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考校徐允恭

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考校徐允恭

推荐阅读:戍边三年,我收到了女儿的求救短信!悍匪掠夺,掠天、掠地、掠众生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九龙抬棺张九阳林婉斩天刀我用花瓶通古今至尊战王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永恒武神苏阑音陆婉君

    “哦,这可是个好消息。”
    徐达平静的脸色之下,是一颗狂热的心。
    大明缺马是不争的事实,纵然朝廷让百姓养马,在西面进行茶马互市,顾正臣打劫了朝鲜,迫使李成桂送给大明了不少战马,可大明疆域广,防线曲曲折折上万里,分散到相应的都司、卫所、关隘,各地战马数量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徐达做梦都想拥有一支大规模骑兵,也好征讨沙漠,完成自己铲除元廷的心愿。
    只是,大同城内的骑兵数量,有且仅有六千余骑,这已经算是多的了。当然,没有统算大同左卫、右卫等骑兵,但行都司之地就这点,其他地方的骑兵能多到哪里去……
    几千骑兵,对付元廷的散兵游勇,几百骑、上千骑,看似占尽优势,实则不然。
    满打满算就这点家底,谁舍得一口气全拿出去,带两千骑对上人家一千骑,一个不慎,能回来八百骑就算是不错了,元军的骑射确实比大明骑兵强,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之前,朱元璋给边镇下达的命令就一个:
    防守为主,在没有出现有利战机与绝佳机会时,谨慎出击。
    以守为主,被动防御,是这几年边镇的基本之策,所以哪怕是元军跑到长城之外叫嚣,哪怕是在外面耀武扬威,不断刺激明军,明军也始终站在城墙之上,敲打着垛口,喊一嗓子“有本事你上来啊”之类的话回应元军挑衅。
    现在,朱元璋的态度改变了,他让自己主动一些,这意味着,自己可以不必遵循防守为主,而是可以放心、大胆地出关,做点大事来。
    这倒与自己目前的筹划对上了。
    徐达端起茶碗,一双眸子扫向顾正臣:“所以,镇国公此番前来,是为了协助我出关,也好弄些马匹回来?”
    顾正臣摇了摇头,认真地说:“魏国公误会了,我只是个传话的,这些话之所以没写在旨意里让官员送来,是因为文官希望安稳,继续休养生息。当然,休养生息是大局,一两年内也不会改变。”
    “一旦具在旨意里,官员必然紧张,担心陛下已经拿定了主意再次征讨元廷,所以让我将话带到。至于协助魏国公,这不是折煞小子,魏国公面前,谁敢班门弄斧……”
    徐达这才放松下来,直言道:“若你不说,我还以为陛下认为我老了,该回去颐养天年,由你来坐镇大同了。”
    顾正臣坦言道:“小子这镇国公的名头,说起来全应在吃上面了,与魏国公百战军功无法相提并论。对上元廷,若无火器,怕早埋骨辽东了,哪还有今日。魏国公年纪可不算老,远不到廉颇的年纪,说这番话,倒是寒碜我了。”
    汤鼎在一旁插了句:“移民千头万绪,就这先生已是焦头烂额,就是让他协助魏国公,那也是分不开身。”
    徐达抿了几口茶水,微微点头:“移民的事确实繁重,不过既然镇国公来了,倒还真有一件事可以共商一番,来,你且看看这沙盘,在这里,大青山此处,有一股不小的元军,大致五千骑,嗯,这几日隐隐有增多之势,你认为他们有何意图?”
    顾正臣皱了皱眉头,看向徐允恭:“你来讲讲。”
    徐允恭审视了下沙盘,这东西是因兵学院推广开来的,较之舆图来说更为直观,在谋略布置时也容易更周全。当然,将官必须熟知如何看舆图,毕竟沙盘这东西太过沉重,也不方便携带,征战时并不会随军带着。
    看着大青山的位置,徐允恭问道:“父亲,这股元军在大青山停留多久了?”
    徐达背负双手:“应该有两个月了。”
    徐允恭脸色变得凝重起来:“那也就是说,他们在八月中旬或下旬就已经在集结了,那时候尚是秋日,停留在大青山可以理解。可眼下已是十月下旬,寒风已起,寒冬已至。”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没有退走,说明已经做好了御寒的准备,考虑到粮草供应,他们很可能会在这个冬日里,发动一次战争。大青山这个位置很特殊,向东可以威胁宣府、北平等地,向西则可以至大同。”
    “选择这个位置,很可能做了两手准备,哪里有破绽,便将骑兵移至哪里。孩儿认为,他们必然会出手一次,时间也不会太远,最迟下个月。”
    顾正臣看向徐达:“如何?”
    徐达满意地点了点头:“还可以,那该如何应对?”
    徐允恭围着沙盘桌走了几步,指了指大青山的位置:“敌人盘踞山上,居高临下,若是去攻打,并不占优势。可放任其前往宣府等地,那这份功劳就不是大同的了。所以,应该卖个破绽,让敌人朝大同而来,然后寻机设伏,将其一网打尽。”
    顾正臣拍了拍手,目光投向徐达:“允恭说的这些,魏国公与行都司的人也必然想到了吧,该不会这些事已经在进行之中了吧?两个月的时间,若魏国公没半点动作的话,那也太小心翼翼了。”
    徐达深深看了一眼顾正臣,对徐允恭点头:“你说的很对,你先生更是厉害,日后还是需要多跟着他学习。这股兵马,我确实想要吃掉,我用了一些手段,卖了个破绽,给了个诱饵,只是这些人不为所动,至今没有前来迹象。”
    “你的诱饵是?”
    顾正臣问道。
    徐达轻声道:“老式的火器,没有火药。”
    顾正臣明白过来,思索了下,言道:“若是仅仅火器的诱惑还不够,那就加一些筹码。”
    徐达无奈:“我手中还有什么筹码?”
    顾正臣抬起手指了指自己。
    徐达惊愕地看着顾正臣。
    徐允恭、汤鼎也不赞同,齐声:“万万不可。”
    朱梓憋不住了,直接说道:“先生若是去的话,那胡虏估计要跑路了,哪里还会来大同关外……”
    顾正臣瞪了一眼朱梓,没理睬这个家伙,抬手指了指晾马台位置:“这里是一处绝佳的伏击之地,我去晾马台,兵少兵弱,胡虏必然随风而动,兵围晾马台。”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本文网址:http://www.cn72.com/xs/2/2932/9150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cn72.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