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我在,东南乱不了
推荐阅读: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悍匪掠夺,掠天、掠地、掠众生、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九龙抬棺张九阳林婉、斩天刀、我用花瓶通古今、至尊战王、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永恒武神、苏阑音陆婉君、
吴祯面色凝重,倭寇进犯的可能性确实越来越高。
自顾正臣在九州筑前登陆,灭了北朝六万主力之后,南朝从绝境中脱困,并借此机会将整个九州纳入手中。
因为南朝需要巩固局势,北朝需要稳定局势,双方在最初的半年多时间里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可在今年六月份时,南北朝之间的战争再次打响,烽火重燃。
对于具体的战况,大明并不清楚,唯一知道的是,朝鲜沿海越来越乱了……
显然,战斗打得太激烈,以至于当海贼的越来越多。
可日本海贼也是欺软怕硬的主,都听说了大明如何可怕,毕竟筑前六万冤魂在那摆着,加上南北朝同时约束,不准人下海去大明,于是乎,这些人一股脑都去了朝鲜。
吴祯收到过朝廷情报,说朝鲜国王李成桂为了应对倭寇,甚至亲征了一次,消灭了千余倭寇。
可即便如此,朝鲜面对的倭寇形势也越发严峻。如果朝鲜一次又一次打败倭寇,让倭寇有去无回,毫无生路,那绝望中的倭寇很可能会不再考虑大明的可怕,转而进入大明沿海。
左右都是一个死,死在朝鲜和死在大明,对这些人区别并不大。
虽说现在大明沿海还没出什么问题,可谁也不能保证日后不出问题,尤其是顾正臣带走了太多水师力量,沿海诸水师缺乏高机动的蒸汽机船,战力相对弱了许多。
吴祯满了酒,沉声道:“倭国内乱不知要持续多久才能分出胜负。”
顾正臣想了想,笑道:“多打几年,对朝廷未来的布置有利。”
吴祯眉头微动:“莫不是,朝廷已经在谋略日本国?”
顾正臣不置可否,端起酒杯仰头喝了下去,感觉着烈酒的灼烧,将酒杯放下,轻声道:“至少应该先收拾纳出,若是决心够大,那就将纳哈出、买的里八剌一起收拾了,后面的事,向东,向西,西南,南部,都好说。”
吴祯明白了。
朝廷下一步的重点还是元廷这个宿敌,而在解决了这个宿敌之后,还有一盘大棋。
吴祯将酒壶递给顾正臣,站起身来:“只要我还在一日,东南便乱不了!”
顾正臣拱手:“后会有期!”
吴祯还礼:“早日归来!”
待吴祯下船,水师便领了出航的命令,一艘艘船相继出港,顾正臣看着码头上的吴祯,对赵海楼道:“吴祯也是一条好汉。”
赵海楼哈哈大笑起来,扯着嗓子喊:“兄弟们,用《好汉歌》别过靖海侯,来啊,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吴祯听着船上唱出的劲道十足的歌,不由地直皱眉,对身旁的将官问道:“这是什么歌?”
将官回道:“《好汉歌》,昨日黄昏时定远侯所作,已是传唱开来。”
吴祯难以相信,顾正臣还有这水平?
出海,全速前进。
沐春走至船舷侧,对看海的顾正臣问道:“先生,朝廷不是让雄武侯周武坐镇东南水师分营,那靖海侯为何还留在福州,东南水师到底听谁的?”
周武此时去了泉州,所以没遇到。
顾正臣看着波光粼粼的大海,轻声道:“信国公是水师总营大都督,我领了左都督,这右都督还没定下来,想来能坐这个位置的,应该就是靖海侯了。他水战的经验不是雄武侯可比,这里真正的话事人,应该还是他。”
东南水师太过重要,控制的区域很广,一个雄武侯未必能控制得住局面。
朱元璋没调走吴祯,就说明对东南水师很是重视,也清楚东南这一大片区域,在水师相对虚弱的情况下,确实需要两个侯爵坐镇。
沐春恍然:“那我们还进泉州港吗?”
顾正臣转过身,背靠着船舷:“直接去广州,补充好物资之后,立即南下。广东百姓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孩子送父亲,将那些人送到了澳洲做工,咱们需要在年底之前抵达澳洲,尽早让他们回广东与家人团聚。”
沐春了然。
罗贯中看着烟囱从一开始的黑烟滚滚,到后来黑烟渐弱,再到快速行进时竟不见了黑烟,转而成了相对白的烟雾,很是好奇,对马三宝问道:“这是为何?”
马三宝解释道:“一开始是蓄热,用的是劣质煤,全速前进时改用了优质煤。”
罗贯中见船行的速度很快,带起来的海风直打人面,感叹不已:“这就是蒸汽机吗?果然强大,如此一来,一日夜能行多少里?”
马三宝指了指舵楼:“日常行进,只要不像是长江那种水道,在大海之上,通常在六百至八百里之间,若是始终保持全速前进,那就不好说了,行个千余里还是没问题。罗先生想了解更多,舵楼里有些入门的典籍,可以翻阅下。”
“我能进入舵楼?”
罗贯中有些惊讶。
舵楼可是一艘船的核心之地,是下达命令、决策之地。
马三宝张望了下,看到了顾正臣,对罗贯中道:“先生说了,除了蒸汽机机房需要有人陪同外,船上其他地方,罗先生都可去。”
罗贯中难以置信:“你是说,我甚至可以下蒸汽机机房?”
马三宝点头:“先生说的。”
罗贯中一双眼里满是疑惑:“蒸汽机机房不是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吗?”
昨晚听说了,蒸汽机机房管理十分严格,就是连皇子、勋贵子弟想进入都需要打申请,即便如此,也未必会准许进入,可顾正臣竟允许自己进去?
罗贯中走向顾正臣,待顾正臣安排好事情之后,便上前道:“为何允许我在船上畅行无阻?”
顾正臣从袖子里拿出一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在手中晃了下:“无论是《三国》还是《水浒》,你都能将很多人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不是只着力刻画寥寥几人。”
“所以,你尽管观察,我希望在你归航之后,能写一本《水师远航志》之类的书,将每一个英雄的水师将士,包括那些付出巨大的蒸汽机人员,文职人员,一样记录下来,让世人知晓,水师的伟大。”
罗贯中、施耐庵都是群像刻画的高手,而水师远航,不正是群像?
这种事,不是一个顾正臣能做到的。
水师的伟大,此番远航的波澜壮阔,还有大海的冒险精神,必须有一个载体传播出去,而这个载体,便是书!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自顾正臣在九州筑前登陆,灭了北朝六万主力之后,南朝从绝境中脱困,并借此机会将整个九州纳入手中。
因为南朝需要巩固局势,北朝需要稳定局势,双方在最初的半年多时间里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可在今年六月份时,南北朝之间的战争再次打响,烽火重燃。
对于具体的战况,大明并不清楚,唯一知道的是,朝鲜沿海越来越乱了……
显然,战斗打得太激烈,以至于当海贼的越来越多。
可日本海贼也是欺软怕硬的主,都听说了大明如何可怕,毕竟筑前六万冤魂在那摆着,加上南北朝同时约束,不准人下海去大明,于是乎,这些人一股脑都去了朝鲜。
吴祯收到过朝廷情报,说朝鲜国王李成桂为了应对倭寇,甚至亲征了一次,消灭了千余倭寇。
可即便如此,朝鲜面对的倭寇形势也越发严峻。如果朝鲜一次又一次打败倭寇,让倭寇有去无回,毫无生路,那绝望中的倭寇很可能会不再考虑大明的可怕,转而进入大明沿海。
左右都是一个死,死在朝鲜和死在大明,对这些人区别并不大。
虽说现在大明沿海还没出什么问题,可谁也不能保证日后不出问题,尤其是顾正臣带走了太多水师力量,沿海诸水师缺乏高机动的蒸汽机船,战力相对弱了许多。
吴祯满了酒,沉声道:“倭国内乱不知要持续多久才能分出胜负。”
顾正臣想了想,笑道:“多打几年,对朝廷未来的布置有利。”
吴祯眉头微动:“莫不是,朝廷已经在谋略日本国?”
顾正臣不置可否,端起酒杯仰头喝了下去,感觉着烈酒的灼烧,将酒杯放下,轻声道:“至少应该先收拾纳出,若是决心够大,那就将纳哈出、买的里八剌一起收拾了,后面的事,向东,向西,西南,南部,都好说。”
吴祯明白了。
朝廷下一步的重点还是元廷这个宿敌,而在解决了这个宿敌之后,还有一盘大棋。
吴祯将酒壶递给顾正臣,站起身来:“只要我还在一日,东南便乱不了!”
顾正臣拱手:“后会有期!”
吴祯还礼:“早日归来!”
待吴祯下船,水师便领了出航的命令,一艘艘船相继出港,顾正臣看着码头上的吴祯,对赵海楼道:“吴祯也是一条好汉。”
赵海楼哈哈大笑起来,扯着嗓子喊:“兄弟们,用《好汉歌》别过靖海侯,来啊,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吴祯听着船上唱出的劲道十足的歌,不由地直皱眉,对身旁的将官问道:“这是什么歌?”
将官回道:“《好汉歌》,昨日黄昏时定远侯所作,已是传唱开来。”
吴祯难以相信,顾正臣还有这水平?
出海,全速前进。
沐春走至船舷侧,对看海的顾正臣问道:“先生,朝廷不是让雄武侯周武坐镇东南水师分营,那靖海侯为何还留在福州,东南水师到底听谁的?”
周武此时去了泉州,所以没遇到。
顾正臣看着波光粼粼的大海,轻声道:“信国公是水师总营大都督,我领了左都督,这右都督还没定下来,想来能坐这个位置的,应该就是靖海侯了。他水战的经验不是雄武侯可比,这里真正的话事人,应该还是他。”
东南水师太过重要,控制的区域很广,一个雄武侯未必能控制得住局面。
朱元璋没调走吴祯,就说明对东南水师很是重视,也清楚东南这一大片区域,在水师相对虚弱的情况下,确实需要两个侯爵坐镇。
沐春恍然:“那我们还进泉州港吗?”
顾正臣转过身,背靠着船舷:“直接去广州,补充好物资之后,立即南下。广东百姓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孩子送父亲,将那些人送到了澳洲做工,咱们需要在年底之前抵达澳洲,尽早让他们回广东与家人团聚。”
沐春了然。
罗贯中看着烟囱从一开始的黑烟滚滚,到后来黑烟渐弱,再到快速行进时竟不见了黑烟,转而成了相对白的烟雾,很是好奇,对马三宝问道:“这是为何?”
马三宝解释道:“一开始是蓄热,用的是劣质煤,全速前进时改用了优质煤。”
罗贯中见船行的速度很快,带起来的海风直打人面,感叹不已:“这就是蒸汽机吗?果然强大,如此一来,一日夜能行多少里?”
马三宝指了指舵楼:“日常行进,只要不像是长江那种水道,在大海之上,通常在六百至八百里之间,若是始终保持全速前进,那就不好说了,行个千余里还是没问题。罗先生想了解更多,舵楼里有些入门的典籍,可以翻阅下。”
“我能进入舵楼?”
罗贯中有些惊讶。
舵楼可是一艘船的核心之地,是下达命令、决策之地。
马三宝张望了下,看到了顾正臣,对罗贯中道:“先生说了,除了蒸汽机机房需要有人陪同外,船上其他地方,罗先生都可去。”
罗贯中难以置信:“你是说,我甚至可以下蒸汽机机房?”
马三宝点头:“先生说的。”
罗贯中一双眼里满是疑惑:“蒸汽机机房不是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吗?”
昨晚听说了,蒸汽机机房管理十分严格,就是连皇子、勋贵子弟想进入都需要打申请,即便如此,也未必会准许进入,可顾正臣竟允许自己进去?
罗贯中走向顾正臣,待顾正臣安排好事情之后,便上前道:“为何允许我在船上畅行无阻?”
顾正臣从袖子里拿出一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在手中晃了下:“无论是《三国》还是《水浒》,你都能将很多人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不是只着力刻画寥寥几人。”
“所以,你尽管观察,我希望在你归航之后,能写一本《水师远航志》之类的书,将每一个英雄的水师将士,包括那些付出巨大的蒸汽机人员,文职人员,一样记录下来,让世人知晓,水师的伟大。”
罗贯中、施耐庵都是群像刻画的高手,而水师远航,不正是群像?
这种事,不是一个顾正臣能做到的。
水师的伟大,此番远航的波澜壮阔,还有大海的冒险精神,必须有一个载体传播出去,而这个载体,便是书!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46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