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北运粮食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北运粮食

推荐阅读: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悍匪掠夺,掠天、掠地、掠众生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九龙抬棺张九阳林婉斩天刀我用花瓶通古今至尊战王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永恒武神苏阑音陆婉君

    这事李信不知情是有原因的,他是吏部尚书,主抓的是官员考核升迁等业务,大移民是户部的事,与吏部没啥关系。
    户部尚书曾泰被朱元璋封口了,不准对外言说。
    要知道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移民,远远不是小打小闹那么简单,在顾正臣没有抵达山西之前,在没有准备好一切之前,大移民的消息不会公之于众,以免引起山西百姓恐慌,地方无力应对。
    定远侯府。
    顾正臣观察着山东、河南、北平等地舆图,上面不少府州县被圈了起来,一旁还旁注了“五万亩”、“十万亩”等字样,随后拿起格物学院名录。
    这份名录里,既有结业离开格物学院进入朝廷与地方的,也有尚在格物学院肄业表现优秀的。m.81ZW.??m
    根据其能力、品性,挑出一些名字,落笔在一份名单之上。
    百万大移民,牵涉极广,要想做好这件事,没有人手可用是不够的,虽说安插到地方的格物学院弟子多数是县丞,不是知县这种一把手,一来这些人多数资历不够,二来也没这么多知县位置可腾用……
    总不能因为一场移民,换几百个知县吧?
    县丞无所谓,虽说日常只有一个县丞,现在临时增加一个编制,一个县衙配两个县丞也无妨。
    毕竟知府下面的同知、通判那数量都不是固定的,可以一个,也可以是两三个,何况户部、礼部等同时有几个尚书的时候也多,这都不是什么大事,何况这些去历练的人在完成大移民后会撤回来,不留在地方。
    这就是他们的一场社会实践,入仕之中或之前的一场考验,至于朱元璋日后怎么用这些人,那是老朱的事,与顾正臣没有关系。
    “老爷,赵海楼来了。”
    林白帆走了进来通报。
    顾正臣点了下头,对走进来行礼的赵海楼说道:“远航阵亡军士的抚恤下发到位了吧?”
    赵海楼认真地回道:“核实过了,抚恤足额发放到位,那些遗书也都送过去了,是黄元寿带人一户一户送去的。”
    顾正臣叹了口气:“那就好。坐下说话吧,听说水师都督府准备将蒸汽机船分配给各分营?”
    赵海楼上前,坐了下来:“按照朝廷规制,各分营应该配备两艘蒸汽机宝船、二十艘蒸汽机大福船。因为我们出航带走了绝大部分主力,各分营目前仍以船帆为动力,且几是没有大宝船。”
    “南洋分营压力很大,既要护航船队,还需要封锁安南沿海。东南分营现在也需要考虑增多的倭寇,几次发文书讨要蒸汽机船。信国公那里认为已经修缮之后的蒸汽机船,可以抽出一些分配至地方分营。”
    顾正臣揉了揉眉头,言道:“你告诉信国公,蒸汽机大福船水师总部需要保留至少四十艘,蒸汽机宝船暂时不给地方分营,我需要用来运输下物资。等明后年看需要再将蒸汽机宝船划出一部分吧。”
    赵海楼点头:“这应该没问题,只是不知侯爷要运什么物资?”
    顾正臣抽出一张纸,走过去递给赵海楼:“粮食。”
    赵海楼起身接过纸条看去,深吸了口气:“这是要打元廷了,如此多的粮食向北运?”
    顾正臣没有回桌案后,顺势坐在了赵海楼一旁的椅子里:“元廷会打,但不是这两年。将这份名单交给信国公吧,户部会将粮食调拨至太仓州,水师来运。这事先行筹备起来,运粮时间还没定,应该在秋日,也可能在明年开春,总之,待命。”
    赵海楼将纸张叠好收到了袖子里:“可还有其他事?”
    顾正臣端起茶碗:“没事了。”
    赵海楼行礼,刚想走,想起什么,轻声道:“侯爷,周召出海了,不知为何,驼子等人跟着上了船。”
    顾正臣嘴角勾出笑意:“你啊,有些事不要打探那么细。”
    驼子可是锦衣卫的人,周召这种人还不值得锦衣卫的护着,没有护卫的理由,那一定是领了什么旨意吧,毕竟这些人原本该在家陪老婆孩子……
    老朱怎么安排不重要,重要的是,征讨日本确实需要师出有名。
    东莞血案那个名头用过了,再拿出来用一次,多少有些不合适,这不像陈祖义那个招牌,挂出来就能用。
    日本可不是高丽改名之后的朝鲜,虽说战力相对大明来说还不值一提,可那千万级的人口是事实,攻城略地与奇袭作战,派少量军队远征和完全占领是两码事。
    没有好的名头,不将事情闹大了,以后军队的规模,那也不好太大。
    若是大明折损了一个水师左都督,啧啧,那可是一个巨大的耻辱啊,这仇不报,那怎么行呢。
    用周召的脑袋换日本一国,这买卖还是划算的。
    至于耻辱,就用血一点点擦干净,没什么。
    老朱这两年不想报仇也没关系,记在小本本上,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大明报仇,也不是不能拖个三五年,先把由头找到了才是正事。
    这法子会不会下作了点?
    我去,历来战争哪有什么光明正大的,国家利益是第一位。
    死了一只鸡,死了一头猪都能成为战争的理由,说走丢了人炸你铁路,拿着洗衣粉指责你有生化武器,那就是要揍你,你也没办法。
    文明是存在的,但世界丛林法则也是森冷如铁。
    弱,被欺负时你只能哭,只能流血,只能被利用最终丢了土地、矿产、人口,一无所有被人吞噬。
    这就是世界的真相,下作不下作,那没人在意,那只是方式,不是目的。
    再说了,周召此人忘恩负义,他站出来弹劾自己,这已经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了,也不想想,若是自己倒了,连个封赏都没有,那水师上下谁还有资格领封赏?
    文官费力希望能拉拢不少人出面作证,借此弹劾自己。
    结果呢?
    谁会如周召那样没脑子。
    顾正臣原本只是想计划安排几个使臣去日本讲几句,争取下时间,可周召想去日本,那就去吧,总要学会成全他人……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48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