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信访可行可用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信访可行可用

推荐阅读:逆天帝皇武道凌天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信访,需要写信,而写信,又需要有文化。
    不巧,绝大部分百姓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起名字都随意得很,比如叫什么重八、九四、大郎之类的。让他们写信上访,诉说冤情,报告地方上动态,确实难做。
    但事在人为。
    顾正臣言道:“百姓不能写信,那就安排能写信的人在地方上。只要百姓口述,信可以从县转到府,可以从府转到布政使司,从布政使司可以转至京师,臣不认为有什么人可以在地方上一手遮天,堵得住悠悠众口。”
    朱棡见朱元璋沉思,当即补充道:“就以广东为例,若清远县的百姓被县衙欺压,可以写信转知广州知府,若广州知府在一定时间内没受理,则可以写信转知布政使司,若布政使司依旧没处理,则清远百姓可以跨出广州府,其潮州府、韶州府、肇庆付投信,这些府衙一旦收到跨区域信,则必须按规定送至京师,这样一来,朝廷可以得知此事,施压布政使司、广州府、清远县衙……”
    “至于如何写信,儿臣也想过,有两个法子,要么找社学先生,要么准许县学弟子、教喻等为百姓代写信,要么在地方的驿站之旁另设一个信访司,专事百姓信访之事,而这些信件经信访司整理用印之后,可以交驿站传递至相应衙门,也可以随地方公文,一起送至京师,在京师之中,设一信访总司,分出轻重缓急,下发文书给地方,或是安排官员前往督办……”
    朱元璋仔细听着,不紧不慢地在房中踱步。
    显然,这种信访法确实能让百姓在一定程度上监督与约束地方官吏,谁敢乱法,巧立名目,胡作非为,这些事都可以通过信的方式揭发检举,到时,上级衙署或朝廷干涉,该杀的杀,该贬的贬,贪官污吏少了,百姓日子也安稳了,人心自然也就顺了。
    信访司、信访总司,这都不是什么事,无外乎是多花点钱粮,正如顾正臣以前说的,一个贪官污吏拿走的,比养廉银多得多,只要能少贪官,安地方,大不了将府县的杂役减少几个,节省出来充入信访司。
    百姓有了盼头,贪官有了畏怕,朝廷有了监察地方的新路子,这应该说得上是一举三得之事。虽说这个法子还有些粗糙,有些问题上也没说清楚,但无论怎么看,这法子都利大于弊,可行,可用。
    朱元璋看向侃侃而谈的朱棡,微微点头,暼了一眼还跪着的顾正臣,抬了下手,待朱棡说完,便问道:“这法子当真可行吗?”
    顾正臣言道:“陛下若是不放心,可以选一行省试点先行。臣以为,福建行省能担此任。”
    朱元璋哼了声:“福建行省距离京师还是太远了一些,这事你们形成具体文书,朕阅览之后再说吧,方方面面务必考虑周到。只是顾小子,百姓可接触不到锦衣卫,朕总不能刚设了它,便废了它吧?”
    顾正臣拱手道:“陛下,臣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元璋伸出手,握了握拳头又舒展开:“你都这样说了,一定是不中听的话。说吧,若是太刺耳,朕不介意抽你一顿鞭子。”
    顾正臣苦涩不已,但还是说了出来:“臣以为现如今的锦衣卫,继承了太多检校,而检校三教九流,无所不用其极,既缺乏侦查打探的本事,也缺乏自我约束之力。若让锦衣卫毫无后顾之忧,不起私心,臣以为,一可以厚恩收心,保其忠心,二可以用使用新训练出来的斥候,发其所长;三可以一年一次轮换晋升。”
    “一年一次轮换晋升?”
    朱元璋若有所思。
    顾正臣点头:“任何武将长期控制一军一卫,都可能会有所私心,形成个人势力,不利朝廷。若一年之后,指挥使、指挥同知等轮换调离,底层将校可以向上爬,这样一来,锦衣卫内部便不存在唯主将尊。”
    朱元璋凝眸,盯着顾正臣:“是啊,什么武将长期控制一军一卫,都可能有私心。那朕想问问,你掌控泉州卫、句容卫多少年了,你可有私心,可曾将这些将士作为自己的嫡系,而非是朝廷的经制之兵?”
    顾正臣坦然地对上了朱元璋的目光,回道:“陛下见过哪个有私心的将领,整日带着皇子、检校的……”
    朱元璋愣了下,哈哈大笑起来,背着双手就走了出去,出了门还不忘回头说一句:“朕信得过你。”
    顾正臣只感觉心跳骤然加速,后背有些湿冷,若不是朱棡在这里,估计都能瘫坐下来。
    老朱还是那个老朱,信不信且不说,抓住机会就会敲打一番。
    祁大辅走了过来,言道:“那三人伤口已经处理好,不过被人提走了。”
    顾正臣摆了摆手:“知道了,接下来的事就不是我们可以参与的了,陛下自会有决断。”
    问不问都那样,朱元璋要杀掉毛骧,除了毛骧犯了不该犯的心思与错误外,未尝没有杀人灭口,到此为止的意思。
    兴许,朱元璋一直都知道幕后之人是谁,只不过还不想在这个时候动手罢了。
    韩国公,李善长吗?
    顾正臣沉思着。
    毛骧只是个指挥使,他在勋贵里排不上号,再多野心,也只能站在某个人的大腿之下。满朝文官里,就这一个硕果仅存、威望了得的国公了,不是他,还有谁值得毛骧去保护,去“辅佐”的?
    不过这都只是猜测,没有实际的证据。
    毛骧、宣涟死了,沈勉接替了毛骧,成为了锦衣卫指挥使,庄贡举也被调入锦衣卫,任了指挥同知。
    这两人顾正臣都认识,在辽东打纳哈出的时候还并肩作战过,以前羽林卫的人。
    朱元璋没有公开毛骧为何而死,群臣也没问。
    所有人都知道他死了,所有人也都保持了沉默,如同毛骧没有存在过。
    这一日,顾正臣正在家中陪着张希婉、林诚意,林白帆匆匆走了过来,对顾正臣道:“老爷,蔡源、赵仁他们从云南回来了!”
    顾正臣听闻,急切地问道:“那个人找到了?”
    林白帆点头:“找到了,全家都带到了金陵!”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42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