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顾家人将至

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顾家人将至

推荐阅读:签到百年我举世无敌网游之横行天下全能真千金她马甲又被拆了一品农门恶婆婆贵婿临门我团宠小师妹,嚣张点怎么了芙蓉帐暖,清冷小叔不经撩徒弟有技术,师娘顶不住御天人族禁地

    燕王府。
    燕王妃徐仪华面带桃红,枕靠在朱棣的肩膀处,散开的青丝遮住起伏的曲线,轻声道:“所以,外界传闻是真的,当真可以亩产十石、二十石?”
    朱棣的手从徐仪华光滑的脊背上游走到香肩:“番薯的产量不用怀疑,是我们亲自挖出来的。至于土豆,看看那些印加人能轻松拿出几十万斤来,就知道产量不会低了。”
    徐仪华柔柔一笑,脸庞上出现了两个酒窝:“若不是王爷亲口说,妾身可不太敢信。如此高产,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定远侯这是立下了不世之功,父皇那里定会重赏。”
    朱棣嘴角勾动:“重赏一定会有,就是不知用什么方式。不过这事还早,除了抚恤先行之外,其他都会延后。”
    徐仪华身子向上动了动,抬着头看着朱棣的脸:“如此说来,王爷不会轻易离京了吧?”
    朱棣翻身,将徐仪华压在身下:“短时间内应该不会离京了,怎么说也该好好陪陪你与孩子了,只是高炽那孩子受了苦……”
    徐仪华眼神泛光:“是妾身没照顾好孩子,让他落下了些残疾。”
    朱棣看着泪眼涟涟的徐仪华,微微摇头:“既然所有人都没办法治好,那就是他的命。无妨,腿脚不好,不影响他成为一个男人。今晚不说这些,让我好好看看你。”
    “王爷要看就看,可莫要再——啊——”
    朱棣俯身下去。
    久别归家的男人,如何能克制得住。
    这一晚,放纵的人多。
    夜短了。
    觉长了。
    顾正臣醒来时,已经日上三竿,收拾好都能对付午饭了。
    今日天不错,风也弱,适合坐在后院里抱孩子、晒太阳。
    吕常言端上一些瓜果,对顾正臣道:“已经下朝了,有消息说,三十余官员弹劾老爷,皆是说蒙蔽圣上,欺骗世人,哗众取宠的。”
    顾正臣没当一回事:“让他们弹去吧,去将最近一年多的消息整理出来,我要看。”
    吕常言含笑:“早就整理好了,还按日期编排了,这就去取来。”
    顾正臣舒坦地半躺在藤椅里,怀抱着女儿,眼看林诚意不太高兴,知她心思,开口道:“族谱这种事我说了不算,再说了,你也别信母亲的,咱家族谱现在在哪个地方挂着的,我都不清楚。”
    林诚意眨眼:“昨晚夫人没告诉夫君?”
    顾正臣疑惑:“告诉什么?”
    林诚意看向抄手游廊里走来的张希婉,又看了看打哈欠的顾正臣,更有些委屈了。这两个家伙,昨晚睡那么晚,竟没说如此重要的事……
    张希婉走了过来,听到林诚意的提醒,瞪了一眼顾正臣。
    昨晚要说的,可话茬不是被这个打断,就是被那个打断,折腾这么久,到最后都忘了这么一回事。
    说好的只是说说话,结果呢,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张希婉将怀中的顾治世放下,坐着对顾正臣道:“夫君在出航之前,曾吩咐过去打探下山西老家的情况,调查下父亲过去的事,还记得吧?”
    顾正臣坐直身子,看着走过来的顾治世:“当然记得,有消息了?”
    张希婉见顾正臣牵住了顾治世的手,轻柔地说:“父亲的过去,洪洞顾家有多少人,生活如何,做何营生,也都清楚了。我们的人一直隐在暗处,并没有正面找过洪洞顾家的人。”
    “只是去年腊月时,事情发生了变化,不知他们从何处打探到了消息,似乎知道了夫君的身份。所以,他们在腊月里出了洪洞,一路朝着金陵而来。”
    顾正臣微微皱眉:“父亲的过去,我已记不太清楚,只记得父亲离开是迫不得已。嗯,还记得有个家伙嘴脸很是难看,我还朝他丢了石头,至于洪洞顾家的人,他们似乎连送都没送。”
    这记忆很破碎,毕竟是七八岁时的事,过去二十多年了,何况这段记忆属于原来的顾正臣。
    张希婉轻声道:“父亲当年是洪洞讼师,为穷苦百姓打了不少官司,因为得罪了权贵与大族,被联合施压,尤其是——是——”
    “顾家的人是吧?”
    顾正臣看着有些吞吐的张希婉说道。
    张希婉点了下头:“确实,洪洞顾家扛不住族里的压力,最终迫使父亲、母亲带着夫君与青青妹妹离开洪洞。按照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洪洞顾家在那些年做的事,多少上不了台面,甚至可以说,令人齿冷。”
    顾正臣在林诚意抱走闺女之后,便将顾治世抱了起来:“人啊,为了族群利益总会牺牲一部分人,这不能说是错。他们真正的错,是将事情做绝了。我记得父亲与母亲最初是朝着北面走的,并没想出山西,只是被人追了上来,不得不出山西,去了战乱之地。”
    “说起来,母亲这些年不想提,也不想让我认祖归宗,定是在怨恨这些人,甚至连父亲的死,也会归咎到他们身上。毕竟山西那里,没什么大的战乱,若是当年留下,父亲也不会被迫去给大军运输粮草,自然也不会……”
    张希婉叹了口气:“洪洞顾家的人要来了,娘那里说了,见还是不见,让夫君拿主意。”
    顾正臣抓着顾治世的小手问:“来的人是谁?”
    张希婉注视着顾正臣,轻声道:“奶奶,大伯,大舅。”
    顾正臣皱了皱眉:“老人家岁数不小吧,竟奔波两千余里来金陵?呵呵,这是做样子给我们看呢。可偏偏,这样子咱们还不能不看。”
    金陵这地方是非多,眼睛也多。
    若是亲奶奶来了连家门都进不去,御史就敢说顾家人不孝。大明以孝立国,说谁是不孝子孙,比骂人祖宗还难听。
    顾正臣抱着儿子起身,埋怨了句:“好歹也是个侯爵夫人,你就不能将他们挡回山西去,这点手腕总不会没有吧?”
    张希婉苦笑摇头:“夫君错怪了,我倒是想将他们送回去,可也需要母亲答应才是。母亲心软,怕他们好不容易出了山西再返回去,反而容易出事,这才不让阻拦,毕竟进出山西的路不好走……”
    顾正臣思虑了下,目光微冷:“能不能进定远侯府的大门,就看看他们是认孙子的,还是认定远侯的,是真心实意,还是只是权衡利益。”
    张希婉疑惑地看着顾正臣:“夫君的意思是……”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48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