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他叫顾——正——臣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他叫顾——正——臣

推荐阅读:御天武帝综武:老子天下第一试婚丫鬟天剑神帝无限吞噬乡野小村医综武,开局崩坏师娘宁中则万倍返还:徒弟筑基我直接成仙活人禁忌2万古第一剑

    顾安失魂落魄。
    确实,洪洞顾家没出什么惊才绝艳的人物,自己的儿子顾不霜诵读多年,都三十岁了,连个秀才都考不上。
    以至于现如今,被人欺负到了这种地步!
    顾安不知道如何回到家的,也没打算将这事告诉老母亲,毕竟老母亲不可能答应卖掉这宅子,这是顾家的根。
    顾家的祠堂就在这里。
    卖了,一代代的老祖宗去哪里?
    只是不卖的话,那张达摩迟早还是会兴风作浪,这人与官府走得近,顾家不是他们的对手。
    我为鱼肉,人为刀俎。
    没办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走一步是一步,能熬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吧。现在想想,若是没有当年那些事,顾阫还在的话,兴许顾家也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张家老爷来了。”
    在顾安心神不宁时,管家顾川走了过来通报。
    说是管家,论辈分顾安都需要喊一声叔。
    只是顾安听闻之后有些茫然,问道:“哪个张家老爷?”
    顾川回道:“张书。”
    “谁?”
    顾安站了起来,难以置信。
    自从顾阫带着张氏与儿女离开洪洞之后,张家再没与顾家来往过,一晃二十多年从未走动过,甚至是老一辈亲家人去世,两家都没知会。
    老死不相往来,说的就是这。
    让顾安难以相信的是,张书竟然登门了!
    “他可说来意?”
    “没有,只说有重要事。”
    “母亲那里知道了吗?”
    “还没去通报。”
    顾安有些难看,但张书时隔二十二年登门,不告诉母亲总是不行。
    无奈之下,顾安找到了母亲。
    老顾氏听闻之后,沉默良久,才开口道:“让他来吧。”
    张书年纪比顾安稍大一些,四方脸,丹凤眼,举止之间透着儒雅与沉稳,更有几分老成,走入房中看了看老顾氏,没有半点喜色,阴着脸说:“我今日登门,不意味着原谅了你!”
    老顾氏没有反驳,只是问道:“那你来,是来斥责,数落老身的?”
    张书哼了声:“家妹与妹夫一家人,二十二年杳无音信。我想问问,这么多年了,你们顾家人还有没有找他们?”
    顾安紧锁眉头,叹道:“张兄,不是我们不找,实在是找不到。”
    顾阫一家人离开洪洞之后,顾家确实找过。
    只是当听说顾阫带人出了山西时,顾家就没办法寻找了。
    当时外面正值天下大乱,战争频仍,即便是顾家派人出山西去找,那寻找的人很可能会在半路被人干掉,或被抓了壮丁,想活命都不容易。
    在那种情况下,如何找,怎么找?
    待大明开国之后,顾家曾派人打探消息,可那时候距离顾阫离开都十多年了,还能打探出个什么消息?你拉个人问,十几年前有没有见过一家人从这里路过,谁记得这些……
    “找不到就不找了吗?”
    张书质问。
    顾安低头,无言以对。
    张书见顾安、老顾氏不说话,愤怒不已:“当年顾阫有什么错,伸张正义,为百姓诉讼官司,怎么就错了?他被你们逼出山西,我认了。可顾阫的孩子是无辜的,这些年过去了,你们难道就不想找到他的孩子吗?”
    老顾氏顿了顿拐杖:“你这样是要我低头认错吗?”
    张书挥动手臂:“你不需要给我道歉,要道歉,那也应该给顾阫,我妹妹,还有顾不二、顾青青道歉!”
    老顾氏嘴唇有些苍白。
    张书气喘吁吁,看着老顾氏与顾安的目光依旧难掩愤怒,咬牙道:“我来,不是为了数落你们,也不是为了你们低头认错,只是我想让你们认一认,这个人是谁。”
    说着,张书从怀中取出一张纸,小心翼翼地展开,然后递给了顾安。
    顾安接过纸张扫了一眼,顿时瞪大了眼,赶忙递至母亲眼前。
    老顾氏的手哆嗦得很是厉害,拄着拐杖颤巍巍起身,将拐杖交至左手,伸出右手朝着画像中的人摸去,眼眶变得湿润起来:“二郎,这是二郎。”
    张书喉咙动了动,上前一步:“当真?”
    老顾氏的脸被泪打湿,哽咽不已:“谁会认不出自家的孩子。”
    顾安抬起袖子,擦了擦眼睛,问道:“张兄,这是我那弟弟,是你妹夫顾阫啊。你是见过他的,你们是好友,你知道的。这是你画的吗?他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子。”
    张书自然知道画像中的人与自己的妹夫有多像,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可——
    张书拿出手帕,擦了下眼角,平复着心头的起伏:“这画中的人,不是顾阫!”
    老顾氏看向张书,摇头道:“不可能,这分明就是二郎!”
    顾安颤了下手中的画像:“怎么会不是顾阫,这模样是他,绝不会有错!”
    张书坐了下来,深深吸了一口气:“你们应该知道张游至吧?”
    老顾氏、顾安对视了一眼。
    张游至是张书的侄子,二十七八岁,张书亲自启蒙的孩子,洪武十四年中了秀才,是一个举人苗子。
    好像在今年夏天,被洪洞教喻举荐去了金陵。
    张书咳了几声,目光变得锐气起来:“张游至去了金陵,因聪慧被引至格物学院进修,他给我来了信,信里说了许多金陵的事,并附带了这一张画像。”
    “什么?”
    顾安难以相信。
    老顾氏上前:“你是说,顾阫人在金陵?”
    张书摇了摇头:“我再说一次,这画中之人不是顾阫,而是另外一个人。”
    “谁?”
    老顾氏、顾安追问。
    张书站起身来,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叫顾——正——臣!”
    顾安瞪大双眼。
    谁?
    顾正臣?
    老顾氏有些茫然:“这个名字好是耳熟,像是在哪里听过。”
    顾安看向母亲,道:“娘,这是定远侯的名讳!”
    老顾氏脸色一变,吃惊地看着张书,指了指顾安手中的画像:“你,你是说,这画像中的人是定远侯,那个顾青天?”
    张书重重点头:“没错!”
    老顾氏手哆嗦得已经抓不住拐杖了。
    顾安心头狂震,牙齿直磕碰,看着画像中熟悉的身影,喃喃道:“定远侯姓顾……”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48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