开始建盐仓,这里的百姓便将这座岛称之为盐仓前,说顺口了,也就改成了仓山。”
    军士介绍着。
    顾正臣眺望着不远处的南台岛,这是闽江里最大的岛,与长江口的崇明岛不同,这座岛不在入海口,而在闽江下游。
    “沿着北面这条河道走,沿岸有不少渡口与码头,你们要在闽县上岸还是在候官县上岸?”
    军士问道。
    顾正臣转过身,看向说话的军士:“候官县,最好是靠近县城。”
    军士答应一声,安排其他人摇橹。
    闽县的范围可不小,福州城东部,包括这苍山岛大部,从这里向西四十余里,都属闽县地界。不过福州城西面,那就是候官县的地界了。
    船停靠在一处名为洪山村的地方,顾正臣带萧成、林白帆、吕常言上岸,军士随之离开。
    萧成问道:“现在去何处?”
    “入城,找个酒楼听听消息。”
    顾正臣肃然道。
    找了一处无人地,林白帆将衣物取出,几人一番打扮,顾正臣便成了一个商人子弟,吕常言上了年纪,腰间挂着算盘充当账房,林白帆、萧成体格好,那是伙计……www.81zw.??m
    入城!
    这时,阴云笼罩而来,遮去光明。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37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