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八百三十五章 泰山动,废除丞相

第八百三十五章 泰山动,废除丞相

推荐阅读: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悍匪掠夺,掠天、掠地、掠众生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九龙抬棺张九阳林婉斩天刀我用花瓶通古今至尊战王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永恒武神苏阑音陆婉君

    腊月二日。
    毛骧将最终谋逆名录送到了武英殿的御案之上,朱元璋没有犹豫,将胡惟庸、陆仲亨、唐胜宗作为谋逆主谋,决定夷其三族,其同党涂节、陈方亮、沈立本等人,一律斩,妻女入教坊司,儿子发配戍边。
    名字已经勾决,生死簿也写好了。
    按理说,这个时候谁也无法阻拦朱元璋杀人,让胡惟庸等人见不到洪武十二年的太阳。
    可偏偏,被阻止了……
    推迟斩首,羁押在狱。
    阻止朱元璋杀人的不是人,而是天,或者说是大自然。
    山东地震了,不巧,地震的地方是泰安州。
    地震虽然不大,也没破坏几户人家,但还是死了人,是被山上滚落的石头砸死的,而掉石头的山,名为泰山。
    在许多官员看来,泰山地震,还出了人命,这是极严重的事件,是上天对皇帝行为的极度不满,这才发怒,以警告皇帝不得大开杀戒。
    所谓“泰山安,四海皆安”,这泰山不安,那……
    朱元璋听闻消息之后,也不敢动手了,毕竟震的是泰山,不是什么华山、嵩山,心神不宁之下,老朱将在家包饺子的顾正臣给叫到了皇宫里一顿训斥,好端端的侯爷,能不能有点侯爷的样子,包饺子这种事需要你亲自动手,成何体统?
    哦,还带了饺子来啊。
    醋呢?
    你小子就是欠收拾!
    顾正臣无语,内侍急匆匆取来了醋,又被赶了出去。
    朱元璋品尝了一口饺子,满意地点了点头,问道:“泰山被惊,钦天监说不宜杀人,你如何看?”
    顾正臣对付着饺子,回道:“陛下,臣以为,若是泰山与上天相通,那泰山震动时,就应该是对陛下的警醒。”
    朱元璋脸色阴沉。
    没办法反驳,泰山非同小可,说它是王朝兴盛、帝王德行好坏的象征也不为过,国泰民安的泰,那就是泰山的泰。自古以来就有泰山不稳,帝王不修,江山不稳的说辞。
    蘸着醋。
    顾正臣话锋一转:“只是,当陛下收到泰山地震时,当找人翻一翻起居注,看看地震当天可有什么不合时宜的决断。”
    “当天?”
    朱元璋抬起头,目光锐利。
    顾正臣吃下一个饺子,点了点头:“自然是当天,总不能是昨日、今日吧。泰山距离金陵一千余里,眼下又是冬日,文书难免延后……”
    朱元璋笑了。
    对啊,既然泰山和老天相通,那必然是对地震当时自己做过的事不满,而不是对地震多少天后的今天不满。
    送消息的时间与地震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所以,泰山地震不是对自己要杀掉胡惟庸等人不满意,而是对六天之前的自己不满意。
    那好了——
    既然老天爷不反对,那就送老胡他们上路吧,这边吃着饺子,刑部已经开始磨刀霍霍了。
    顾正臣也清楚,朱元璋要弄死胡惟庸等人,别说泰山地震,就是泰山摇晃起来,那胡惟庸等人也是个死,毕竟泰山不可能一直摇,而朱元璋可是一直握着刀的。
    多活几个月,对这些人并没有太大意,反而浪费了多少粮食。
    胡惟庸想浪费粮食,想一直浪费下去,这不久前才高兴不已,可以多活几个月了,可谁想,突然通知明天加餐,四菜一汤,有荤有素,这丫的谁受得了?
    地牢里哀嚎声一片。
    翌日正午,大明开国以来第一大案,合计二百七十余人被押赴刑场。
    刽子手不够用,军士顶上。
    胡惟庸在人群中没有看到顾正臣的身影,狂笑着对天呼喊:“容不下勋贵,能留得下外戚吗?哈哈,地狱门头,我们再见!”
    许多百姓不明白什么意思,但官场之中的人却很清楚。外戚,就那么几个人,风头正盛的就一个——定远侯。
    顾正臣站在远处,看到胡惟庸的脑袋落地,看到连带着他的家眷一起死,也看到了陆仲亨对皇帝的不满,唐胜宗的临死挣扎暴怒,看到了一堆尸体,头身分离……81Zw.??m
    在杀人这一项上,朱元璋是很干脆,也很决绝的。
    转身走入西风里,顾正臣怅然若失地看着莫愁湖方向,对身旁的林白帆、张培等人说道:“他们死了,活着的人将会记住恐惧,日后勋贵行事,除了个别蛮横不过头脑之人,一个个怕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了。”
    杀一批人不是目的,目的是告诉活着的人,不该做的事不要做,否则下场就是这样,无论是位高权重的丞相,还是开国大将,谁碰谁死!
    比如徐达就很安稳,躲在府中根本不出门,邓愈更是借病,连操练军队的事都丢给了李文忠。
    在杀掉胡惟庸等人之后的第二天,朱元璋就给另一个丞相汪广洋送去一封文书,言说:“宪谋不轨,尔知之不言。今者益务沉湎,多不事事。尔通经能文,非愚昧者。观尔之情,浮沉观望……”
    汪广洋知道,皇帝这是嫌自己不揭发检举之前的杨宪、胡惟庸,加上只顾着写文章、玩女人,不干正事,要治自己罪。
    思虑再三,汪广洋上书认罪自辩。
    朱元璋也没客气,将汪广洋发配海南钓鱼,还没过两天,派人快马加鞭追上汪广洋,送了一句“朋党欺君”的话,汪广洋找了一棵歪脖子树当时就自杀了。
    很明显,丞相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胡惟庸是丞相,你汪广洋就不是丞相了?
    现在好了。
    左右丞相都没了。
    朱元璋在封印之前,下旨废除丞相制,日后再不准设丞相,日后六部公文,直递御案。
    顾正臣听闻消息后,沉默良久。
    历史还是很固执,哪怕改变了一些,但一些大的方向并没有改变。
    丞相制度终究是没了,朱元璋为了更好地控制朝堂,为了紧紧握住权力,用尽了手段,也达到了目的。
    只不过——
    现在是腊月,封印不办事,朱元璋不觉得没了丞相有太大问题,可一旦开春,这政务多起来,你就是身体倍棒,精力旺盛,又能打熬几年……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39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