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五两银,一分院

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五两银,一分院

推荐阅读:签到百年我举世无敌网游之横行天下全能真千金她马甲又被拆了一品农门恶婆婆贵婿临门我团宠小师妹,嚣张点怎么了芙蓉帐暖,清冷小叔不经撩徒弟有技术,师娘顶不住御天人族禁地

    只要不是巧立名目,苛税压人,大明税赋对寻常百姓来说不是什么大事。
    真正劳民伤财的,还是服徭役,拉你送个粮耽误几个月还是小事,拉你去衙门看库房看一年那才是受罪,少点东西还要补窟窿……
    移民总需要有点优待,免三年徭役这事应该如一诺千金那般立住才行,不能打折扣。
    “前三点,概括起来是田肥水利,政策不折不扣执行下去,这第四点——”顾正臣站起身,抬起右手将拇指弯了下去,目光变得冷厉起来:“便是百姓安置居所的问题!”
    “居所?”
    吴印茫然不已。
    王兴宗一时半会也没反应过来。
    朱瑛眯着眼看着顾正臣,同样是疑惑满满。
    山西右布政使赵新、左布政使费震原本以为今日要旁观到底,原本都打算闭目养神,留点精力应对后面的一堆破事了,不成想被顾正臣这番话吸引去了目光。
    费震开了口:“安置居所,是何意?”
    移民这事,可没人说过居所什么。
    就以去年为例,移民两万户,到地方自己想办法扎草棚子,反正又不是荒无人烟,搭把手的事,茅草屋还不是很快建成。
    这事都不用说,历来如此。
    当然,被移过去的百姓若是财力可观,或是生活讲究,想将茅草屋换成好点的宅院,那也没问题,只要肯花钱,有的人帮忙干活。比如凤阳就有很多好宅子,都是江南富户建的。
    朝廷不会过问移民居所问题,想搭在田间地头,没问题,想建别人旁边,只要人家答应,那就行。
    不违制就中。
    当然,移民的百姓绝大部分压根没违制的能力……
    顾正臣看向费震,又转头看向吴印、王兴宗、朱瑛:“昨日酒楼,我说过,要给你们每个布政使司送去三十五万两银,这事还记得吧?”
    “这——”
    王兴宗、朱瑛等人顿时打了个激灵。
    娘的,当时以为顾正臣是说气话,这事也就过去了。可现在他竟然再一次提到了这件事!
    吴印面色凝重,忍不住站了起来:“你的意思是,要用三十五万两银,不,一百零五万银给移民百姓修房子?疯了,这事压根不可能做到,户部也不可能拨这笔钱粮!”
    王兴宗看着顾正臣,定远侯的想法虽好,可太不切实际了。
    就拿河南来论,去年春秋两税加一起,还不到二百万石,折算下来不到一百万两银,这可是整个河南布政使司一年的全部农税。
    山东、山西稍微高那么一点点,也不过一百万两银冒头。
    拿一行省财政去给移民百姓盖房子,这简直是儿戏!
    王兴宗摇了摇头,接上了吴印的话:“定远侯应是第一次主持移民之事,体恤百姓,这是好事。只不过朝廷给了政策,也会发放给百姓道里费、安置费,每一户合三十贯。”
    “仅仅是这一笔支出,十五万户百姓,那就是四百五十万两银钞,这对朝廷来说应该是极限了,压根不可能再拿出一百多万两作额外支给。所以,定远侯这事,还是莫要说了。”
    朱瑛看了一眼王兴宗,他这番话倒是给足了顾正臣颜面。
    确实,三个布政使司一百多万两银,户部恐怕掏不出来了,总不能让户部尚书当掉官服吧。
    面对几人质疑,顾正臣只是淡然地笑了笑,平静地说:“之前移民如何安置我不管,这一次是我主持移民,安置居所的事必须抓起来。我命格物学院调查过,也询问过一些来自北方的官员、弟子。”
    “最终得到一个结果,无论是在山东、河南还是在北平等地,只要不是府州县城之内或附近,在乡村之地,二三两银子,足够盖一分院。这一点,你们认可吗?”
    王兴宗眉头都皱出了疙瘩,盯着顾正臣:“乡村之地想要个一分院,三两银确实是够了。只是定远侯,朝廷不可能——”
    “这不是你需要考虑的事。”
    顾正臣打断了王兴宗,看向吴印、朱瑛:“一分院,也就是一亩的十分之一,对于寻常百姓之家足够安顿了。我不给你们三两银,我给五两银,也就是说,每建造一座一分院,支你们布政使司五两银。”
    朱瑛猛地一发力,抓下来三根胡须,顾不上疼痛,问道:“定远侯先说清楚,这笔钱当真能拿出来吗?”
    吴印也不相信。
    毕竟这不是一笔小的数目。
    顾正臣坐了回去,端起茶碗:“盖一分院,只需要三两银,朝廷给布政使司五两,一两是求质量,不准偷工减料,需有基础的灶房、床、桌凳,小院建得平平整整,没有问题。一两是留给你们布政使司自由支配的,想截留下来瓜分我没意见,想增加工钱,让百姓干得更起劲,我也没意见。”
    “钱一旦领了,我就需要你们给一个保证,保证所有小院可以在明年五月之前完工,确保这些小院风吹不倒,雨落不漏,干净整洁,人到即入住。”
    费震咳了咳:“这话怎么说的,不合适吧。”
    娘的,当着皇帝身边太监的面,说让布政使司截留一部分建造银钱,这不是教唆受贿嘛。一户截一两,若是分配到五万户,岂不是五万两,这对布政使司来说是一笔极大的财富。
    金银易动人心……
    “劳烦刘公公将我刚刚的话也记录下来。”
    顾正臣看了一眼记录的太监刘光说了句,然后看向吴印、朱瑛、王兴宗:“三位布政使,这四点你们可否应下,若是应了,事敲定,钱回去的时候就能带走。”
    吴印喉咙动了动:“户部现在都这么富裕了吗?”
    顾正臣呵呵摇了摇头:“想什么呢,户部都快穷疯了,移民的钱拿出来,水师封赏的钱还没到位。我想,这次户部估摸要举债过日子了……”
    “户部举债?”
    王兴宗、费震等人错愕。
    这倒是个新鲜事。
    不过,都穷酸到举债的地步了,还有钱让你浪费?
    顾正臣看出了几人疑惑,也不隐瞒,反正这事迟早会传出去,于是说道:“陛下允许我卖了点东西,我从商人手里拿到了一笔钱。这笔钱专门用于移民事宜,嗯,算算,这笔钱今天应该全部到位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49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