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老顾氏的低头

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老顾氏的低头

推荐阅读:逆天帝皇武道凌天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老顾氏脚步有些不稳,被顾安搀扶着,一双老眼盯着画像中的人。
    怎么看,怎么像。
    可这是定远侯顾正臣的画像。
    顾阫的儿子不叫顾正臣,叫顾不二。
    老顾氏抬起头,看着张书,呼吸有些喘,艰难地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顾安喉咙动了动,嘴唇有些干。
    这画像分明就是顾阫年轻时的样子,可张书说这是定远侯的画像,那答案恐怕只有一个:
    顾正臣是顾阫之子!
    张书也不敢相信,这才在拿到张游至书信之后,登了顾家的门。若不是事关顾阫与亲妹妹,张书绝不会来这里!
    顾安看着不说话的张书,着急起来:“你倒是说话啊!”
    张书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信,递了过去:“张游至打小跟着我,小时候还被姑姑抱过,他知道张家一直在找他们,也见过我书房里挂的顾阫画像。所以,他见到定远侯的画像之后,有了这封书信。”
    “张游至询问过不少人,也曾到过定远侯府门外。只不过那里戒备森严,顾氏罕有外出,并没有亲眼见到顾氏,所以并不确定定远侯府的老夫人那就是他姑姑。”
    “但是——”
    “张游至打探到了定远侯府有个千金,嫁入了东宫,成为了太子侧妃。她的名字叫——顾青青!”
    老顾氏捂着胸口:“我的孙女青丫头!”
    顾安有些恍惚。
    这画像,加上顾青青,基本可以断定,顾正臣就是曾经的顾不二!
    天啊!
    定远侯,太子侧妃?
    这,这太震人心。
    要知道顾正臣的名字在大明,只要不是十分偏远、消息闭塞之地,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洪洞之人自然也听过顾正臣的事。
    不只是说书之人编排了顾正臣治贪除恶、一战封侯、远征日本等故事,就连一些戏班之人,也有唱顾正臣之事的。
    洪洞顾家上下都知道顾正臣,也知道定远侯出自山东藤县。
    谁也没想过,顾正臣会是顾阫之子!
    要知道,顾家向上追溯十代,虽然在宋代时出过一些官员,可从来没出过一国侯爵!
    老顾氏看完了书信,顾安也缓过来一口气。
    没有一个人说话,沉默如同一座山,压在房间里。
    良久。
    老顾氏用拐杖砸碎了沉默,开口道:“顾阫呢,为何这书信里没说顾阫之事?”
    张书注视着老顾氏,声音有些冷:“没提,你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老顾氏坐在了椅子里,身子塌了下来。
    地砖被两串泪水撞击,湿润了一片。
    顾安感觉心被什么东西给揪住了一般,很疼,有些难以呼吸。
    “二弟!”
    顾安终于喊了出来,声泪俱下。
    张书的双眼红了。
    定远侯府只有老夫人,说明至少在洪武六年之前,顾阫就不在人世了!毕竟这些年定远侯南来北往,又是东征又是远航,没听说他闲着过,自然不可能丁忧三年。
    张书看两人哭得伤心,心里也堵得慌,但还是说道:“接下来你们想怎么做?”
    顾安揉了揉眼:“自然是让定远侯认祖归宗!”
    老顾氏抬起泪眼:“当年顾阫没错,错的是我们,是我们怕了官府,怕了那些大族,这才逼着他离开洪洞!在他们认祖归宗之前,顾家需要当面给儿媳汐娘、孙儿、孙女道歉。”
    张书凝眸看着老顾氏,这个家伙说低头,就低头啊。
    到底是真后悔了当年,还是太渴望定远侯可以认祖宗,重振洪洞顾家?
    她心里一定清楚吧,顾正臣封侯几年,可顾正臣压根没回过山西一次,也没对外提到过本家祖籍洪洞,其中一定有父母辈的缘故。
    顾阫不在了,说话算数的就是自己的妹妹张汐,也就是顾正臣的母亲顾氏。
    她不说回山西,那顾正臣铁定不会回。
    她若说回山西,那顾正臣作为儿子,也不能违抗母命。
    说到底,自己的妹妹一定还在怨,在记恨当年之事,对洪洞顾家之人失望透顶,这才不打算回来。
    若解不开这个心结,定远侯府不承认,洪洞顾家就是对外宣称是定远侯本家,那也没人理睬,甚至会嗤笑他们想攀附权贵想疯了。
    张书上前,收回书信与画像,开口道:“虽然是腊月了,距离年关也就是半个多月。可我是不想等了,准备去一趟金陵。先说下,我不确定这是不是巧合,你们也不要抱着必定的心思。”
    “还有——”
    “张游至说了,定远侯府外戒备森严,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地方,即便到了金陵,能不能进定远侯府的大门,那也是不好说的事。天寒路远,你们顾家想出人,那就结伴而行,不想出人,我带张家人去。”
    顾安刚想说话,老顾氏便开口打断:“去准备下,我们去金陵!”
    “娘,此去金陵好几千里路,你这身子骨可经不起颠簸,不如就让我代劳吧。”
    顾安阻拦。
    老顾氏微微摇头,坚定地说:“这事你解决不了。就是我死在了路上,你也要将我的尸体送到金陵,权当是谢罪了。”
    顾安知道母亲去意已决,劝不住了,只好看向张书。
    张书叹了口气:“我会备两辆马车,明日出门。”
    顾安拱手:“多谢张兄!”
    张书没有回礼,转身离开。
    老顾氏抓着顾安的手,沉痛地说:“我能在金陵见到你二弟的儿子吗?”
    顾安犹豫了下,言道:“母亲,恐怕一时半会还见不到定远侯,听说他在去年十月份带水师出海了,至今没有听闻半点消息,想来还没回来。”
    老顾氏颤颤巍巍地向前走,站在门槛里面,看着外面的阳光:“出去的,总是要回来。你知道为什么我不肯卖这宅子,宁愿看着不寒孙儿被移民出山西吗?”
    “是因为我害怕,害怕没了这宅子,二郎有朝一日回来,他找不到了家!你爹走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要守着家,等他回来。只是这些年过去了,我没等到他来,却等到了……”
    顾安欲语凝噎。
    顾阫的影子浮现在眼前,一袭儒袍,浩然正气,不改其志。
    “他们在玩弄人命,我站出来有错吗?”
    “为穷苦百姓发声,怎么就该被指责?”
    “圣人学问教我做人堂堂正正,问心无愧,没教我狗苟蝇营!你们告诉我,如何当狗、当苍蝇?”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48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