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帝后同出,送行水师

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帝后同出,送行水师

推荐阅读:逆天帝皇武道凌天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沐春别过母亲冯氏,叮嘱沐晟:“去了云南也莫要忘了先生教导,定要勤修苦练,日后还有你出头的机会。”
    沐晟拉着沐春的衣襟:“大哥,要不要你再求求先生,带我一起出海吧。”
    冯氏拉着沐晟,轻柔地说:“只要先生,不要你父亲了吗?你们父子一别几年了,再不去见见,如何使得?”
    沐晟没办法反驳。
    沐春是大哥,翅膀硬了,能飞了,自己终究还是吃了年纪小的亏……
    徐允恭在嘱托徐添福照顾好父亲。
    徐达板着脸:“你爹我还没老到不能动弹的地步,用得着他照顾?倒是你小子,可要跟紧定远侯,他说前进,就乘风破浪。他说撤退,你转头就撤,莫要犹豫,听命不得迟疑。”
    徐允恭身姿挺拔,拍着胸脯:“父亲放心,我们一定会安全归航!”
    徐达点了点头,命人将弓与箭壶拿来,亲自递到徐允恭手中:“这张弓跟着为父二十多年了,现在,我将它交给你!”
    徐允恭双手伸出,接过长弓。
    这张弓是一石的弓,确实没有一石五斗的弓强劲,可就是这张弓,陪着父亲征战四方,并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敌人倒下。
    自己贪念了好多年了,一直想要拿到这张弓,可父亲始终不答应。
    现在,父亲终于给了!
    邓愈没送邓镇什么东西,就叮嘱完不成任务不用回来了。
    李文忠也没什么好教李景隆的,李景隆这会的心思全在远航上了,李文忠说什么都听不进去。
    送行的家眷很多。
    随着礼乐响起,远航将士开始集结,徐达、李文忠等人也开始列队,迎接皇帝的车驾。
    徐达、李文忠、高信、开济等人整肃就绪,准备迎接。
    内侍扯着嗓子喊:“皇帝驾到——”
    徐达、李文忠刚要行礼,耳边就听内侍又喊了一嗓子:“皇后驾到……”
    这一刹那,文武都傻眼了。
    没人告诉大家,今天皇后也会来啊。
    朱元璋、马皇后联袂而至。
    一个翼善冠,黄袍,宝带,威严冷厉。
    一个龙凤珠翠冠,红色大衫,红色霞帔,端庄慈和。
    众文武纷纷行礼,心头震惊不已。
    这一次,是极罕见的帝后同出送别大军。
    要知道,大明开国后,朱元璋、马皇后很少在公开场合一起出现过,哪怕是元旦之日,朱元璋也是在奉天殿设宴,马皇后在坤宁宫设宴,轻易不会一起出面。
    但这一次,马皇后来了!
    薛祥难以置信地看向开济,问道:“还有什么事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开济脸颊上不多的肉微微抖动,显然对这一幕没有防备。
    朱元璋来送行,已经是天大的礼遇了,以前徐达出征,李文忠出征,冯胜出征,包括傅友德带兵去云南,那也是朱元璋亲自送行,何曾见过马皇后亲至?
    帝后同出,这阵仗属于有些过大,大到了是个人都能感觉到不同寻常了。
    朱元璋迈着稳健的步伐,对众人抬了抬手,然后径直走向搭建好的高台。
    登台。
    朱元璋、马皇后并肩,文武站在了朱元璋、马皇后身后,而在台前,则是三万六百余远航将士与从属人员。
    顾正臣身着麒麟服,立于最前,身后是沐春、徐允恭、朱棣、朱棡等弟子,还有赵海楼、秦松、王良、黄元寿等一干将官,再后则是五千军士,再后是长江,是长江之上宝船、大福船甲板傲然而立的两万余人!
    船队列阵,封住长江,浩荡之姿,令人震撼。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气沉丹田:“朕——今日携皇后一起,为水师将士,为即将踏上远航、英勇无畏的你们送行!”
    传令军士五人一组,站在高台两侧,延出三里之遥,将朱元璋的话,一字不错的,传达至水师将士是耳中,传达至送行家眷、百姓耳中!
    鱼跃江水,惊觉江面极是狭窄,又落到水里。
    波纹撞在船身之上,又被震了回去。
    朱元璋缓缓抬手。
    这掌纹见证了太多的风雨,太多的辉煌。
    现在,它又将见证历史!
    顾正臣上前一步,率领全军行礼,齐呼万岁、千岁。
    “此番远航之成败!”朱元璋话语中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事关大明国运,江山社稷!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对未知大海、大陆的探索,而是一次足以彪炳史册,史无前例的伟大航行!”
    蓝玉、傅友德等侯爵一脸茫然。
    开济、薛祥等尚书也很是诧异。
    不就是一次远航,怎么滴就事关国运,事关江山社稷了,顾正臣就是挂在外面,那也和国运、社稷沾不上边啊?
    再说了,顾正臣又不是第一次带人出航了,归航时候的讲话,你也没说多好听,这二次出航,不就是去澳洲,有啥史无前例、有啥伟大的?
    那些人不知道,但徐达、李文忠、邓愈等人十分清楚,面前的一干水师将官、勋贵子弟也十分清楚。
    朱元璋上前一步:“朕希望你们克难扬帆,齐心协力,抵达梦想之地,希望你们沉着冷静,听命而动,同舟共济,希望你们……”
    目光扫过眼前的将士。
    这些人,皆是精锐!
    顾正臣,见识广博,所知所想皆如深渊,不可测,不可知,但知此人忠于朝廷,忠于大明!
    赵海楼,黄元寿,文武双全,英勇又不失计谋。
    秦松,王良、高令时等人,皆是能战,敢战之辈。
    还有自己的儿子朱棣、朱棡,徐达的儿子徐允恭,沐英的儿子沐春……
    这里聚集了大明最精通航海的所有人才,他们有着丰富的远航经验,相信他们一定也有智慧、有能力跨过数万里大海,并完成使命,安全返航!
    若是他们做不成这件事,那大明至少在百年之内与高产农作物无缘了!
    孩子们,将士们!
    朕相信你们!
    朕等着你们!
    朱元璋沉声喊道:“为国赴难者,朕准其葬于钟山之下!为国立功者,凯旋之日,朕为你等鼓缶而歌!”
    一番话,震惊世人。
    这个时候的钟山,可是被选定为皇陵之地了,甚至还选择了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来负责营造之事,这就等同于,人死了,可以埋葬在皇陵附近啊。
    娘的,要知道这待遇,也就国公死后才有……
    m.81ZW.??m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46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