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八百二十九章 胡惟庸:废丞相

第八百二十九章 胡惟庸:废丞相

推荐阅读:逆天帝皇武道凌天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胡相府。
    胡惟庸捏着一封书信,沉默不语。
    李存义站在一旁,脸色铁青,不甘心地说道:“胡相,这顾正臣根本不打算出手,他这是让我们所有人都去死!”
    胡惟庸摇了摇头,抬头迎西风,满脸悲戚地说:“顾正臣已经出手了,只不过他不打算救我们,而是打算救那些无辜的人。”
    “这是何意?”
    李存义皱眉。
    胡惟庸将书信晃了晃,肃然道:“丞相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句话,就是他给我的方法。”
    李存义惊讶地看着胡惟庸。
    顾正臣在骂你、咒你去死,这算什么法子?
    胡惟庸让人送走了李存义,然后返回书房,铺开纸张,缓慢地研墨,叹道:“丞相下地狱吗?呵,自始至终,不是我胡惟庸想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是被皇帝摆在了这个位置,然后,他打算将自己与椅子,一起送入地狱!”
    怪不得这些年来皇帝表现得令自己看不明白,忽而英明,忽而愚钝,忽然耳聪目明,忽而不闻宫外之事。自己的骄纵、专权,是朱元璋一点点喂出来的,是他故意引出来的!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图谋越大,给得越多。
    呵呵,他这是想借自己的乱来、谋逆之名,将丞相污名化,然后彻底结束丞相制,好自己躬览庶政,直掌六部与天下诸事!
    若不是顾正臣这句话点醒,自己怕是到死都不明白朱元璋到底在盘算什么,也不明白,自己的失败为何是注定的!
    胡惟庸苦涩不已。
    自己要做的,在做的,想做的,每个动作,很可能都在朱元璋的预料之中,甚至是期待之下!
    正中下怀!
    胡惟庸提笔,开始写一封情真意切的绝命奏折。
    武英殿。
    朱元璋看着胡惟庸的奏折,目光中闪过一道诧异,旋即沉默,在看过之后,合上奏折交给内侍:“告诉胡相,朕累了,明日清晨再看奏折。”
    内侍不敢多言,领命而去。
    胡惟庸听闻后,召来了自己的儿子胡念渠,沉声道:“咱家要遭大劫难了,能不能保住满门,就看明日了。若是不能,那就陪为父一起上路吧,这江山,终究改不了姓。”
    胡念渠恐惧万分,泪流满面,喊道:“父亲,你从来都是有法子的,你认识的人多,让他们动手啊!”
    动手?
    白痴!
    胡惟庸心痛不已,这些年来自己专于弄权、拉拢、斗争,很少关注儿子。胡念渠依仗着自己的身份与地位,骄横狂妄惯了,到处惹事是非!
    他现在竟说出这样的话,不得不说,这是自己的悲哀。
    你要和皇帝动手?
    呵,自己拉拢了多少人,多少勋贵,迟迟没有敢动作,是因为什么,不想吗?
    不,是不能,是做不到!
    何况现如今陆仲亨、唐胜宗、涂节、沈立本、陈方亮等人都被抓了,没了这些人,谁能从李文忠眼皮下调动军士?没有军士,就凭着这些下人动手,你以为羽林卫手中的刀剑都是摆设吗?
    让人将胡念渠带下。
    胡惟庸这一夜辗转难眠,打开窗户,任由凄冷的风吹打而来。
    格物学院。
    顾正臣站在庭院里,抬头看着月空。
    张希婉轻轻走来,给顾正臣披上大衣,轻柔地说:“天寒,莫要着凉。”
    顾正臣拉起张希婉的手,走入亭中坐了下来,轻声道:“太子并不希望将事情闹太大,可皇帝明显是想借机处理一批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悲剧……”
    “杯酒释兵权,不是挺好吗?”
    张希婉蹙眉。
    顾正臣叹道:“杯酒释兵权的老赵家是如何起家的,说到根子上,得国不正,欺负人家孤儿寡母,咱们皇帝效仿的是汉武帝。”
    张希婉有些不安:“可这样若席卷下去,说不得会有无数人被害。”
    顾正臣重重点头,确实如此。
    虽说历史上的胡惟庸案与胡惟庸被杀关系并不大,毕竟是在胡惟庸死后多年掀起的杀戮狂潮。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这起案件,一开始就与谋逆挂了钩,但凡卷到里面的人,很难善了。
    张希婉用手轻轻捏了捏顾正臣的掌心,偏头道:“夫君心善,不想看那么多无辜之人被害,还是忍不住想要出手,是吧?”
    顾正臣低下头。
    这个时期的大明与历史中的大明已经有了太多不同,很难预料下一步会是怎样,更无法预料朱元璋到底想要哪一种结果,会不会借毁掉丞相制度的机会,用谋逆的罪名清理一批勋贵。
    不过——
    顾正臣预想,朱元璋的动作不会太大,毕竟现在还谈不上飞鸟尽,外敌还在,而且相当强大,只要胡惟庸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兴许朱元璋刀下的亡魂会少一些。
    天不亮。
    奉天殿,朝会。
    胡惟庸出班,肃然行礼,沉声道:“陛下,臣以为中书丞相权力过大,容易专权、擅权,特请废除丞相,权分六部,陛下躬身庶政。臣居丞相位,多有僭越不法,现自陈其罪……”
    一句“废除丞相”,引起轩然大波。
    汪广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干文武也震惊不已。
    丞相之制是历朝历代惯制,别说官员,就是百姓也知道朝廷必有丞相,这朝廷没丞相,那还完整吗?丞相不可或缺,就如知县有佐贰官一样,丞相是皇帝的佐贰官,皇帝下面不能只有办事的,还需要有负责处理部分政务的丞相。
    胡惟庸突然提议废除丞相,还将自己的过错直接陈述出来,言明丞相之制害人不浅、害国不浅,让许多人一时之间无法接受。
    朱元璋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你只送奏折,咱是知道了,可文武百官不知道,这罪责到底是你的,还是咱的?
    事要公开了讲。
    现在好办了。
    朱元璋听闻胡惟庸竟有如此过错,还敢藏匿奏折,欺下瞒上,当即震怒:“朕以丞相为治国理政之重臣,而汝等却以丞相弄权擅专,奸佞沆瀣!岂能容之!来人,摘了胡惟庸的官帽,将胡惟庸关押地牢!”
    胡惟庸亲自将官帽摘下,放在了地上,朝着朱元璋重重叩头。这一叩,是请求,请求朱元璋到此为止,放过家人。
    ——
    胡惟庸的儿子到底叫啥,实在是找不到。按照胡姓辈分论,惟下辈是念,姑且取名胡念渠。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39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