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不应该质疑我的动机

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不应该质疑我的动机

推荐阅读:签到百年我举世无敌网游之横行天下全能真千金她马甲又被拆了一品农门恶婆婆贵婿临门我团宠小师妹,嚣张点怎么了芙蓉帐暖,清冷小叔不经撩徒弟有技术,师娘顶不住御天人族禁地

    说好的三日后赴宴,因为顾正臣、徐允恭、沐春、朱棣等人都在“发病”中,不得不延迟。毕竟这场宴会,赵海楼、王良、高令时等人只是重要角色,不是主要角色……
    顾正臣虽然人在家中休养,可也没完全闲着,上了一本奏折,弹劾礼部不办人事,力主给东莞壮烈牺牲的妇女建造牌坊。
    礼部官员也委屈,其他地方,贞洁烈妇该建牌坊的建牌坊,那是给活着的周围的百姓看的,那是说,这种行为值得赞赏,你们以后要效仿。
    可东莞那里,你说都没活人,全都是坟场了,你这牌坊造出来给谁看去?
    韩宜可是报上来了,可这是浪费钱的事,礼部认为能省则省,于是丢之脑后,直至遇到了较真的顾正臣。
    碑是碑,牌坊是牌坊。
    这是两码事,该有的,需要有。
    委屈的是礼部,为难的是吏部、兵部,如何封赏成了一个大难题。
    虽说此番大远航发现了澳洲,顾正臣也拿出了证明澳洲存在的证据,也有人证明澳洲疆域辽阔。可问题是,大明封赏是以军功来论的,而这个军功往往第一个看的是杀了多少人,其次才是略了多少地。
    给你几万兵,你兵不血刃拿下一个行省,那这功劳你说大还是不大?
    说大吧,别人不服气。
    说小吧,你还把地盘给占了。
    中庸一点,取个中间值吧,那这事也难办。
    单单说略地吧,顾正臣带人只是到了澳洲,谁能证明他当真就占据了整个澳洲呢?
    证明不了吧,他只能证明占据了一个什么篆山行省,最多也就方圆百里,就这点地盘,怎么个封赏?
    拟了一版送上去,当天就收到了朱元璋的斥责。
    连夜修改,加大赏赐,还是不够。
    最终还是徐达出面,调整了一番,总算是敲定了封赏事宜。
    赵海楼,升任中军都督佥事,正二品。
    秦松,升任浙江都司都指挥使,正二品。
    王良,升任福建都司都指挥使,正二品。
    ……
    高令时,升任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佥事,正四品。
    张满,升任京卫指挥使司镇抚,从五品。
    ……
    被销户的黄森屏重新办了户帖,拿回了最初的名字:
    黄元寿。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朱元璋越发自信,已经不介意什么元不元之类虚头巴脑的东西了,蒸蒸日上的国力,毁灭性的火器,强大的军队,这都让朱元璋对一些无足轻重、旁枝末节不再介意。
    再说了,黄元寿这名字是他爹娘给他起的,还给他合情合理。
    赐的名字再好,可对黄森屏来说,终究不如父母给的名字,不如父母生前一直喊过的名字。
    黄元寿授官水师大都督府都指挥同知,从二品。
    于四野授官福建都指挥使司指挥佥事,正三品。
    赏赐也随之下发,将官赏百两,军士赏六十两,当然,这里面有不少钱是顾正臣卖珊瑚上缴的收入,只不过反哺到了将士手中。
    阵亡军士厚恤。
    脉炭者邹大篆被破格授予镇武卫千户职,由其子邹小篆享其俸禄……
    封赏之后,宫廷大宴。
    公侯、尚书、侍郎等陪宴。
    吃饭没什么好说的,故事也没太多好讲的,这几天大家都在听故事,对澳洲的事基本上也了解了,就是走个过场,表示下朝廷重视。
    酒宴进入下半场,正是酣畅时,朱标给顾正臣使了个眼色,两人先后离席。
    朱标在门外等到顾正臣,轻声道:“父皇和魏国公等人在武英殿偏殿等你,商议大航海之事。”
    顾正臣通过格物学院唐大帆、马直、万谅等人已经知道了,朝廷极是重视这次远航,并在几个月前已进行了空前的动员与准备,蒸汽机大宝船的数量已达二十,蒸汽机大福船的数量超过了一百,且大部完成了海试。
    为了这一次大远航,格物学院、龙江船厂、五军都督府、户部、工部等全力运转,事到事办,缺什么给什么,算得上空前上下一心,效率奇高了。
    进入偏殿,门关了起来。
    顾正臣上前,给朱元璋、徐达、李文忠等人行礼。
    朱元璋抬手指了指墙上挂着的世界舆图:“顾小子,朕知道你们需要更多休息,也知道这个时候谈论出航的事对你们来说有些苛待。可没办法,今年夏秋,凤阳、淮安等地闹了旱灾,秋日里,河南又发生了涝灾,还有山西、山东、福建等地,也不同程度受灾。”
    “天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天灾之下,地方应对不了,粮食供应不上,出现饿殍!朕需要高产农作物,大明需要高产农作物!所以——你必须扛起来,尽早做好出航之事!”
    李文忠朝着顾正臣走去:“在讨论出航事宜之前,我想问一句,美洲当真有亩产十石以上的农作物吗?”
    顾正臣后退了两步,抬手示意李文忠莫要靠近:“曹国公,在太仓州时,因为这个问题,小子差点被信国公弄死。你们这些国公,一个个都是力大且没轻没重,我这小身板,怕是扛不住第二次,还是站在那里说吧。”
    李文忠无奈地摇了摇头,但还是止住了脚步,追问:“我们这些人,需要你一个肯定的回答!”
    徐达、冯胜、邓愈都看着顾正臣,期待着。
    顾正臣看到桌案上有些瓜果,信步走了过去,拿起一个橘子便剥了起来,将橘子皮丢到桌案上,品尝着柑橘,缓缓地说:“澳洲还不足以打消你们的疑惑吗?”
    李文忠沉声:“可澳洲没有你说的土豆、番薯!只有什么袋鼠!”
    顾正臣侧身指了指舆图里美洲的位置,言道:“澳洲有大明没有的东西,美洲自然也有。从外面带来新鲜物产,这事并不算什么稀罕事吧?就比如葡萄、石榴、大蒜、胡椒,包括你们熟悉的苜蓿,这些是张骞自西域带至中原的。”
    “诸位国公,当着陛下,太子的面,我想说,顾某不想当什么徐福,一去不返,留在海外,我也不想当张骞那般苦且伟大的人物,我只是单纯地想带回来土豆、番薯,让天下百姓少一些饥荒。你们——不应该质疑我的动机!”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46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