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移民两大难点

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移民两大难点

推荐阅读: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离婚后,霸总亲手撕了我的马甲

    害那么多人吃苦受罪,承受骂名是必然之事。
    顾正臣知道这个结果,却不能不承受,只好苦着笑:“骂名我来担,现在我们需要商议下具体事宜,首先,移民百万,具体多少户,到时以造册为准。大致算下来,不会低于十五万户,甚至可能是二十万户。”
    “这些户数分摊到山西具体哪个州府县,这些事今日不议,只议出来山东、河南、北平各府州县大致能接纳多少户。我这里有一份粗浅的安排,你们可以传看一下。”
    眼见顾正臣从袖子中拿出了几张纸,费震走上前接过,低头扫了一眼,然后交给了河南布政使王兴宗。
    王兴宗凝眸。
    顾正臣嘴上说的粗浅,可仔细看去,相当详实,就以河南为例:
    归德府商丘西郭村,移民户数四百至五百,借睢水灌溉。
    汝阳府南三里铺,移民户数六百至八百,驻汝水东西,黄西河南北。
    山东、北平等地也是如此。
    显然,这是一份耗费心力,用尽心思的安排。
    顾正臣见吴印、王兴宗、朱瑛看过,便说道:“移民有两大难点,第一个难点是移出来,那是山西的事,我会亲自去山西,与山西布政使司一起做好此事。第二个难点,便是安置。”
    “安置好了,移出来的百姓心里舒坦一些,也能少骂几句,少抱怨几句,早日投入生产。可安置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安置,安置在何处,安置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分配田地,朝廷许诺的耕牛、农具能不能给足,这些——”
    “可全都是山东、河南、北平布政使司的责任,若是做不好,好不容易移出来的百姓成了流民,或是干脆逃到了山林之中,那我们前前后后的许多事可就白忙了。”
    “这个结果,我承担不起,你们也一样承担不起。所以安置问题,我思考了几点,刘公公,麻烦你记一下。其一,安置百姓之地,必有荒芜良田,若是贫瘠之地,地力跟不上,这样的地方,不允许安置移民百姓。”
    王兴宗、吴印、朱瑛连连点头。
    这一点很重要,事关移民后百姓的生存状况。
    朱瑛站起身:“定远侯,许多田地是十几年前因战乱荒废的,本就是不错的田,现在又荒了十余年,地力定是恢复了过来,只要垦出来,田地不会太差,不敢说全都是上田,至少不会安排给他们下田。”
    王兴宗附和:“确实如此。”
    顾正臣抬手,严肃地说:“其二,安置百姓之地,必有河流或靠近湖泊。当然,许多河流两岸应该已有了人家,荒芜的田地相对较少。但——只要是安置百姓的聚集之地,无论是你们挖沟还是开渠,都必须做到分配给安置百姓的田有灌溉之便!”
    王兴宗、吴印等人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分配耕地,这不是什么难事,安排人站在路边,随手一指,这片荒地你们家垦荒,垦多少你家占多少。
    也就是说,分地没什么难度,动动腿和嘴皮子,最多等人垦荒结束之后,给他们办理田契文书,证明这块地确实是他们的。
    可沟渠——
    这就不是说说就能办到的事,需要干活才行。
    而干活,那就是服徭役。
    服徭役,那就是花钱啊……
    尤其是被顾正臣带出了一股子歪风邪气,服徭役需要给工钱。当然,山东、北平、河南布政使司也可以完全不给工钱,一天给百姓三斤粮食也行,只不过干活的没积极性啊,容易耽误事。
    要让人服徭役,还将活干得又好又快,那就需要布政使司出钱,而一旦遇到钱,这就容易有人贪,事就容易出问题,到时候顾正臣追究下来,他便宜行事来个先斩后奏,自己死在哪个田间地头都不知道……
    朱瑛知道这是个不好处理的事,但还是点了头:“给了耕田,没有沟渠百姓想要耕作、保生产也难。这事确实是布政使司该做的,我代表北平布政使司应下来。”
    顾正臣看向吴印、王兴宗:“山东与河南呢?”
    王兴宗叹了口气,只能答应。
    吴印拿捏着手中的纸张,看向顾正臣:“沟渠之事山东布政使司也答应下来,这份安排我等看着甚是详实,可定远侯说是粗浅,我斗胆猜测,定远侯是希望布政使司安排人手,前往这些地方亲自走一遭,看看实际状况,再决定这份安排是否可行吧?”
    顾正臣微微点头,赞赏地看了一眼吴印:“没错,虽然参照了地方送上的舆图,但具体到府州县里面,实际民情是不是有变,那里有没有足够多的荒地,河流是否改向,河水是否充沛,这些事只靠着舆图判断很容易出错。”
    “所以,布政使司务必安排人,亲自走一趟,查看荒地多少,肥力如何,可以容纳多少百姓,河水是否可以满足农田灌溉。这事繁杂,府州县下面的人很可能没有实地查看虚假上报,所以,我希望这事由布政使司亲自抓。”
    吴印苦涩地点了点头:“定远侯还真是思虑周全。”
    顾正臣呵呵一笑,拍了下腿:“做这事,我可能丢掉名声,但总不能丢了性命。不考虑周全一些,怕是看不到儿女长大成人。言归正传,其三,对移民百姓施行的免税、免徭役,该是几年就是几年,中途不可变。”
    吴印皱眉,说出了心中顾虑:“免税赋通常五年,这事好说。可徭役一免三年,若遇前方战事,朝廷需要征发百姓运输粮饷,那这事该如何办?”
    顾正臣摇了摇头:“移民百姓三年之内不服徭役,这是承诺,只要不是元廷入关了,打到北平了,这些人该干嘛还是干嘛。”
    吴印看向王兴宗。
    王兴宗清楚,一旦北方战事吃紧,或是朝廷要出关收拾纳哈出,必然需要以河南、山东、北平为依托,粮食将聚集在这里,然后被大量百姓运往前线。
    三年不调移民百姓服徭役,这事现在答应起来容易,可执行起来,可能会出乱子,地方上需要人手的时候,未必会管那么多。而这事一旦做了,那就等同于朝廷承诺没兑现。
    顾正臣看着为难的吴印、王兴宗等人,沉声道:“这不是我顾正臣对移民百姓的承诺,而是朝廷给出的政策,公信在那摆着,绝不可破。”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49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