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带我一起出海吧

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带我一起出海吧

推荐阅读:逆天帝皇武道凌天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澳洲的事,朝廷没藏着掖着,在龙江码头时就被老朱传播了出去,关于澳洲多大,人口多少,矿产多少,财富多少,这些话题在金陵很热,加上珊瑚、袋鼠、土著等造成的轰动,消息想不外传都难。
    别说福建福州了,就是广东广州,估计也都知道这事了。
    面对罗贯中的询问,顾正臣坦然地回道:“传闻是真的。”
    罗贯中皱了皱眉头:“那这次你南下,还是要去澳洲吗?”
    顾正臣没有犹豫:“会抵达澳洲。”
    这个回答模棱两可,只说会抵达,没说澳洲是终点。
    罗贯中没多想,只是垂手肃然,注视着顾正臣,认真地说:“我以前想要做大事,跟错了人,之后沉寂十余年著书,将一腔热血付诸笔端。原以为早就没了其他心思,可遇到了你之后,我想换个活法。”
    顾正臣凝眸:“你的意思是?”
    罗贯中抬手指了指东面:“带我一起出海吧。”
    顾正臣有些诧异,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严肃地说:“大海之上,危险重重,稍有不慎便是船毁人亡。你最好是想清楚,这事关性命。”
    罗贯中语气十分坚定:“我已经将《水浒传》的底稿拿到了这里,交给蔡掌柜雕版我放心。除此之外,我已没了挂忧之事。接下来的几年,我想跟着你,去看看大海之外的世界。”
    顾正臣看向蔡进。
    蔡进赶忙说:“《水浒传》确实也是一本奇书,是罗先生的恩师施耐庵所作,书坊已经在筹备雕版事宜。”
    顾正臣言道:“这些书稿极是珍贵,务必抄写多册,分多地存放,不可出现任何闪失。”
    蔡进明白顾正臣的担忧。
    书坊一旦失火,火势一旦着起来,那可不容易扑灭,毕竟这里储备了大量的纸张、桐油、木材。不过书坊有书坊的规矩,抄书只在白日,不见火,而且书房与其他房间间隔较远,相对安全。
    既然顾正臣吩咐了,那就多抄几册,送玉石坊等店铺里存一存。
    顾正臣走出崇经堂,站在门口看着熙攘的人群,对罗贯中道:“船会在明日一早扬帆入海。”
    罗贯中拱手:“多谢!”
    顾正臣走入人群,随后进入布政使司。
    布政使吕宗艺带人迎接顾正臣,落座之后,感叹道:“知道你会在年前南下,但也没想到竟是如此之快。知不知道,靖海侯与我等,可都是在睡梦中被人喊醒的。”
    顾正臣含笑:“不是没让你们去迎接,回头睡一觉不就是了,多大点事。”
    吕宗艺连连摇头。
    人都被你要来的消息弄醒了,哪里还有心思睡觉。
    吕宗艺询问道:“那件事,陛下怎么说?”
    顾正臣从袖子里拿出一本文书,递给了吕宗艺:“你心心念念的事,成了。”
    吕宗艺接过文书,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了看,兴奋溢于言表:“太好了,福州市舶司——终于可以设置了!福建百姓等这一天,等了多年了!”
    顾正臣知道吕宗艺的苦楚。
    作为一行省府治之地,却被泉州出尽风头,这些年来,泉州府商税是连创新高,泉州城更是日渐繁荣,泉州港日常停泊船只超过二百,最多时,超过一千五百。
    反观福州这里,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啥也做不到。
    前些年朝廷增开市舶司,也只是迈了很小的步子,增设了广州、宁波两处市舶司。
    不过现在,朱元璋终于同意再次扩大市舶司数量了,再次增加了三个:福州、太仓、淮安。
    吕宗艺高兴之余,也有些不解,问道:“太仓州是为水师总营,在那附近设置市舶司可以理解。淮安——为何也能设市舶司,这是元明以来,在长江以北首次设置市舶司吧?”
    历史之中,很少在长江以北设置市舶司,比如元朝,设了七个市舶司,全都在长江以南。当然,宋朝有设置在长江以北的先例,也就是京东东路市舶司,那是在山东,主要面向的是高丽商旅。
    这好理解,高丽就是元朝的一个行省,有啥东西拉过去就得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相中了啥都能拿,实在没必要设什么市舶司招待,加上市舶司主要管理的还是南洋贸易,自然集中在长江以南。
    大明设置淮安市舶司,一是考虑与朝鲜关系改善之下,总需要设置一个市舶司招待朝鲜商旅,日后运点马过来也方便,总让人家走陆路,或者是跑宁波去,不合适。二是考虑北方商贾开始壮大。
    当然,一二重要但都不是关键因素,最重要还是淮西勋贵推动的结果。
    要知道淮安西面就是凤阳,朝廷里多少勋贵都是出自凤阳,现在的勋贵,哪怕自家不做买卖,可暗中“入股”的买卖可不在少数,赚的是分红钱,十分隐蔽安全,就是哪天被人指出来了,那也不算什么贪污受贿,皇帝也不会较真严惩。
    顾正臣简单地说了说,隐去了勋贵的影子,然后说道:“市舶司设置容易,但真正管理好并不容易,就说广州市舶司吧,苏先秦算是用心了,可无奈前些年朱亮祖乱广州,一干大商欲行垄断,导致广州市舶司一直没壮大起来。”
    “在朱亮祖离开之后,尤其是韩宜可就任广东布政使之后,广州市舶司与布政使司联手,这才办得有声有色,越发繁茂。所以,福州市舶司的提举、副提举很重要,布政使司的吏治也很重要。”
    吕宗艺自然明白这些,保证道:“福州市舶司一旦设置,受益的可不只是一个福州府,还有福宁、延平、建宁、邵武四府,谁若是敢来,这五府的百姓、商人、大户、官吏,都不会饶了他!”
    顾正臣抿了口茶,然后起身:“财帛动人心,人的欲望起来时,什么都会抛之脑后。福州市舶司官吏由你来提名,他们做好了,你的功劳,他们做不好,你跟着一起倒霉。”
    吕宗艺面色变得凝重起来,这可不好整啊,看了一眼轻松的顾正臣,老脸一笑:“定远侯曾统揽一应市舶司,定有合适人选,可否举荐一二?”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46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