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朱元璋的训斥

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朱元璋的训斥

推荐阅读:官途:权力巅峰阴脉先生摄政王一身反骨,求娶侯门主母逆天帝皇武道凌天重生1980:开局迎娶姐姐闺蜜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玄门医婿战神狂飙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

    原本相对宽松,条件不错的国子监,被宋讷甩出的绳子给勒紧了,这根绳子不仅勒住了监生的手脚,还勒住了监生的嘴。
    虽说许多监生、儒士不喜欢格物学院,可更不想吃苦受罪。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怨气还是生出来了,很多人看向宋讷背影的目光已经不是尊重,而是在想,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怎么还活着,不是说是七十古来稀,你怎么就成了一个稀罕的……
    宋讷本想借严厉的治学手段凝聚人心,却不成想这人心已散。
    可监生们不敢说,也不敢表露出来,所以宋讷所过之处,监丞所见之人,那都是一个个精神昂扬,全都在用力做圣人学问,尤其是夜晚,挑灯夜战的是越来越多。
    宋讷对国子监的变化很是满意,对监丞何大治道:“经史兼通,文理俱优,方是人才。假以时日,国子监的人才必能为国重用。”
    何大治含笑点头,但还是有些忧虑:“宋祭酒,国子监虽然摒弃了杂学,专修圣人学问,可科举不唯圣人学问。陛下可是下过旨意,下一场科举内容添加农、兵、数等杂学考核。”
    “而下一场秋闱,就在今年,明年便是春闱。若是国子监监生参与科举却因得分不足悉数落榜,那国子监的名望可就难保了,眼下这事若不解决,人心难定啊……”
    宋讷抓了抓花白胡须,沉声道:“这个好办,我已经给衍圣公府、金华潜溪去了信,希望孔讷、宋濂站出来,让朝廷匡正科举之制。”
    何大治微微皱眉:“衍圣公府这个时候,恐怕不会参与到朝事中来。”
    孔希学在洪武十四年突然病逝,孔讷应该服丧三年,这三年之期还没过去呢,而且按照朝廷规矩,服丧期间不袭爵,也就是说,现在孔讷还不是衍圣公,他一个啥也不是的人,凭啥参与到科举里面去?
    还有宋濂,你找宋濂这不是找错人了啊。
    宋濂的弟子全都送去格物学院了,你还想让宋濂出面干掉格物学院,你咋想的,宋濂能开口才怪,再说了,这家伙老得都走不动了,连来京师的力气都没了,能不能写信都难说……
    这两个动作,可都不太可行啊。
    宋讷看出了何大治的顾虑,老谋一笑:“事关圣人学问,牵涉天下读书种子,他们不出手,那也得出手。否则,他们这一身学问,那就应该废了。杂学当道,我等岂能坐视不管,毫无作为?”
    何大治低头。
    这个家伙,貌似太过乐观了……
    对于国子监的动作,朱元璋自然是知情的,却没有任何表示,这点事还不需要朱元璋花心思去处理。
    但事情还是闹到了朱元璋这里,原因是挑灯夜读的监生熬不住,点燃了屋舍,这也就是其他人没睡觉,及时扑火这才没酿成大灾,可就因为救火,监生翻阅、学习格物学院教材的事被发现了。
    宋讷大怒。
    何大治大怒。
    然后是监生委屈至极,无法忍受之下,这才写了血书,并经一位国子助教送至宫内。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血书,对赶来的宋讷、何大治等人冷笑道:“朕将国子监交给你们,为的就是国子监与格物学院两者竞争,择优而仕,好为朝廷效力。怎么,到头来,你们竟要毁了国子监,助力格物学院独占鳌头?”
    宋讷万万没想到这些监生的矛头竟是如此犀利,言道:“陛下,臣等这是拯救国子监,而非毁去国子监——”
    啪!
    朱元璋拍案而起:“拯救国子监就应该在学问上有所作为,与格物学院竞个高低。可你们呢,是在退回几年前啊。这是想干嘛,独尊儒学,不问苍生,空论心性,不讲实干?”
    “科举改制的旨意已经传下去两年了,你们还想为此翻案!格物学院弟子出去办事的,吏部考核十之八九为优,余者中平。可再看看国子监出去的,十之五六中平,十之一二劣等,还有几个因为贪污而死的!”
    “宋讷,朕原本不想过问国子监的事,可你意会错了朕的意思,朕现在告诉你,土豆、番薯、玉米、麦子、稻子,十年之后,这些足以养活天下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十年之后,文教当兴。到时候,人才济济,朝廷需要的,便是能做事,能做成事的人才,而不是只会之乎者也,口吐圣人之言的官员!要开盛世,没有几个房杜之才,这盛世如何开?”
    宋讷没想到自己错得竟是如此离谱,被皇帝训了个透骨寒。
    自己错了吗?
    为圣人尊不对吗?
    自汉以来,哪个朝代的官员不以圣人之言为尊,不奉圣人的话做事?
    不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但四书五经加上史书,足以治天下了,为何非要让弟子学习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人不通圣人之言,不以圣人的要求去说话、去办事,这样的江山能长远吗?
    宋讷低头,沉声道:“陛下,唯圣人学问方可开盛世,杂学不登大雅之堂,更不足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故此,臣恳请陛下,匡正科举之制,让儒家学问大行于道。”
    朱元璋从御案后走了出来,一步一声,直至宋讷面前,威严地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格物学院的院训。宋讷,你是不是从来没进过格物学院?”
    “因为你秉持的观念与他们不同,所以连踏足都不愿。没关系,朕给你一次机会。传旨,命格物学院堂长陪同国子监祭酒,参观金陵内外两座格物学院。”
    宋讷吃惊地看着朱元璋。
    何大治更是不敢吭声。
    直至两人出了武英殿,何大治看着如同被折断了腰杆的宋讷,这个人似乎被抽空了生机,像极了风中残烛。
    宋讷原想凭自己的本事,为理学儒学留下根基。
    可不成想,还没做到与格物学院正面对抗的地步,甚至连准备都没准备好,竟稀里哗啦的,全都破碎了……
    这已经不是什么不堪一击,以卵击石,而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是妄想!
    顾正臣,你好本事啊,要毁了华夏文脉!
    我宋讷,不答应!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49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