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倭寇的问题

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倭寇的问题

推荐阅读:逆天帝皇武道凌天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面对吕宗艺讨要大量土豆、番薯的请求,顾正臣明确地拒绝了,眼看吕宗艺神情落寞,顾正臣叹了口气:“这些东西数量有限,要种植也需要紧着金陵那边。”
    “若是不大量种植并证明其产量,这些水师将士的军功谁来给,如何给?当然,你也不是没一点机会将土豆、番薯带到福建,只是今年的话有些难……”
    吕宗艺看着顾正臣,老脸拉得很长:“是有些难,还是根本无计可施,你倒是给个准话。”
    顾正臣有些郁闷:“你好歹求人有点求人的样子……”
    吕宗艺侧身:“若是你能答应拿出来土豆、番薯各五十亩的种子,我给你跪下如何?”
    顾正臣看着不苟言笑的吕宗艺,摇头道:“五十亩对其他粮食来说确实不算多,可我还是拿不出来,再说了,你是布政使,给我跪下算什么事。不过——看在你治理福建用心的份上,我倒是可以给你一个主意。”
    “哦?”
    吕宗艺眼神一亮。
    顾正臣轻声道:“土豆、番薯,日后需要在各地种植,只在金陵一地种植,难免有些风险。若是你可以请旨,让皇帝分散种植,给福建摊送几亩、十几亩的话,想来还是有希望。”
    “明白了!”
    吕宗艺恍然。
    金陵虽然是风水宝地,可那地方也不一定没灾没害,万一雨下多了,万一天突然冷了。总之,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这土豆、番薯也不应该只种在应天府,其他地方是不是也能种点……
    吕宗艺想起什么,问道:“可现如今已经打春了,等你返回金陵,陛下批准,土豆、番薯种子再送过来,哪还赶得上春时?”
    顾正臣笑道:“福建这里春日种植土豆在正月底至二月中旬,秋日则安排在中秋之后,来得及。今日是正月初五,如何来不及?”
    吕宗艺了然。www.八壹zw.??m
    吴祯、周武、王克恭等人顶着黑眼圈来了,一个个看着顾正臣的眼神不怀好意。
    顾正臣先发制人,开始兴师问罪:“我来时,恰巧遇到了倭寇袭击商人。靖海侯,雄武侯,东南水师是不是太过懈怠了,以至于让倭寇都敢进入大明沿海几十里海域了?这事,我需要一个交代!”
    吴祯脸色有些不自然。
    这事发生在福建外海,责任一定是东南水师的。
    可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周武叹了口气,对顾正臣说:“东南水师对此确实需要负责,只是定远侯,这事背后是有原因的……”
    根不能说是顾正臣造成的,但与顾正臣有关。
    自从顾正臣带水师的人在九州太宰府筑京观之后,日本南朝就一扫颓势,控制九州并以九州为大后方,源源不断支持南朝对北朝的战争,南北朝双方内战愈演愈烈,并在去年时发生了三场双方超过万人规模的战争。
    南北朝各有胜负,只不过最后一场战争北朝取得了胜利,一口气将南朝在京都附近的力量横扫出去,南朝再次由攻转守,大规模的战争转为小规模的战争……
    旷日持久的战事让倭人生活极是困苦,一些人为了不被抓去送到战场选择出海当了倭寇。
    一开始倭寇都不敢去大明,毕竟大明军威还在那摆着,当倭寇求的是生路,不是死路,所以倭寇去了朝鲜。可李成桂也不是吃素的,被倭寇一顿欺负之后大怒,直接玩起了亲征,将倭寇彻底赶下海去。
    朝鲜去了不,会死。
    那怎么办?
    大明虽然可怕,可到了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了。
    所以有些倭寇并从向北转为向西、向南,并逐渐袭扰大明沿海商队。而大明水师正好处于空前的虚弱期,虽说也还有一些船出海护航,可总归动力不如蒸汽机船,有时候还会追不上,任由倭寇溜走……
    顾正臣听着周武的解释,看向吴祯:“我曾在九州筑前刻石,告诉了那里的人,但有倭寇乱了大明疆民,便会京观他们七界!看来这些人没将我的威胁当一回事啊。赵海楼,淡水、煤炭补充完毕没有?”
    赵海楼肃然回道:“补充完毕!”
    昨晚上东南水师的人帮了大忙……
    顾正臣甩袖,踏步向前,推开了吴祯与周武:“回金陵!”
    福建只是个停歇与补给的地方,将士无心也不可能长时间在这里休整。
    吴祯、吕宗艺等人送至码头。
    一批批军士有条不紊地登上了各自的船只。
    顾正臣抓着绳梯,看向吴祯等人:“我希望东南水师可以强大起来,不要过于依赖我手中的主力。这批主力日后也未必会经常留在大明近海,他们还可能会远航。”
    吴祯追问:“都拿到最珍贵的东西了,还要去哪里?”
    顾正臣呵呵一笑,向上攀爬:“谁知道呢,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吧。靖海侯,多活几年,这世界可不小,到处都有水师大有可为的地方……”
    “老子还想多活几十年……”
    吴祯郁闷。
    几年怎么够,我还不到六十呢,咒我呢……
    顾正臣上了船,对吴祯等人拱了拱手:“回家的心思急切,没时间与你们细说了,等着吧,不出两个月,会有消息传到这里。告辞。”
    “保重!”
    吴祯等人看着一艘艘船缓缓离开码头,对周武、吕宗艺等人道:“这一次,定远侯的功劳之大,侯爵已经压不住了。再见之时,恐怕就是我们给他行礼之日。”
    周武凝重地点头,赞同道:“若是我们听到的是真的,那这支船队的功劳可比打下云南的军功还高。”
    “云南?”
    吕宗艺摇了摇头,认真地说:“这可是万事之基,事关江山社稷之本,岂是一个云南的军功可比?只要土豆、番薯的产量被证实,那他们这些人的功劳,多大都不为过。”
    吴祯想起什么,抓了抓胡须:“就怕这产量没证实之前,又有不长眼的官员跳出来……”
    周武笑了:“这很有可能。”
    吕宗艺苦涩不已。
    别说金陵的官员,就是自己若不是与顾正臣打交道多,也不敢相信那惊世骇俗的产量,必然以为顾正臣是欺世盗名之辈……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48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