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服从于国家利益

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服从于国家利益

推荐阅读: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离婚后,霸总亲手撕了我的马甲

    土豆、番薯的买卖?
    陈言璇微微皱眉,说起来,自己也生出过这种想法。
    按照外面传出来的消息,土豆、番薯产量奇高,种植一亩土豆,一茬收成至少比六亩稻子多,一亩番薯,那也超过了十几亩稻子。
    这就意味着其利润很高。
    而且奇货可居,这东西外面还没有,谁先拿到手,谁就能卖出去高价,再不济自己弄几亩地种出来,挖出来的土豆、番薯,一斤卖它个几十文钱,有点钱、好争脸色的人家尝尝鲜,那也是会买一些的。
    只是很快陈言璇便将这个想法给否定了,原因很简单,这东西能赚钱,顾正臣干嘛要交给商人来赚这笔钱……
    你看看海带,那玩意现在金陵人吃的可不少,苏杭也有卖的,还有不少药铺都在进货海带,可海带这笔买卖,始终没被外面的商人控制过,一直都在东宫手里。
    若顾正臣当真要将土豆、番薯拿出来卖钱,完全可以交给东宫、交给勋贵来运作,没必要找商人,肥水不流外人田,这道理他懂。
    定远侯府。
    老顾氏再次劝说顾老夫人:“顾不寒也是你侄子,藤县大颜村毕竟是乡村之地,连个县城都不如,咱们是一家人,总需要顾着点家,想办法将顾不寒迁至金陵如何,再不济,让他回洪洞吧。”
    顾老夫人叹了口气:“母亲,这事我们谈过了,不是我不想不愿,只是迁移在册,在那里安顿下来了,就在那里扎根吧。大颜村是乡村之地,可正臣不也从那里走出来了?”
    “难不成非要我求你不成?”
    老顾氏眼巴巴地看着。
    顾老夫人刚想说话,便听到门口有动静,顾正臣与张希婉走了进来。
    老顾氏见这里说不通,话又说到了这里,索性不迂回了,直接找顾正臣说:“你现在是侯爵,位高权重,将你四弟从大颜村调出来不是什么难事吧,帮他一把,也好让咱们一家人团聚,不至分散各地,有流落之苦。”
    顾正臣看了一眼母亲,见母亲微微摇头,便对老顾氏道:“祖母,这确实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我吩咐一句话,不寒弟弟别说回洪洞,就是来金陵,或者是当个县丞也不在话下。”
    老顾氏面带笑意:“如此说来,你答应了?”
    顾正臣点了点头:“可以答应,只不过祖母,等过个三五年,不寒弟弟,上刑场的时候,谁也不要后悔今日。”
    “啊?”
    老顾氏脸色一变。
    顾正臣神情严肃:“我说过,文官在盯着我,巴不得我露出破绽,好将我打倒。在我没倒之前,他们是有能耐,也有法子对付顾家人,只要顾家人有不法事,我就只能被迫避嫌,到时候,祖母能去法场保不寒弟弟吗?”
    “可以了,不要说了。”
    顾老夫人看了看顾正臣,抓着老顾氏的胳膊:“让顾不寒去了藤县大颜村,本身就是对他的保护,老老实实当个百姓,未必是坏事。这金陵里面,卖正臣面子的多,可卖不寒面子的没有一个。”
    “那让他回洪洞,不来金陵。”
    老顾氏言道。
    顾正臣摇头,坚定地说:“他能回洪洞,那从山西移出来的两万户也能回家!此例一开,移民就成了一个笑话,而被嘲笑的人便是太子,是皇帝!祖母,这些事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老顾氏面带凄凉之色。
    说到底,他还是不想帮这个弟弟。
    顾正臣叹了口气:“这样吧,我安排人在大颜村起个宅院,让不寒住在那里,让人再送些钱钞过去,但迁走的事,就不要再提了,这事没商量的余地。”
    说完,顾正臣便让张希婉留下,自己离开了房间。
    老人有老人的心思,那就是团圆,团聚,一家人不分开。她的想法没什么错,这是重亲情的表现,换了顾正臣到了她这个年纪,也希望子孙都在身边,而不是天南地北。
    不过她还好,不至于成为空巢老人,可一旦去了山西——
    顾正臣有些头疼,前面的路可不好走啊。
    但没办法,迁移百姓,填补中原,这是国家事。小家与国家有冲突时,只能服从于国家利益。
    林白帆走至顾正臣身旁,言道:“请帖上的商人都已抵京。”
    顾正臣坐在美人靠上,两条胳膊伸展开来:“明日太子与青青会来,安全上不能疏忽,留意下周围,让萧成登高,盯着周围的动静。”
    “是。”
    林白帆应声去安排。
    四月一日。
    从这一天开始,洪武十六年算是入夏。
    右佥都御史邵质站在桥边,看着一辆辆马车朝着定远侯府的方向而去,络绎不绝的车队一度让这条街拥塞,脸色阴沉地看向一旁的詹徽:“詹左都御史,定远侯如此大的动静,我们督察院不出手吗?”
    詹徽眯着眼看着,并不言语。
    邵质一甩袖子:“到底是因为他是定远侯,还是因为你父亲的缘故,你不敢弹劾他!一个侯爵,竟与一干商人聚集在一起,这成什么样子?若都如他这般,朝廷法度何存?日后其他公侯也如此效仿,我们也不言语了吗?”
    在邵质看来,这就是一场公开的贿赂!
    商人登门,那可都是带着礼物的,谁知道那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哪怕是空着手的人登门,人家从袖子里也是可以掏出来票据,转眼可以换来大笔银钱。
    朝堂治贪甚严,不能到了顾正臣这里,这就松懈了。
    督察院有这个职责,就应该尽职尽责。
    詹徽看着定远侯府的方向,自己与顾正臣打交道时,父亲詹同还在,在父亲走后,两人是很久没见过了。前段时日他上朝,自己还是个御史,加上督察院对他的态度并不好,两人并没有交流过什么。
    现在,自己不是御史了,而是左都御史,也就是现在督察院最大的官。
    官就是底气——登门的底气。
    詹徽朝着定远侯方向迈步而行,对跟上来的邵质道:“今日登门,你什么都不要说,也莫要一副质问的态度。定远侯的功劳在那摆着,不是你与我——可以呼呵的。”
    显然,底气有,但不多……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49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