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让安南退一步

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让安南退一步

推荐阅读: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悍匪掠夺,掠天、掠地、掠众生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九龙抬棺张九阳林婉斩天刀我用花瓶通古今至尊战王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永恒武神苏阑音陆婉君

    百万移民啊,难度比十万、二十万移民大太多了。
    将民转兵,以兵移民,是顾正臣分担百万移民压力的变通手段,朱元璋知道也赞同。
    现在的朱元璋已经对顾正臣如何做事不太在意了,他怎么做是他的事,将百姓移到山东、河南、北平,然后垦荒,增加田产,这个结果达到了,不起乱子,没有大的民愤民怨,那就够了。
    至于过程中的变通,无所谓。
    这事在朝堂里没掀起什么风波,因为李文忠站出来说话了,五军都督府同意了镇国公、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招兵之事,并不违制。因为李文忠站出来的太快,导致许多人弹劾奏折才写一半就成废纸了……
    番薯事了,山东玉米丰收的消息也传至金陵,亩产三石,虽然产量远远不如土豆、番薯,可玉米是真正的庄稼。
    土豆、番薯这东西有季节性,存储也不太方便,可玉米就不同了,这东西和麦子、稻子一样,可以存储一年甚至两三年之久。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玉米的珍贵程度丝毫不低于土豆、番薯,只不过世人被高产恍了眼,短时间忽视了玉米。
    农学院袁生甚至认为,在玉米种子多起来之后,应当如同普及棉花一样去普及玉米,也就是说,强制分出一部分田地去种植玉米,足见玉米的珍贵。
    朱元璋并没有停留到丰收的喜悦里不可自拔,在九月二十五日,结束了远航水师侯爵、伯爵、将官的休假,下达旨意,福靖侯赵海楼等坐镇水师总营,海青侯黄元寿、清江伯高令时、永绩伯梅鸿等前往南洋水师,东亭侯王良至山东水师,西溪侯秦松主持淮安水师训练,江元伯于四野等前往东南水师……
    无论去水师总营还是水师分营,这些人担负的使命就一个:
    整训水师。
    在这些人离开金陵之前,朱元璋在武英殿为其送行,举杯言道:“你们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也经历过波涛考验,朕希望你们能毫无保留地,训练出一支又一支强大水师。”
    “唯有如此,大远航才能继续下去,大明的船队才能走得更远。万望你们用心整训,莫要懈怠。待有朝一日,朕还会再派船队,扬帆远航!到那时,朕希望你们能扛起大旗!”m.81ZW.??m
    赵海楼、黄元寿等人纷纷领命。
    朱元璋指了指一旁屏风上挂着的舆图:“傅友德、蓝玉坐镇辽东,若是有合适机会,他们会与纳哈出较量一番,辽东都司一旦有所请求,山东水师分营当作其后备力量,提供相应后勤,不必参战。”
    “淮安水师分营、东南水师分营,重点在于游弋巡察,一来察查走私商船,二来防备倭寇、海贼入侵,确保沿海靖平。最难的是南洋水师,因为封锁安南沿海,导致部分水师兵力被迫长期驻留在安南外海。”
    “这次前往南洋水师的将官,准携带二十艘蒸汽机大福船南下,军士三千。安南那里,朕希望你们能看好了……”
    黄元寿、高令时等肃然领命。
    一切安排妥当,水师新晋的四侯二十六伯,除了坐镇航海学院的飞云伯李子发外,全部离开了金陵,分散至各地水师。
    出京途中,大福船之上。
    高令时看着一脸怀念的黄元寿,凑上前,轻声道:“海青侯,陛下对南洋的安排,似乎另有深意。”
    黄元寿深深看了看高令时:“你能获封清江伯,一点都不简单。这些年来在水师,哪次功劳里没你的影子,怎么,这次又看到军功在哪里了?”
    高令时笑得灿烂。
    从一个不起眼的副千户,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清江伯,自己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
    其中固然有运气的成分,但若不是自己敢于跳出来,敢于跟上镇国公,敢于一次次抓住机会,冲在前面,那这伯爵也不可能落到自己头上。一旁在那蹲着的张满,不就没封爵嘛,他就是觉悟不够,努力不足……
    高令时歪了歪脖子,双拳在胸口对碰了下:“陛下吩咐,让我们看好安南。但看好两个字,到底如何理解,还是看我们。”
    黄元寿眉头微动:“说说。”
    高令时直言道:“看好安南,表面上来说,陛下是让咱们维持现状,不让安南的任何船只下海。可若是仔细想想,陛下让咱们看的是安南,不是安南水师,所以——”
    说到这里,高令时便停了下来。
    黄元寿将目光投向长江南岸的树木与民居。
    皇帝是不是有收拾安南的心思,黄元寿还不能确定,但有一点可以相信,那就是皇帝希望改变仅仅封锁安南沿海的简单局面,让南洋水师更进一步。
    比如说,占据安南某处沿海城镇,并在那里开港立足。
    只不过这些话不能直接说出来,能不能体会全靠将领的觉悟。
    当然,这也不是无端揣测,皇帝让看好安南,水师为了做到这一点,只住在岛上是不够的,最好是在安南河流的入海口附近直接安家,这样才算看好了。
    还有,皇帝给了南洋水师二十艘蒸汽机大福船,三千军士,八个伯爵,迥然不同于其他水师分营的待遇,像是王良、秦松等人,去分营并不带兵,也不带船,是去上任干活的,没有增兵增船的安排,特意安排南洋水师,显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黄元寿嘴角勾出笑意,看向高令时:“你有什么打算吗?”
    高令时摇了摇头:“安南、占城与南洋水师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并不清楚。离开了这么久,总需要先理顺了才好出手。不过大体上应该不会改变最终计划,那就是让安南退一步。”
    黄元寿拍了拍高令时的肩膀,舒畅地大笑起来。
    是啊,让安南退一步,就是南洋水师的任务。
    至于在哪里退一步,怎么退,退一步是多大幅度,那这就需要在南洋慢慢谋划了……
    梅鸿、段施敏等人听到了高令时与黄元寿的对话,只是默不作声。
    在段施敏看来,干活就是了,不必考虑那么多。
    可在梅鸿看来,这一次出京,多少有些削弱“镇国公”势力的意味,毕竟,远航水师主力分散开来,几乎全不在金陵……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50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