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跟谁学的一套

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跟谁学的一套

推荐阅读: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悍匪掠夺,掠天、掠地、掠众生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九龙抬棺张九阳林婉斩天刀我用花瓶通古今至尊战王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永恒武神苏阑音陆婉君

    瓜埠。
    高纶登上一艘船,经过船舱至了船头,看着两个头戴蓑笠垂钓之人,恭恭敬敬地行礼:“老爷,少爷,事情办妥了。只是这样一来,老爷的名声可就……”
    蓑笠歪了下,顾正臣抬了抬手:“这些罪名可不是胡编乱来故意吓唬他们的,皆是那些官员一个个找出来的,官员都能在朝堂说,在民间传一传也无妨,侯府又不靠名声过日子。”
    高纶摸了摸肚腩:“我看他们吓得不轻,兴许明日不会入金陵了。”
    顾正臣呵呵笑了笑,抓了抓蓑笠:“就是不进家门,那也要看两眼院墙再走。金陵这地,他们还是会去的,就是不知他们内心到底以亲情为重,还是以所谓家族为重。”
    在顾正臣看来,一家人是有事一起扛,命运休戚与共,不畏怕外界风波与压力,不抛弃任何一个亲人。
    哪怕是面对巨浪雷霆,该站在一起的还是站在一起。
    二十多年前,当年为了家族利益,抛弃了父亲、母亲、自己与妹妹,将所有亲情都丢光了,不配称之为家人。
    二十多年后,要想认亲,那必须过比当年压力更大的这一关!
    在亲情重过一切的时候,哪怕是死,母亲是不会不认自己的儿子的,奶奶也不会不认识自家孙子的。
    不能既想要定远侯府的荣耀,还不认过去的错,也不敢承受这份荣耀背后的沉重!
    若是他们被一番道听的说辞给吓住,而自己还不计前嫌接纳了他们,那等下一次自己削爵或被关押到地牢时,他们会转身翻脸不认人,说不得家族里面会冒出来几个无耻之辈,以他们的所谓家族利益为重,站出来捅自己一刀!
    高纶见顾正臣挥手,便躬身离开。
    顾治平侧头看向顾正臣,问道:“父亲,我们不认曾祖母吗?”
    顾正臣收起鱼竿,看了看鱼饵还在,又丢了下去:“不是咱们认不认曾祖母,而是曾祖母认不认咱们。当年你爷爷因为得罪了权贵、大族,是他们扛不住压力,逼得你爷爷、奶奶带着我与你姑姑远走山东。”
    “这一次他们想要认我们,那也必须承受压力。若是他们不能抗住这份压力,那就说明亲情这东西,在他们那里不过如此。如是有朝一日,父亲不在了,你弟弟得罪了勋贵,别人找上门,你会将弟弟交出去吗?”
    顾治平直摇头:“那我会揍一顿弟弟,得罪勋贵,要么往死里得罪,要么不得罪,得罪个半死不活,还让人找上门来算什么事。”
    顾正臣抬手拍了下顾治平的脑袋:“跟谁学的这一套?”
    顾治平委屈地看着顾正臣。
    老爹啊,还不是跟你学的啊,你看看满朝勋贵,你得罪的,得罪你的,要么死好几年了,要么离开金陵了,还有一个被关了禁闭室抬出去的,至今不敢路过家门口的大街……
    顾正臣没心思钓鱼了,这孩子心性有些过激啊,需要带在身边好好教导教导,不能非黑即白,非生即死,要学会斗争,斗争是长期的,不是抄家伙就干死的那一种……
    “回去吧。”
    顾正臣喊了声,林白帆解开绳索,船入长江。
    翌日清晨。
    高纶笑呵呵地迎着张书、顾安、老顾氏,看了看几人神情,言道:“怎么,没睡好?”
    张书暼了一眼顾家人,推脱道:“昨日已麻烦了高兄,今日可不敢麻烦了,我们自己过江就是。”
    高纶摆了摆手,坚持道:“顺路而已,何况金陵城大,你们要寻的人在哪个街,哪个巷,那也不是轻易可以找到的,我经常在金陵走动,熟得很,走吧。”
    张书想了想,加上囊中羞涩,过江也需要钱财,这才谢过应了下来。
    老顾氏上了马车,顾安一言不发地赶着车。
    至瓜埠渡口时,留下伙计照看马车,一行人上了船,船向西行了一段路这才靠向南岸,雄伟的金陵城墙已映入眼帘。
    从长江水道切至秦淮河道,船更显密集。
    高纶介绍着金陵之事,路过龙江船厂时,指着说:“你们看到了吧,那里冒着几个高大的桅杆,是宝船的主桅杆。定远侯出航过的宝船,有几艘需要在这里修缮,宝船一旦出来,这河道可就走不了其他船只了……”
    顾安、老顾氏压根没看的心思。
    张书也心事重重,问道:“听说定远侯年轻有为,在访亲之前,我们想去定远侯府周围看看。”
    高纶皱了皱眉头:“那里没什么好看的——不过,既然张兄说了,那还是可以去一趟。不过丑话先说在前面,有那么一年,定远侯府里经常死人,半夜与清晨都有向外运尸体的车。”
    “有人说定远侯嗜血如命,也有人说是定远侯在培植死士,有些人不听话就给杀了。你们要去,可千万不要挨太近了,也莫要乱说话,那街巷里的人,保不准能跳出来杀人。”
    张书听得脸色苍白。
    这哪里是什么顾青天,简直就是个杀人如麻的恶人啊。这人屠之名,到底屠的是官,屠的还是百姓?
    顾安听着这些话,低声说了句:“所以啊,不去为上。”
    高纶看向顾安,笑道:“顾兄此言深得我心。张兄,还去不去?”
    “去!”
    张书坚定地说。
    高纶暼了一眼老顾氏,见她没说话,便应声下来,吩咐道:“伙计,从东水关入城,在莲花桥上岸。”
    撑船的伙计应声。
    船刚东水关外时,张书盯着城墙上贴的三张横幅念道:“胡家南洋铺,铺四海之货,价优物绝。三源丝绸铺,新街口第一铺,量大从优;华安玉石坊,文人雅客访。高兄,这是?”
    高纶看了一眼,哈哈大笑:“这是广告位,可不要小瞧了,能在这里打横幅的,可都是大财力之人。那,华安玉石坊在金陵玉石买卖里,那是头一份。”
    “胡家的南洋铺更了不得,这家买卖可多了,据说买卖都铺到了山西去了,许多煤炭运到金陵,那都是胡家在经营……”
    张书指了指城墙:“这可是城门口,威严肃穆之地……”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48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